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貌
Wicket是基于web应用框架的高级组件,其主要特点:
* 在Html和Java之间的明确分隔
* OO组件模式
* 自动状态治理
* 高度生产化
* 低学习投入
* 屏蔽Servlet API、HTTP协议细节
* 无需XML配置文件
* 易于构造可重用组件
Struts是以Model2 MVC 为蓝本构建的web应用框架。其工作围绕着处理HTTP请求的action类来完成。配置方式采用XML文件。
下文将对Wicket和Struts在体系、HTTP请求处理、Servlet API和HTTP协议抽取、状态治理、配置这六方面进行比较。
二、比较第一方面:体系
Struts体系基于解释每个HTTP请求并将其定向到某个处理该类型请求的指定Action类。每个Action类将处理后的结果返回,并决定下一步走向——通过转发或者重定向到另一个Action或者将控制权交给输出HTML的jsp页面。从技术较大来讲,虽然每个部分之间做到了很好的解耦,但是基于HTTP请求的处理模式可谓与时代不符(与wicket相比就是过时了)。两大原因如下:
* Struts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纯粹面向对象,每个Action类定义了一个abstraction(抽取),但是abstraction是由HTTP协议的请求机制决定的,而并非面向对象的分析。
* 除非我们在java代码中直接输出HTML(当然除非我们疯了),那么为了输出HTML我们就要学习另外的主流技术,比如JSP和自定义tag。使用在JSP中使用tag并非易事,尤其是当我们把这项工作交给美工小组时,这会直接导致两个结果:JSP代码被他人作的一沓糊涂,或者是我们自己完成这项任务。
而Wicket的处理方式则不同,从整体来讲应该说是更加优雅些。它采用面向对象的组件技术实现web与用户的交互(这点有些如Swing)。在Wicket中的每一页是由若干的使用组合设计模板生成的组件构成。页面和组件各自渲染自己,并直接或者间接的与markup文件(标识文件,形式就像JSP)关联。当HTTP请求到来时,这些请求被转换、传递到组件上的相应事件中来,这一点与微软的VS很相象。所以Wicket能够解决struts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 Wicket是完全面向对象的。我们可以利用组件的继续性设计自己的应用。这里不需要为处理HTTP协议的请求/响应而作任何工作。
* Wicket所使用的markup文件与纯粹的HTML很接近,所以轻易上手使用。Wicket在markup文件中所引入的内容非常整洁,并符合XHTML标准。任何了解HTML的开发者都可以如编辑HTML文件那样编辑Wicket的markup文件,就好似他并不知道这是Wicket的markup文件一样。
三、HTTP请求处理
在Struts中,一个HTTP请求被接收后,Struts将在配置文件中查找request path和相应的Action类。假如这些已经被配置好了,它将将提取请求参数放入到ActionForm bean中,并执行一些验证。然后HTTP请求、回应和ActionForm对象都将作为参数传入到Action类中。从这点可以看出Action的开发者把握着应用的方方面面:他们必须处理HTTP session,维护HTTP请求和session的属性,并在action执行完时建立需要返回的信息,最后还要返回相应的ActionForward以使struts知道下一步在哪里。假如此时ActionForward将控制权交给了JSP页面,开发者就要使用struts自定义的tag库编写JSP代码。如此繁复的工作环节很轻易出现错误,而且struts还需要三个位置保持一致:struts XML配置文件、java Action类、JSP自定义tag。
而在Wicket中,一个HTTP请求被接收后,Wicket将确认HTTP所请求的那个页面和在这个页面关联的组件。假如请求的目的是form,Wicket将自动提取请求参数、验证参数、进行一些预先规定好的类型转换、设置form组件中的model(模式,这里用法与MVC中类似,但有不同)值;接着转化请求为相应类型的事件、调用目标组件上的相应事件侦听器,这样就会导致事件处理代码运行来执行业务逻辑;然后,事件处理器还将指定下一步页面的位置,被指定的页面将初始化(假如页面从未被初始化的话)并自动渲染;渲染处理将按照顺序访问每个页面组件,要求它们进行自我渲染。在markup文件中能够组件仅通过名字与HTML元素进行映射。
Wicket出色的原因:
* 每个组件知道如何处理自己事件。因此我们只需要将组件放到页面上,编写事件处理器就行了。假如一个页面中存在20个能引发事件的不同的组件,我们除了进行将它们添加到页面上的工作外没有别的工作。但假如在struts中,我们可能需要建立20个不同的Action类或者一个具有20个分支语句的Action类,并要在XML配置中逐一添加。
* Wicket带给了我们考虑组件/事件重用的机会。而不用将注重力放到如何处理HTTP请求和回应上。
* 与struts相比使用Wicket会降低我们的代码量,这正是重用组件带来的益处。Wicket本身不使用任何的XML配置文件。只需要修改web容器的web.xml文件中的servlet声明部分。
假如我们曾经编写过Windows API、并用过Visual Basic或者Borland Delphi的话,下面的比较会更加让人印象深刻。使用struts开发就像使用Windows API一样:接收原始消息,解码原始消息,然后再处理这些消息。由于Windows API是基于消息循环工作的,所以系统除了消息回应外不期望任何的返回值。
从另一方面看,Dephi在TApplication类中隐藏了Windows消息循环,使开发人员围绕着TApplication类建立其他的类。原始的系统消息就这样被Dephi内建类接收,被内建类解析并被确定其接纳者。消息被转换为一个事件,并被传送到某个特定的对象。
如Windows应用程序一样,Wicket应用也具有服务于文本和HTML模板的资源文件。从这点看,Wicket象用Delphi做桌面开发一样被用来做web开发。
四、Servlet API和HTTP协议的抽取
Struts没有隐藏Servlet API和HTTP协议的细节。为了使用Struts,我们必须乐于和HTTPServletRequest、HttpServletResponse 和HttpSession类打交道。并围绕着请求和回应建立应用。这便是所有Model2 MVC wen框架与生俱来的弱点。
正如上面说的,Wicket隐藏了Servlet API和HTTP协议的细节。对于一些应用,我们甚至触及不到这些细节。甚至对于非常复杂的应用,我们也仅使用适当的Wicket协议抽取类。而经常用到的是java组件类、POJO业务模型、纯HTML标记文件。
五、状态治理
使用Struts开发,我们将获得全部的状态治理权。这对于建立大规模的、高升级空间的、集群应用来讲是很好的,因为我们将获得对HttpSession上每件事物的控制权。但是对于中小型应用,我们将没有缘由编写一些额外的代码。这样将导致应用变得复杂和编写费时。
在状态治理上,Wicket可以作为一个不错的选择。Wicket框架默认代管所有的组件状态。这对于中小型应用,在状态治理上的代码量几乎为0。但是Wicket也提供了一些API使我们进行标准状态治理和实现自己的状态治理。这样,即使是大型应用,我们也能够全权把握状态治理。事实上,即使在使用Wicket编写大型应用时,通常也是先让Wicket代管所有的状态,然后再慢慢的实现自己定义的状态治理以提高应用性能。
六、配置
不言自明,Struts需要一个XML文件:定义对HTTP请求和响应的映射和所有的ActionForm对象等。这个文件可能非常大而且复杂。而新版本的Struts提供了将这个文件分解为多个模块的方法,虽然这样可以将模块分类,但是这样同样要维护许多的小文件。
Wicket不需要配置文件。Wicket通过一个简单的应用配置类或者通过编写web容器的web.xml文件中Servlet init参数来完成程序的初始化。而HTTP请求到组件事件的映射、组件如何输出HTML等被包含在了Wicket的应用逻辑里,从而极大地简化了配置。
七、Wicket1.2的RoadMap
* javascript support
* Css support
* Markup inheritence
* EXPerimental AJAX support
* Improved URL handling
* Include of external markup
* Simplified Choice component
* Improved Feedback support
* Thread safe validation (bug fix)
* Immediate button support for Forms
* Panel support for TreeView
* Date picker component
* Component reference examples
* AJAX support
* Portlet support (JSR 168)
* Clean and pretty URL's
* JAAS/Acegi/other security integration
八、参考资料
http://wicket.sourceforge.net/
http://www.wicket-wiki.org.uk/wiki/index.PHP/Newusergui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