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帧中继的历史
1986年AT&T首先在其关于ISDN的技术规范中提出帧中继业务;1988年国际电信联盟(原CCITT,现ITU-T)公布第一个有关帧中继业务框架的标准I.122;1989年美国国家标准委员会(ANSI)开始帧中继技术标准的研究工作;1990年帧中继产品生产厂家CISCO、DEC、NT和STRATACOM联合创建帧中继委员会;1991年帧中继委员会改名为帧中继论坛(FR FORUM),并开始标准的制定工作,对产品的相关技术进行研究,以保证不同厂家产品的相互兼容;1992年ITU-T和ANSI有关帧中继各方面的标准相继出台,FR FORUM的成员也增加为多个,并公布有关帧中继用户--网络接口(UNI)和网络--网络接口(NNI)的协定;1993年FR FORUM的成员增加到100多个,公布了相应的帧中继标准系列;1994-1995年帧中继技术更加成熟,标准日趋完善。
综上所述,制定帧中继标准的国际组织主要有国际电信联盟(现ITU-T,原CCITT)、美国国家标准委员会(ANSI)和帧中继论坛(FR FORUM),这三个组织目前已制定了一系列帧中继标准。
2、ITU-T标准
I.122 帧中继续载业务框架
I.233 帧模式承载业务
I.370 帧中继续载业务的拥塞治理
I.372 帧中继续载业务的网络--网络间接口要求
I.555 帧中继续载业务的互通
I.655 帧中继网络治理
Q.922 用于帧模式承载业务的ISDN数据链路层技术规范
Q.933 1号数字用户信令(DSS1)帧模式基本呼叫控制的信令规范
X.36 通过专线线路提供FRDTS的数据终端设备(DTE)和数据电路终接设备(DCE)的接口
X.76 提供FRDTS的公用数据网网间接口
X.144 国际帧中继PVC业务数据网络用户信息传送性能参数
3、ANSI标准
T1S1 结构框与业务描述
T1.620 ISDN数据链路层信令规范
T1.606 帧中继续载业务描述
T1.617 帧中继续载业务的信令规范
T1.618 用于帧中继续载业务的帧协议核心部分
3、帧中继论坛标准
FRF.1 用户--网络接口实施协定
FRF.2 网络--网络接口实施协定
FRF.3 多协议包封实施协定
FRF.4 SVC用户--网络接口实施协定
FRF.5 帧中继与ATM PVC网络互通实施协定
FRF.6 帧中继业务用户网络治理实施协定
FRF.7 帧中继PVC广播业务和协议描述实施协定
FRF.8 帧中继与ATM业务互通实施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