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帝的方程式--爱因斯坦相对论和膨胀的宇宙|报价¥17.20|图书,传记,科学家,物理学家,阿米尔·D·阿克塞尔

王朝王朝水庫·作者佚名  2008-05-21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点此购买报价¥17.20
目录:图书,传记,科学家,物理学家,

品牌:阿米尔·D·阿克塞尔

基本信息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页码:196 页码

·出版日:2005年

·ISBN:7532736601

·条码:9787532736607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16开

内容简介

国际知名数学家阿米尔·D·阿克塞尔所著的《上帝的方程式:爱因斯坦、相对论和膨胀的宇宙》一书是他继《费马大定理》之后的又一力作。如果说阿克塞尔在《费马大定理》一书中将枯燥艰深的数学知识写成我们容易明白的东西,那么这本涉及知识和科学家生涯的书——《上帝的方程式:爱因斯坦、相对论和膨胀的宇宙》又是同样的出色,生动有趣。

在这本拥有大量翔实史科,经与多位知名学者和专家交流、探讨而著成的书中,阿克塞尔让爱因斯坦和爱因斯坦的理论来解释宇宙学中的最新发展,对宇宙本质的研究,并阐述了宇宙学和相对论之间由于爱因斯坦的“宇宙常数”而建立起来的联系。

本书还揭示了鲜有涉猎的爱因斯坦的人性化的一面,并披露了属私人收藏的爱因斯坦的某些信件。这些信件勾勒了爱因斯坦与其他科学家的人际关系的新视图,其中也讲述了他早期为证明他的强引力将会使光线弯曲的革命理论所作的种种努力。

作者简介

阿米尔·D·阿克塞尔(Amir D.Aczel),国际知名的数学家、科普作家。著有经典科普作品《费马大定理》、《几率1》、《商用统计学》等书。他是个说故事的能手,并是翻译爱因斯坦某些信件的第一人。

编辑推荐

爱因斯坦是20世纪最伟大的物理学家。他的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使人们走出了伽利略和牛顿建立的古典物理学体系而进入一个崭新的现代物理学体系,开辟了物理学的新纪元。本书作者依据真实的史料生动地再现了当年的日食观测,也为我们披露了爱因斯坦与天文学家弗罗因德利希之间的恩恩怨怨的复杂关系,展现了伟人光环背后的多面人生。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爆炸的恒星

第二章 早年的爱因斯坦

第三章 布拉格,1911年

第四章 欧几里得的谜语

第五章 格罗斯曼的笔记本

……[看更多目录]

文摘

书摘

第三章 布拉格,1911年

“如果爱因斯坦的理论被证明是正确的,我预料会这样,那么他将是20

世纪的哥白尼。”

——马克斯.普朗克

爱因斯坦认为相对论——他已经建立的“狭义的”相对论一在无巨大质

量的物体的环境中是正确的。质量,还有引力,则需要另一种理论。现有的

引力理论是由伊萨克·牛顿三个世纪之前创立的,但是一旦理解了狭义相对

论,那么很清楚,牛顿的理论只是一种极限情形,对于速度远远小于光速的

世界是正确的。因此,爱因斯坦得出结论:有两种理论,即狭义相对论和牛

顿的引力论。在特定的极限情形下,它们都是对的:牛顿理论在低速的世界

中是正确的,但是在光以及它的速度——宇宙极限——起作用的宇宙中必须

加以修正。类似的情况是,当引力不重要时,狭义相对论是正确的,然而这

个理论也必须修正方能在由大质量物体支配的宇宙中也能成立。如果光速是

绝对的,而时间本身是相对的,那么当狭义相对论适用时,即当速度接近于

光速时,牛顿定律在这种条件下不可能成立。在这些情形下,时间成为相对

的,爱因斯坦推论出支配物体运动的法则不可能是过去的牛顿定律。这两种

理论——牛顿引力论和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必须合并以给出一种广义

的相对论。这将是一种关于相对性和引力的理论。但是如何才能做到这一点

呢?

1907年,两年前已经推导出狭义相对论原理的爱因斯坦将他的注意力转

向了引力问题,当时他28岁,仍在伯尔尼的瑞士专利局工作,是一个(前一

年刚从三级提升的)二级技术员。

1907年11月的某个时候,阿尔贝特·爱因斯坦正坐在他在伯尔尼专利局

的椅子中,思考着狭义相对论所隐含的东西,两年前他已经完成这个理论的

创立。他后来在他的1922年京都演讲中用下面的这些话描述这个奇特的瞬间

:“突然,一个想法冒了出来:如果一个人自由地下落,他将不会感觉到他

自身的重量。这使我大吃一惊。这个简单的想法给我极深刻的印象,它激励

我研究引力理论。”爱因斯坦向他的也在瑞士专利局工作的密友米凯莱.安

杰洛.贝索这样描述这个新发现:“我生命中最快乐的想法。”爱因斯坦试

图在相对论中解释引力。最终这导致他创立广义相对论——将引力结合进去

的相对论。

P23-24

点此购买报价¥17.20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