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一直围绕搜索和社区发展,没有进行过大的扩张。除了国学搜索、政府搜索和文化搜索这些应景之作,也大致没有什么特别失败的产品。现在,百度宣布进军C2C电子商务,应该是相当大的一步跨越,但这一步会踩实还是踏空,仍是个未知数。不过,这并不妨碍我们去分析中国电子商务未来的格局,和百度C2C可能 的发展。
中国电子商务尚处在发展的初期,这不光是因为目前的电子商务交易额占整个贸易额的比例只有0.8%,还有另一个重要理由,即网上购物还没有成为多数中国网民的普遍行为。根据CNNIC的调查报告,大约四分之三的中国网民使用过搜索引擎,却只有25.5%的网民有过网上购物体验,这一比例甚至远低于4年前的40.7%。而根据CNNIC去年的C2C调查报告,在对C2C接受度最高的北京、上海、广州三大城市中,有过C2C购物体验的用户也只占网民数量的16.2%。这说明,近期非常热闹的电子商务市场,其实也仍然还只是一个小众市场,它背后所隐藏着的,仍然是一个巨大的增量市场。
从2003年开始,淘宝向当时的绝对垄断者易趣发起挑战,靠的既不完全是所谓的免费策略,也不完全是强势公关或强势推广,当然更不是什么倒立者赢,而是淘宝紧紧地抓住了更大的增量市场。也就是说,淘宝的增长远远超过易趣的增长,以至于淘宝的规模很快就超过了占据九成市场时候的易趣。在一个增长迅速的市场上,比的是谁跑得更快,而不是过去的优势。
电子商务的市场规模,将超过网游、广告等目前主流的互联网收入来源,这几乎是毫无悬念的。而本质上,搜索引擎更应该是电子商务的工具,而非娱乐的工具。这一点,从百度和阿里巴巴极为相近的客户群判断,实际上百度和阿里巴巴有着最直接的竞争关系。这也是我在年初的一篇文章中所分析的,即使百度不做C2C,它也必然要和阿里巴巴在中小企业的电子商务上交火。所以,我不相信所谓为了刺激股市这种判断,我更愿意相信,百度做出如此重大的一个决定,一定是基于对自身优势的判断,以及对未来增长的长期规划。此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即防御性进攻。
如果说当初淘宝网的建立,是阿里巴巴的对eBay的防御性进攻,那么百度C2C业务,也可以看作是一种防御性进攻。这种防御性进攻,一方面,正面战场并非 自己的主战场,即使失守也不会对全局造成重大损失,但却可以有效抑制竞争对手的主要业务。另一方面,一旦这种防御性进攻奏效,很可能开辟全新战局,次要战 场被纳入主战场。至少在可预见的未来,百度的参战,将打乱淘宝建立盈利模式的规划。
而且,百度选择发布消息的时机也很微妙,恰好是阿里巴巴上市的敏感时期。这等于在向阿里巴巴的投资者暗示,百度可以扮演阿里巴巴的制约者的角色。这可能预示着,两家巨型互联网公司公开宣战,而且战火决不会被局限在C2C战场。
我大致同意麦田对百度电子商务模式的判断,但我却不太同意这是“社会化商务”重大利好的乐观看法。炮火连天的时候,一颗流弹就能要了你的命。当然,实力相当的企业之间的竞争,消费者会成为受益者。
现在还是只闻楼梯想,没见人下来。百度的C2C究竟有多少机会,关键还看产品做得怎么样,采用何种市场策略和运营策略,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