中国古生物志总号第193册新丙种第29号-中国的巨犀化石|报价¥76.80|图书,科学与自然,生物科学,古生物学,邱占祥

王朝王朝水庫·作者佚名  2008-05-21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点此购买报价¥76.80
目录:图书,科学与自然,生物科学,古生物学,

品牌:邱占祥

基本信息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页码:396 页码

·出版日:2007年

·ISBN:9787030191274

·条码:9787030191274

·版次:2007年8月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16开

内容简介

本书是对我国所发现的巨犀亚科化石的系统总结。书中对巨犀化石发现和研究历史作了回顾,探讨了巨犀的分类地位、命名、演化趋势及其与环境变化之间的关系等问题。作者将巨犀提升为犀超科中的一个科(Paraceratheriidae)。该科包括两个亚科:柯氏犀亚科(Forstercooperiinae)和巨犀亚科(Paracerathefiinae)。根据现有的材料,特别是保存较好的吻部特征,中国的巨犀亚科化石可分为6属,其中包括一个新属(Juxia,Urtinotherium,Paraceratheriu,Dzungariotherium,Aralotherium和Turpanotherium

gen.nov.)。除未定种外,书中共记述了这6个属中的12个种,着重描述了其中的沙拉木伦始巨犀(Juxinsharamurenensis)骨架和美丽巨犀(Paraceratherium lepidum)及吐鲁番准噶尔巨犀(Dzungariotherium turfanense)的部分骨架,尝试对前两种做了肌肉复原和功能分析,并对它们的外形、体重及年龄做了估算。始巨犀的体重可能在750—890 kg之间,而美丽巨犀则约为15 t重。巨犀在亚洲大陆东部的发展和当时干热气候带的出现有关,而晚始新世晚期则是巨犀身材急剧变大的关键时期。

本书是国内外古近纪地层古生物研究人员的重要参考书,亦可供地质科研人员、大专院校地质系师生和自然博物馆科研人员参考使用。

编辑推荐

本书是对我国所发现的巨犀亚科化石的系统总结。书中对巨犀化石发现和研究历史作了回顾,探讨了巨犀的分类地位、命名、演化趋势及其与环境变化之间的关系等问题。作者将巨犀提升为犀超科中的一个科(Paraceratheriidae)。该科包括两个亚科:柯氏犀亚科(Forstercooperiinae)和巨犀亚科(Paracerathefiinae)。根据现有的材料,特别是保存较好的吻部特征,中国的巨犀亚科化石可分为6属,其中包括一个新属(Juxia,Urtinotherium,Paraceratheriu,Dzungariotherium,Aralotherium和Turpanotherium

gen.nov.)。除未定种外,书中共记述了这6个属中的12个种,着重描述了其中的沙拉木伦始巨犀(Juxinsharamurenensis)骨架和美丽巨犀(Paraceratherium lepidum)及吐鲁番准噶尔巨犀(Dzungariotherium turfanense)的部分骨架,尝试对前两种做了肌肉复原和功能分析,并对它们的外形、体重及年龄做了估算。始巨犀的体重可能在750—890 kg之间,而美丽巨犀则约为15 t重。巨犀在亚洲大陆东部的发展和当时干热气候带的出现有关,而晚始新世晚期则是巨犀身材急剧变大的关键时期。

本书是国内外古近纪地层古生物研究人员的重要参考书,亦可供地质科研人员、大专院校地质系师生和自然博物馆科研人员参考使用。

目录

山西东南部上新统之骆驼麒麟鹿及鹿化石

新疆之奇台天山龙

甘肃西部上渐新世哺乳动物

周口店第十二地点动物化石

山西东南部肉食类、

许氏禄丰龙

……[看更多目录]

点此购买报价¥76.80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