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信级城域以太网的QoS控制

王朝other·作者佚名  2008-05-31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为了改良现有网络更好的为网络上的新业务服务,下一代的电信级城域以太网逐渐浮出水面,它从设计理念,网络实施,城域网规划,QoS保障,与前一代的城域网相比都有了长足的进步,下面我们着重从QoS角度对新型的电信级以太网进行分析。

可靠性分析

对于传统的以太网连接方式假如采用无冗余链路连接方式可能会丧失对于链路的保护,而对于有冗余链路的连接方式假如采用标准的STP协议则故障恢复时间相当长,约需要几十秒钟的时间,这显然是运营商网络无法接受的。

在电信级城域以太网中支持环状的连接方法,这种环状连接的网络在最初期的以太网络环境中曾经出现过,叫做令牌环网络,但由于工作原理比较复杂,实际效果不好,令牌环网络在目前的实际网络中已经极少见到了。环状网络与令牌环网络的工作原理完全不同。它利用环状网络天生的网络冗余结构,通过ERP/RPR协议以及先进的控制机理维护环状网络,能够做到最小50ms级的快速链路故障恢复。

QoS控制

电信级以太网的QoS控制机制从本质上属于差分式的服务方式。因此具有良好的扩展性和简单易行的特点。

众所周知,ATM或帧中继网络中有较多的QoS控制机制,能够实现灵活的QoS控制,电信级城域以太网网络中,借鉴了ATM在QoS控制方面的一些先进思想,使得以太网以一种‘ATMlike’的方式工作,从而达到灵活的控制QoS的目的。

图1显示了电信级以太网的QoS控制方案:

电信级以太网QOS控制解决方案

图1可以看出电信级以太网中采用了比较丰富的QoS控制方法,能够很灵活的应用于各种网络环境,更好的保证了网络QoS质量。

在电信级以太网中引入了EVC的概念,类似于ATM于帧中继的的PVC的概念,能够很好的对用户进行分类治理以及对于同一用户的不同应用进行区分化的服务。

图2描述了通过EVC所提供的QoS控制方法:

EVC所提供的QoS控制方法

利用先进的QoS控制机制能够实现很多传统以太网很难实现的功能,来更好的迎合新业务对于QoS方面的要求。

◆每用户服务级别保证(SLA)

◆灵活的服务级别策略(SLS)

◆Peakinformationrate(PIR),Committed information rate(CIR)

◆MaximumBurstSize (MBS)

◆为每个点到点服务提供端到端保证的SLA

◆保证SLA的组播服务(TriplePlay)

◆同一条链路提供多种增值服务(ServiceMultiplexing)

◆保证每个签约用户的服务级别

◆可以基于Port+VLAN+CoS+DSCP+IP提供服务

◆在保护模式下提供服务

从上面的特性可以看出,电信级以太网在很多方面类似于传统的ATM、帧中继网络,比如也能支持CIR、PIR,可提供类似于专线业务的SLA等业务。同时由于以太网自身的优点,对于组播、广播等业务的处理性能优于传统的ATM、帧中继网络。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