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背景:
随着中国加入WTO、浮动佣金制的实行和QFII政策的出台,证券行业所面临的竞争格局已经发生巨大变化,从过去受益于政策壁垒和固定价格制度的时代,到放开佣金价格和逐步放松政策限制的时代,从国内完全垄断的封闭市场,到国内外同业分食的开放市场,处处显示中国证券行业已经由“高利润”转入“低利润”时代,由相对稳定的市场格局转为重新划分市场的新格局,‘在探索中求生存,在变革中求发展’成为证券行业发展的主旋律。
证券行业的发展空间巨大,竞争激烈。国内的证券公司要提高企业综合竞争力、抗风险能力、治理水平,创建企业优势品牌,跻身国际金融市场,实现这些战略目标,按传统运营模式运作显然是很困难的。利用信息技术实行风险治理、客户治理、金融产品创新和综合经营决策治理是证券企业信息化的趋势;因此,充分利用企业信息化这个高科技手段,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重新规划企业,完善治理,强化业务,创新自我是证券企业目前所面临的迫切任务。
行业发展特点:
数据和应用集中、持续的金融创新、严密的风险防范、前瞻的决策分析。
(一)集中交易和数据大集中
由集中交易而带来的数据大集中,是一个必然的趋势。实现数据集中化是提高证券公司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基石。依靠数据集中、业务集中所带来的新业务扩张的低廉成本和迅速反应,就能很快将新业务在所有营业部开展起来。
(二)营业部的“业务空心化”
营业部是传统利润的主要来源,在关于佣金浮动的政策出台以后,营业部的利润被进一步摊薄。证券营业部在新的交易手段如网上交易等逐步占据主要地位的背景下,将变成营运中心和成本中心,不再是利润中心。为了降低营运成本,证券公司的治理体系将要发生重大的变化,即从以往的以营业部为核心的治理模式逐步转向以总部为核心的集中治理模式。
(三)资金规模不断扩大
规模过小、资金分散、资产流动性差是国内证券公司的通病。面对加入WTO后的重大挑战,国内各证券公司必然会根据各自规模采用不同方法手段,扩大资本规模。同时通过加大发行力度或者对各种融资渠道的扩充,获得更多的资本,增强自己的抗风险能力。
(四)金融创新备受关注
随着中国WTO的加入,大量的国外金融机构进入了我国证券市场,对具有规避风险和套期保值功能的各种金融衍生工具的需求会与日俱增。对我国券商来说,则不仅要加深对各种金融衍生工具的熟悉、学会运用,而且要学会创造金融工具。
(五)风险防范更加重视
随着市场的逐步规范和监管力度的不断加强, 证券公司将日益重视风险防范方面的问题。证券公司在风险监控系统、非现场稽核、交易稽核系统、财务审计系统等方面的需求会得到逐步加强与重视,甚至会对高端的风险智能预警系统表示爱好。
(六)决策分析日益重要
在市场竞争日益加剧的情形下,对客户和业务进行预研究,通过采用客户关系治理和商业智能的方法来分析业务数据,对业务数据进行分析,判定趋势,做出决策,制定应对方案,提前采取对策,能使公司在激烈的竞争中抢得先机。一旦商业智能系统在某一方面应用成功,而且公司的其它系统可以提供足够的基础数据,证券公司就会对其决策分析系统进行扩充,以支持更多方面的应用。
治理难点分析
(一)财务治理模式滞后,缺乏时效性(集中财务治理)
证券公司财务治理大多仍采用基于单体企业治理模式的并表方式,没有组织的概念,造成公司整体的财务信息的实时抓取、反馈支持匮乏,财务信息的反馈滞后。
(二)业务数据信息分散,信息孤岛现象严重(财务业务一体化问题)
财务核算系统和资金系统、清算系统、柜台系统分别独立,系统间相关的业务操作通过人工落地处理,未实现各系统平台的无缝连接和业务的不落地处理。业务流程缺乏统一规划,无法共享,信息及时性、真实性难以保障,无法建立统一的制约体系,不利于业务的规范运作。
(三)资金治理缺乏集中监控(资金、资产的集中治理)
资金、资产治理及时性、全面性有所欠缺。整个公司范围内的客户、资金、资产等分散、沉淀的经济资源有待整合、集中监管。
(四)风险防范缺乏有力手段,决策支持需求迫在眉睫(集中监管、风险防范)
基于业务、交易、财务和资金系统之上的风险监控系统还有待加强,经纪业务、财务、资金等全方位、多角度信息缺乏有效收集、分析手段,决策的及时性、准确性难以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