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购买报价¥13.70目录:图书,计算机与互联网,IT文化,电子法律,
品牌:殷正坤
基本信息
·出版社: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ISBN:7560930204
·条码:9787560930206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0开 0开
媒体推荐
序
时代呼唤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交融,世界潮流急需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共汇。高等教育应肩负这一交融与共汇的历史使命。《计算机伦理与法律》一书就是因此应运而生的。作为主编的殷正坤教授,我十分熟悉,十分敬重;以他的哲学学科背景来主编此书,及此书所涉内容之广,我十分感动,十分钦佩。应该说,这是为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努力培育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与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而做的一件十分有意义的事。
20世纪下半叶以来,科学技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猛发展,日新月异,许多最新科技成果都对社会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其中计算机技术的发展速度最快,是20世纪最杰出的科学技术成果之一,其对社会的影响也最为显著。微电子专家,贝尔实验室的第六任总裁J.M.洛斯指出,计算机与晶体管掀起了信患革命的第一次冲击波,而网络掀起了第二次冲击波。众所周知,晶体管和网络之所以能掀起冲击波,也是同计算机的作用分不开的。计算机技术改变了我们的时空观念、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使得信息越来越成为举世共享的资源。信息技术给了人们一个充分发挥想像力和创造力的机会。据中国互联网网络信息中心统计,目前,我国的上网用户数已经位居世界第二。由于人口基数大,将来我国上网用户数肯定会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日益普及,计算机的应用已成为大学生的一项基本技能。我们还可以断定,计算机技术,信息革命,仍然方兴未艾,前途无量。只要想一想光学计算机、生物分子计算机、量子计算机的可能进展,答案自明。但正如《老子》所说:“福兮,祸之所伏。”塞翁得马,安知非祸。计算机网络及其相应的网络社会生活的出现,在给社会带来繁荣的同时,目前已产生了许多过去未曾料到的社会伦理和法律问题,高等院校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和思想品德教育,以至办学观念与方式,都日益受到新的挑战。
我曾在讲演时谈到:“社会的发展包括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两者不可缺一。没有科学技术,没有物质文明,就愚昧,就无知,就落后,就贫困,就挨打;忘却人文文化,丢掉精神文明,就异化,就空虚,就卑鄙,就无耻。而没有精神文明的物质文明,丧失人文精神的科学技术,就比愚昧,比无知,更为愚昧,更为无知,更为可怕,就会大倒退。”“福兮,祸兮,这不取决于科技本身,而取决于研究、开发、应用、发展科技的人,取决于人的精神世界与物质手段的如何结合,取决于人的思想、感情、精神世界。”无才,必败;缺德,自垮;富才缺德,社会灾难。高等院校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如果高级专门人才缺德,抛弃精神文明,后果何如,不言而喻。科技如水,“载舟覆舟,所宜深慎。”美国的约翰·奈斯比特在近期名著《高科技、高思维——科技与人性意义的追寻》的中文版序中也深刻指出,科技“给人们送来神奇的创新然而也带来具有潜在毁灭性的后果”。“能对科技做最有成效的思索的角度,就是人性的角度:我们是谁?我们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我们该怎样去实现?”“科技进步加速了社会的发展,给亿万人民带来了繁荣和欢乐。在这一点上,我们应庆贺科技所起的作用。其中一个很好的例子就是电信系统的最新发展水平。在注意科技对人性的种种后果时,同样重要的一点是不要忽视高思维,因为这一平衡对社会的全面发展和进步具有根本性的重要意义。我们相信,中国文明,作为世界上仅存的拥有悠久历史的文明之一,在高思维方面能为人类做出许多
贡献,例如中国人对天、地、人的看法,灵性、伦理、哲学和人际关系的丰富知识。随着中国和大中华圈的重新崛起,发扬其宝贵文化传统的复兴也将为世界提供宝贵的高思维资源,从而有助于我们在高科技时代寻求人性的意义。”
……
目录
导言
第一节 信息时代的新伦理问题
第二节 计算机伦理学的兴起与发展
第三节 计算机网络的法制建设
练习与讨论题
第一章 伦理学的一般原理
……[看更多目录]
文摘
书摘
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科学技术毕竟是人们满足自身需要的工具。科学技术作为人类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它不可避免地受到它所在社会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和意识形态等各个方面的社会影响。人们除了应用科学技术求真扬善之外,还存在其它目的,这些非“纯粹”的目的不仅是客观存在的,也是理所当然的。尽管科学是实证的,具有客观实在性,但人们在参与科学技术活动时,不可避免地带有某些主观偏见和人性的弱点,比如自私、功利,甚至为了个人或某个利益集团的目的利用科学技术手段去损害他人利益,乃至伤害他人等等。因而一味地坚持科学技术求真扬善的一面而否定科学技术与个人、国家、社会的利益联系,不仅会使人对科学技术的真实目的表示怀疑,而且也是使得我们对于科学技术的负面效应认识不够,把握不准,从而也就不能有效地预防和控制科学技术发展对社会道德所产生的负面影响。
科学技术作为一种工具,它对道德是中性的。它自身并没有道德的价值负载。我们不能说计算机网络技术在道德上是善是恶,而只能说应用这些技术的人的动机和效果是善是恶。我们不能因为发明某项技术的初衷是为人类谋福利而忽视了有人利用它来危害人类的可能,我们同样也不能因为有人发明了某种杀人武器而禁止这项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因为它完全可能也会用于和平目的,例如原子弹。我们不能因为科学在改变物质世界以及变革人们精神世界的巨大作用的光环下而着意高扬科学主义的旗帜而忽视了人类几千年积淀下来的基本伦理道德观念和原则,忽视了人类存在的目的和意义。爱因斯坦在对加州理工学院学生的讲话中说:“你们只懂得应用科学本身是不够的。关心人的本身,应当始终成为一切技术上奋斗的主要目标。”①伦理学是植根于社会、文化、哲学和宗教的一种信念,它是衡量社会是非善恶的标尺。科学作为一种社会活动,自然要受到伦理的反思和批判。科学并非是高高在上的权威和评判一切的砝码,我们不能在强调科学价值的同时走向科学至上、科学主义的极端。当今世界,没有作为第一
生产力的科学技术是万万不能的,但科学技术也绝不是万能的。科学技术与伦理道德应该是互动的,科学技术应该受到道德规范的制约,同时伦理道德规范也要适当地做出某些变革,使得道德能够适应时代和社会发展的要求。我们既不能单方面要求道德对科学设置种种障碍,也不能在从事科学技术活动的过程中无视伦理道德的存在和意义。保持二者之间必要的张力和平衡才是人类社会稳定
……[看更多书摘]
点此购买报价¥13.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