帧中继(FRAME RELAY)配置实例

王朝other·作者佚名  2008-05-31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远程接入的方式有很多种,不过很多技术已经渐渐被淘汰,例如PPP,X.25等。目前有一种包交换广域网技术还比较流行,该技术是从X.25发展而来的,即我们本次讲解的帧中继(FRAME RELAY)。他是通过虚电路实现包交换的。

提到帧中继(FRAME RELAY)的配置即轻易又复杂,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在配置帧中继时分为两部分,一方面是DTE设备的配置,另一方面是DCE设备的配置。假如你和笔者所在公司一样是通过电信使用FR的话,在配置帧中继时只需要在本地路由器上设置即可,也就是说在DTE设备上添加命令,而DCE上的设置交给电信部门的工作人员。不过为了让大家更好的理解FR的概念和配置命令,本篇文章也将介绍部分DCE上配置FR的命令。

网络拓扑如图1所示路由器A和B。路由器A是公司的路由器,而路由器B是电信部门的路由器。我们在路由器A上

进行帧中继的配置工作。s0的ip地址为211.155.0.1,子网掩码是255.255.255.0。

配置命令:

路由器A

config t进入路由器的配置模式

int s0进入S0接口

encapsulation frame-relay cisco在S0接口使用帧中继(FRAME RELAY)进行封装,封装类型采用的是默认的CISCO,这要求电信那边的路由器也必须是CISCO公司的路由器,假如两边路由器的厂商不同则需要使用encapsulation frame-relay ietf命令替代上面的语句进行封装。

ip address 211.155.0.1 255.255.255.0为S0设置IP地址与子网掩码

frame-relay interface-dlci 16设置帧中继的本地DLCI号为16,这个号码是由电信部分分配给我们的。

no shutdown开启S0接口

小提示:由于CISCO设备采用了自动LMI类型检测,所以在配置命令中我们不用添加任何关于LMI(本地链路治理协议)的语句。

路由器B

默认路由器都是工作在DTE模式下的,而在电信方便需要将路由器切换到DCE模式,并且与路由器A配置命令不同的是在路由器B上还需要加上frame-relay map信息将IP地址与DLCI号建立严格的一一映射关系。由于实际工作中用到的机会很少,这里只为大家简单介绍。

config t进入路由器的配置模式

frame-relay switching设置该路由器工作在转发模式

frame-relay intf-type dce切换路由器工作模式为DCE模式。

frame-relay map ip 211.155.0.2 17 broadcast该路由器上建立IP地址为211.155.0.2与DLCI号为17的映射关系

小提示:在电信的路由器上往往还需要添加DLCI的路由命令,例如frame-relay route 100 interfaces s0 101,这里就不具体展开说明了。

总结:总体上讲frame-relay在DTE上设置还是非常简单的,只需要把DLCI号和IP地址一一对应好即可。值得注重的是对于DLCI号来说,他是一个本地有效的号码。路由器A上DLCI号15与路由器B上的DLCI号15指的是不同的链路。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