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我国第一次自行提出并主导完成的第三代移动通信国际技术标准TD-SCDMA(以下简称TD)问世以来,便引起世人的极大关注。随着TD产业化步伐的 加快,业界乃至全社会再次把目光投向TD。虽 然业内人士对于TD发展的重大意义已多有立论,笔者这里从中国作为一个大国崛起的角度来阐释大力发展TD的战略意义。
科学技术创新是大国崛起的脊梁
前段时间,央视播放的大型记录片《大国崛起》,浓缩了500年的世界历史,客观公允地解读了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德国、日本、俄罗斯和美国 等9国的崛起之路。在该片中人们不难发现,科学技术的创新是贯穿在上述9国崛起过程中的一条至关重要的主线——科学技术创新是大国崛起的脊梁。同时,也再 次印证了邓小平同志的那句名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以荷兰为例,它在大力发展海外殖民和海外贸易战略思想的指导下,开展了大规模的航海及相关技术创新。荷兰人利用新技术对商船进行了改进,大大降低了航运成 本,从而取得了竞争优势,打败了其他竞争对手。而其对于鲱鱼极其有效的“一刀切” 干制技术的发明,又使其产品能够远销海外,从而有力地支撑起了其贸易大国战略。再看英国,瓦特蒸汽机的发明和广泛使用,使其因此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工业 国家,并领导发起了一场席卷全球的工业化大生产革命。随后,法国、德国、日本和俄国等工业革命中的后发国家,在工业革命进程中,对于科学技术的引进和开发 也是不遗余力,终于借此跻身于世界一流强国之列。后期的美国,更是因为其在科学技术上的重大成就,率先引领世界进入了二次工业革命时代。电气化作为核心技 术对世界产生了比机械化更大的影响,美国也因此一举成为世界头号强国。美国不仅抢占了二次工业革命的桥头堡,如今更是牢牢掌握着信息技术这一第三次工业革 命核心技术的领导地位。由于其在科学技术开发上面的先进地位,美国在21世纪中依然会是一个强大无比的国家。此外,二战后的日本能够从废墟中迅速崛起,同 样也得益于其对科学技术发明的无限热情,这已经成为日本经济强劲发展的公开秘密之一。
大力发展TD是建设创新型
国家的一个突破口
近年来,胡锦涛总书记等中央领导反复强调自主创新对落实科学发展观和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作用,作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部署。实际上,作为一个大国,中 国要想和平崛起,保持持续的发展动力,自主创新是一个必然的选择。TD作为我国自主研发的第三代移动通信国际技术标准,就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一个突破口。
众所周知,信息产业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和先导产业。信息产业对于国民经济的推动主要表现在:通过有效的信息传递大大降低交易成本,从而极大地 提高生产率。以美国为例,自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开始,随着信息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在各产业中的广泛应用,美国经济在20世纪90年代经历了110 个月历史上最长的繁荣时期。就我国而言,在过去的几年中,信息产业的规模持续扩大,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2006年,我国信息产业共实现销售 收入4.75万亿元,比2005年增长23.7%;增加值1.1万亿元,增长 22.1%。产业规模继续在国民经济各行业中位居领先。全行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5.25%,比2005年提高了0.31个百分点,对其增长的贡献率 超过7%;占全国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超过10%,对其增长的贡献率达到15%以上。在信息产业中,移动通信又是增长最快的领域。1997年7月17日,我国 第1000万个移动电话用户诞生,中国移动通信用了不到10年时间走完了固定电话110年的发展历程。10年后,即2006年年底,中国的移动通信用户数 就超过了4.4亿,跃居世界第一位,全年收入超过3000亿元。
虽然我国的移动通信事业获得了巨大发展,但是由于在第一代和第二代移动通信技术方面,我们没有自己的技术标准,只能选择走以市场换技术的思路,付出了极其 巨大的经济代价。我国的第一代模拟移动通信系统发展了约600多万用户,当时从基站、交换机到手机全是从国外买来的。据估计,至少有2500亿元流进了国 外公司的腰包。到了第二代数字移动通信发展阶段,我国在庞大的GSM设备市场中仅仅获取了5%的微薄份额,又有将近5000亿元流到了国外。
更为关键的是,按照世界移动通信的发展规律,几乎是每10年发展一代,我国在移动通信发展史上,因为缺乏核心技术知识产权,丢失了第一代,错过了第二代, 如果在第三代移动通信上也不能取得市场突破,那么我国移动通信产业就至少要再等 10年甚至更长时间,才可能有翻身的机会。这不仅对于我国作为世界最大的移动通信市场来说是难以接受的,而且这种状况也不符合党中央有关建设创新型国家的 战略要求。因此,在这种时代背景下,在信息产业领域大力支持发展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TD,对于推动国民经济发展和建设创新型国家而言都具有极其重要的 战略意义。
TD有望改变世界移动通信市场的游戏规则,
并形成强大的产业群体
TD作为我国在移动通信领域第一次自行提出的国际技术标准,将完全改变我国目前以市场换技术的被动局面,实现对世界移动通信市场游戏规则的再改造,走上一 条内涵式发展之路。同时,TD的发展还将发挥出巨大的产业带动效应,形成一个庞大的产业群体,从而带动国民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移动通信产业是一个“跑马圈地”效应十分显著的产业领域,一种技术一旦在市场中得到推广,并被确定为事实标准,技术知识产权的拥有者就会在技术创新、设备 演进以及市场占有等方面长期占据优势地位,并自然形成对产业发展的强大号召力和牵引力。而后进入者只能采取技术跟随路线,核心技术创新余地很小。而TD的 出现,则使我国的移动通信产业实现了由技术跟进到技术创新的彻底变革,可以彻底摆脱对于国外技术和产品路径的依赖,真正成为市场竞争的主体,从而最终改变 世界移动通信市场的游戏规则。
由于TD具有强大的渗透力,它的发展还将发挥出强大的产业带动效应,形成一个庞大的具有自主特征的产业群体,对我国高科技领域成功实现整体“赶超战略”发 挥出先导作用。在横向上,TD基于突出的技术和运营优势,不仅可以独立组网,实现全国覆盖,而且因具有TDD(时分双工)模式的特点,可以在专网、数字集 群等业务领域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在纵向上,由于3C技术的融合和“三网融合”趋势的加速,TD的贡献就绝不限于移动通信产业,其对半导体、精密仪器制 造、软件、芯片、原材料、系统集成和电子元器件等领域的行业辐射力,将使我国历史上首次有机会以自己提出的国际标准为依托,以自主知识产权为纽带,打造一 个不受制于任何外部力量的TD产业链,并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新亮点。美国经济学家罗斯托在用经济起飞的概念,讨论一个国家从落后的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 时曾指出:“起飞的本质在于部门扩张及其扩散效应。”21世纪的经济增长更多地取决于知识、技术和观念的传播与扩散过程。而以TD为平台的产业带动、技术 渗透与扩散,必将对中国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有专家预计,我国第三代移动通信市场的规模将至少在1万亿元以上,考虑到产业链带动比例 的作用,TD将对GDP产生18万亿元的贡献。
TD对其他产业的自主技术创新具有重大的示范效应
TD是我国为数不多的经历了标准研究、提交、商用产品开发和产业化测试等各个环节的技术标准,其“政府引导和支持,企业自发以产业联盟形式推动发展”的创新模式和经验,对于我国其他产业的高新技术自主创新而言弥足珍贵。
TD的成功充分表明,高新技术的自主创新需要政府从战略高度予以重视和支持。TD自诞生之日起就历经坎坷,就不断遭到某些方面的非难——有人对其技术先进 性表示怀疑;有人对其独立组网的能力持有疑虑;有人批评其开发费用过大,不如直接采用WCDMA或CDMA2000标准,等等。然而,我国政府借鉴欧洲空 客的开发经验,从战略高度看待TD的发展工作,在政策、资金等方面给予它以大力的支持。尤其是信产部、科技部和国家发改委三大部委对TD付出了极大的努力 与无限的耐心,当全球各国都在大面积发放第三代移动通信运营商牌照时,他们顶住了来自各个方面的压力,为本土企业自主开发的第三代移动通信国际技术标准争 取到了最宝贵的时间。离开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TD难以实现产业化的进程。
TD的发展还表明,高新技术的开发更需要整个产业链的共同努力,这样才能为产业化奠定良好基础。TD最初是大唐一家企业在开发,但由于力量有限,所以进度 非常慢。穷则思,思则变,变则通,通则久。为了克服这一难题,2002年10月 30日,大唐电信、南方高科、华立、华为、联想、中兴通讯、中国电子、中国普天等8家中国通信设备生产商结成了TD产业联盟,此后TD的进展开始大幅提 速。同时,在TD的研发和产业化进程中,产业联盟还坚持技术开放的原则,吸引了一批跨国企业的实质性参与,国际合作进一步深化。在TD基站、核心网、终 端、芯片、测试仪表等各个领域,国内企业与跨国公司积极开展合作,如大唐与上海贝尔阿尔卡特、ADI,华为与西门子,中兴与爱立信,普天与诺基亚,大唐、 飞利浦、三星、摩托罗拉合资成立T3G,普天、大唐、迪比特、TI、LG、诺基亚合资成立凯明,以及泰克、安捷伦、罗德施瓦茨、安立等跨国仪表制造企业的 加入,都标志着围绕TD技术产业化的国际合作进一步向纵深发展。跨国公司的加入在全方位推动TD产业化进程的同时,也为将来相关技术和产品进入国际市场奠 定了良好基础。
纵观世界各大国崛起的历史,可以让我们得出这样的结论,即“科学技术创新是大国崛起的脊梁”。在党中央大力实施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的时代背景下,TD带给 我们的绝不仅仅是移动通信核心技术上的一次突破,它将如“神舟”飞船一样,重塑民族的自信心——它吹响了中国在通信行业领域赶超一流发达国家的号角,在构 建世界移动通信产业新秩序和全面带动中国高新技术产业整体飞跃的过程中,成为中国崛起的一大引擎。
(本文作者单位为国家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中心上海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