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SL函数介绍(2)

王朝other·作者佚名  2008-05-21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六、dataType

含义:设定或读取结点的数据类型

语法:设定结点的数据类型object.dataType=objvalue

读取结点的数据类型objvalue=object.dataType

参数:object──结点对象

示例:读取当前结点的数据类型

dtType=this.dataType

七、depth

含义:指定结点出现在文档树上的深度,即该结点位于文档第几层,顶层结点位于

第一层,根结点(即用“/”表示的结点)位于第0层

语法:depth(pNode)

参数:pNode──结点对象

示例:当前结点的深度

depth(this)

八、firstChild、lastChild

含义:返回结点的第一个子结点(或最后一个子结点)。

语法:pNode.firstChild

pNode.lastChild

参数:pNode──结点对象

示例:当前结点的第一个结点的名字

this.firstChild.nodeName

九、formatIndex

含义:用指定的计数系统格式化提供的整数。

语法:formatIndex(lIndex,bstrFormat)

参数:

lIndex──整型数值或变量

bstrFormat──数据格式,可选值有a、A、i、I、1、01(以0打头的数值形式,如果要求固定长度的编号如0001、0002则非常有用)

示例:当前结点的大写罗马数字编号

formatIndex(childNumber(this),"I")

十、formatNumber

含义:以指定格式输出数值。

语法:formatNumber(dblNumber,bstrFormat)

参数:说明同formatNumber,不同之处在于格式化的可以是小数

示例:对变量a的值格式化为两位小数formatNumber(a,"#.00")

十一、hasChildNodes

含义:如果结点有子结点则返回true(-1),否则为false(0)

语法:pNode.hasChildNodes()

注意:与此前介绍的函数不同,此函数后必须带一个空括号

示例:判断当前结点是否有子结点

this.hasChildNodes

十二、namespaceURI、prefix

含义:返回结点名字空间的全局资源标识符(或前缀)

语法:pNode.namespaceURI

pNode.prifix

十三、nextSibling、previousSibling、parentNode

含义:返回结点的下一个兄弟(或前一个兄弟、或结点的父结点)

语法:pNode.nextSibling

pNode.previousSibling

pNode.parentNode

注意:对根结点(即“/”)应用parentNode方法、对第一个孩子结点应用previousSibling方法、对最后一个孩子结点应用nextSibling方法均会导致错误,可通过此过关系运算符==(等于)和!=(不等于)来判断一个结点是否某一指定结点,格式为pNode1=pNode2或pNode2!=pNode2。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