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酸分子杂交技术/生物实验室系列|报价¥23.50|图书,科学与自然,生物科学,生物化学,马文丽

王朝王朝水庫·作者佚名  2008-05-21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点此购买报价¥23.50
目录:图书,科学与自然,生物科学,生物化学,

品牌:马文丽

基本信息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页码:184 页码

·出版日:2007年

·ISBN:9787122004093

·条码:9787122004093

·版次:2007年7月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16开

内容简介

核酸分子杂交技术作为最基本、最常用的一种分子生物学方法技术,已经普遍应用于生命科学基础研究的各个领域。本书详细介绍了目前核酸分子杂交技术中几种常用的类型,包括斑点杂交、Southern印迹杂交、Northern印迹杂交、原位杂交、菌落原位杂交、DNA芯片技术等。

本书最突出的特点在于介绍各种核酸分子杂交技术时尽量做到言简意赅、通俗易懂,只概要地介绍基本原理,但突出论述技术要领、主要技术环节、具体操作程序,以及相关实验因素的优化,并对相关进展做了简要阐述,旨在使初学者快速把握核酸杂交技术。

本书可作为分子生物学、生物技术、医学、农学等专业领域的高等院校教师、本科生、研究生的实验参考用书,也适合上述领域的科研人员参考阅读。

媒体推荐

前言

自20世纪60年代初出现液相核酸分子杂交技术以来,核酸杂交迅速成为最常用的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之一。它极大地促进了分子生物学的进展,同时也随着生物学尤其是分子生物学自20世纪中后期以来的飞速发展而不断地“花样翻新”,尽管其最根本的原理始终如一,即严格的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核酸杂交基本原理本身从根本上决定了该技术极其广泛的应用可能和应用前景。作为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核酸杂交技术早已渗入到临床实验室诊断的实践中,且更为普遍地应用于生命科学基础研究领域,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发展起来的基因芯片技术,已迅速成为现代生物学研究中最强有力的工具之一,而其基本原理,简单来说仍然是固相核酸杂交。

本书旨在全面而概要地介绍核酸杂交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技术环节、主要核酸分子杂交类型的具体操作程序、基本应用及相关进展。适合初学者快速把握核酸杂交技术的基本原理,也可供有关研究人员参考。

全书共十章。第一章主要介绍核酸的分子结构与核酸分子杂交的基本原理,可谓基础中的基础;第二章至第四章是分别从不同的角度介绍核酸杂交概况,包括核酸杂交类型、核酸探针以及影响核酸杂交的各种因素,这些内容在后面各章中必要时会有更深入的介绍。第五章至第十章则是分别介绍目前主要的核酸杂交类型,包括斑点杂交、Southern印迹杂交、Northern印迹杂交、原位杂交、菌落原位杂交及DNA芯片技术。每章均较为全面地介绍相关杂交所涉及的原理、操作步骤、基本应用及相关进展。每章均附参考文献便于读者进一步追踪索引。

衷心感谢热忱编写本书的各位编委以及帮助本书出版的同仁。

由于我们水平有限,本书可能存在一些疏漏或欠妥之处,敬请各位读者批评、指正。

马文丽郑文岭2007年4月

编辑推荐

核酸分子杂交技术作为最基本、最常用的一种分子生物学方法技术,已经普遍应用于生命科学基础研究的各个领域。本书详细介绍了目前核酸分子杂交技术中几种常用的类型,包括斑点杂交、Southern印迹杂交、Northern印迹杂交、原位杂交、菌落原位杂交、DNA芯片技术等。

本书最突出的特点在于介绍各种核酸分子杂交技术时尽量做到言简意赅、通俗易懂,只概要地介绍基本原理,但突出论述技术要领、主要技术环节、具体操作程序,以及相关实验因素的优化,并对相关进展做了简要阐述,旨在使初学者快速把握核酸杂交技术。

本书可作为分子生物学、生物技术、医学、农学等专业领域的高等院校教师、本科生、研究生的实验参考用书,也适合上述领域的科研人员参考阅读。

目录

第一章核酸的分子结构与分子杂交的基本原理1

第一节发现核酸1

第二节核酸的分子结构5

一、核苷酸的结构5

二、DNA的分子结构9

三、RNA的分子结构18

……[看更多目录]

点此购买报价¥23.50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