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尹成湖
基本信息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页码:159 页码
·出版日:2005年
·ISBN:7502574883
·条码:9787502574888
·版次:2005-09-0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16开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是从认识创新入手,介绍了创新的概念、知识、创新人才的素质结构和培养要点。根据富有创造力的人的特征,提取出产生创造力的因素,建立了创造力生成机理模型,并进行了模型分析,提出了提高创造力的培养过程和方法;进行了思维要素的分析,创造性思维模型建立和分析,提出了创造性思维的调控和培养方法;论述了发挥个性优势的创新目标的确定方法和过程;论述了如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出有价值问题以及科技问题的特点、解决方法和基于问题进行创新的关键。结合实例,论述了创新过程中创新方法的运用;论述了如何觉察需求进行技术创新;介绍了如何通过学术论文的撰写与投稿、科研课题申报和专利申请等来提高创新实践能力。
本书面向大学生、研究生,可作为高等院校的通用教材,也可供青年科技工作者、教育工作者等学习参考。
媒体推荐
前言
《创新的理性认识及实践》是一部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紧密融合的著作。作者结合河北省教育厅教学研究试验课题“大学生创新素质社会评价综合研究”、河北省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 “创新教育研究——大学生创造力的开发与培养”、石家庄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创新方法研究”、河北省社科联研究课题“与时俱进创新研究”,经过指导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和“大学生创新思维与创造力开发”课程的教学实践,广泛借鉴了国内外传统创新教育研究成果,运用自然科学理论,对创新与创新人才培养这一社会科学研究命题进行了定性分析和定量的研究,提炼出创新人才的特征,建立了创造力产生机理、创新思维和确定有价值问题的理想模型和数学模型,从理论上揭示了创新的本质。
本书从认识创新入手,介绍了创新的概念、知识、创新人才的素质结构和培养要点;根据富有创造力的人的特征,提取产生创造力的因素,建立了创造力生成机理模型,并进行了模型分析,提出了提高创造力的培养过程和方法;进行了思维要素的分析,创造性思维模型建立和分析,提出了创造性思维的调控和培养方法;论述了发挥个性优势的创新目标的确定方法和过程;论述了如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出有价值问题以及科技问题的特点、解决方法和基于问题进行创新的关键;结合实例,论述了创新过程中创新方法的运用;论述了如何觉察需求进行技术创新;介绍了如何通过学术论文的撰写与投稿、科研课题的申报和专利的申请等来提高创新实践能力。
河北科技大学的尹成湖撰写了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并与安立锋合撰了第十章;张英、梁磊(北京联合大学)撰写了第六章、第七章;李永伟撰写了第八章;安立锋、白振林(石家庄职业信息工程学院)撰写了第九章。在本书的撰写过程中得到了佟巧玲、范胜英、郑惠萍、刘仲春、赵江、朱英杰、李晓华、王晓风、谷进军、郭秀娣等老师的关心和帮助,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本书是作者多年教学实践的初步成果,还需不断发展完善。我们殷切希望得到广大读者和同行们的关心、支持和帮助,进一步推进我们的工作。
著者
2005年5月于河北科技大学
编辑推荐
本书主要是从认识创新入手,介绍了创新的概念、知识、创新人才的素质结构和培养要点。根据富有创造力的人的特征,提取出产生创造力的因素,建立了创造力生成机理模型,并进行了模型分析,提出了提高创造力的培养过程和方法;进行了思维要素的分析,创造性思维模型建立和分析,提出了创造性思维的调控和培养方法;论述了发挥个性优势的创新目标的确定方法和过程;论述了如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出有价值问题以及科技问题的特点、解决方法和基于问题进行创新的关键。结合实例,论述了创新过程中创新方法的运用;论述了如何觉察需求进行技术创新;介绍了如何通过学术论文的撰写与投稿、科研课题申报和专利申请等来提高创新实践能力。
本书面向大学生、研究生,可作为高等院校的通用教材,也可供青年科技工作者、教育工作者等学习参考。
目录
第一章认识创新
第一节创新的概念
一、发明、发现、创造、创作和创新的
含义
二、创新的类型
三、创新与发明、创造的关系
……[看更多目录]
点此购买报价¥16.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