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前网络的压力有点象春运,流量比平时增加了2倍以上”某运营商省公司运维经理张先生无奈地说,“我们已经发现规律了,长假前总会有一段流量的突发增长”。在这个春节前大家一直对这一现象有些困惑,但随着该公司年初部署了新购买的流量分析设备后,张先生恍然大捂,“其实大量的流量来自于用户使用P2P下载电影。节前的许多用户往往会突击下载一些电影,留到长假时候看,不要小看这一行为,部署了流量分析设备后,我们发现网络中新增的流量85%以上来源于此“。张先生的说法得到了其他同行的证实。
记者发现,春节后电信运营商不约而同地开始计划对流量进行精细化治理。与以前不同的是,这次运营商虽然采用了多种方式——如按流量计费、对P2P进行有效控制——但其核心目的已明确由“堵塞P2P”转变为“疏导P2P等大流量及根据用户ARPU值提供区别服务” 。
不管是对流量进行计费还是对P2P控制,都符合电信业务“精细化治理”的发展方向,运营商提供的宽带数据业务也由早期的粗放型端口租赁向精细化的区分业务治理,在这一问题上中国运营上面临的压力比国外运营商更大,根据网络上的最新统计,国内网络中P2P比国外运营商所占比例更大。这个问题一方面来自国内外对版权治理的力度,另一方面则是由于在国内运营商中少见按流量和区分内容进行计费。由于前段时间的“封杀P2P”遭到几乎全体网民的声讨,运营商在一段时间内基本又放开了P2P的控制,但随之而来的是网络流量升高,结算费用激增,“堵还是不堵”变成了摆在运营商面前的的烫手山芋。
区分流量及内容以前最大的困难是,流量有时难以计算,无法区分哪些是有用的流量信息,哪些是垃圾信息,假如一视同仁,用户投诉会增多。而前文提到的张先生对这一问题现在基本上没有担心,通过近一段时间对流量分析设备的使用,网络及用户的流量分布已经非常清楚,下一步就是和其他运营商一样,通过该设备对已经清楚的流量分布图制定不同的资费方案及治理策略,完全封杀P2P的事情,张是不会再做了,有效治理将会为他带来同样的收益。相信随着技术障碍的解决,P2P这一让运营商两难的问题,将会得到有效疏导。正所谓大禹治水,疏而非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