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V4字段中有一些与IPv6头类似,但其中真正完全保持不变的只有第一个字段,即版本字段,因为在同一条线路上传输时,必须保证IPv4和IPv6的兼容性。下一个字段,即包头长度,则与IPv6无关,因为IPv6头是固定长度,IPv4中需要这个字段是因为它的包头可能在20字节到40字节间变化。
服务类型字段与IPv6的流类别字段相似,但TOS的位置比该字段要靠后一些,而且在具体实现中也没有广泛应用。下一个字段是数据报长度,后来发展成了IPv6中的净荷长度。IPv6的净荷长度中包含了扩展头,而IPv4数据报长度字段中则指明包含包头在内的整个数据报的长度。这样一来,在IPv4中,路由器可以通过将数据报长度减去包头长度来计算包的净荷长度,而在IPv6中则无须这种计算。
后面的三个字段是数据报ID、分段标志和分段偏移值,它们都用于IPv4数据报的分段。由于IPv6中由源结点取代中间路由器来进行分段(后面将有更多关于分段的内容),这些字段在IPv6中变得不重要,并被IPv6从包头中去掉了。
而生存期字段,正如上面所述,变成了跳极限字段。生存期字段最初表示的是一个包穿越Internet时以秒为单位的存在时间的上限。假如生存期计数值变为0,该包将被丢弃。其原因是包可能会存在于循环路由中,假如没有方法让它消失,它可能会一直选路(或者直到网络崩溃为止)。在最初的规范中要求路由器根据转发包的时间与收到包的时间的差值(以秒为单位)来减小生存期的值。在实际情况中,大部分路由器都设计为每次对该值减1,而不是计算路由器上真正的处理时间。
协议字段,如前所述,指出在IPv4包中封装的高层协议类型。各协议对应的数值在最新版本的RFC(现在是RFC1700)中可以查到。这个字段后来发展成为IPv6中的下一个头字段,其中定义了下一个头是一个扩展头字段还是另一层的协议头。
由于如TCP和UDP等高层协议均计算头的校验和,IPv4头校验显得有些多余,因此这个字段在IPv6中已消失。对于那些真的需要对内容进行身份验证的应用,IPv6中提供了身份验证头。
IPv6中仍然保留了32位的IPv4源地址和目的地址,但将它们扩展为128位。而IP选项字段则已经彻底消失,取而代之的是IPv6扩展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