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SPF协议中的一些常数是怎样规定的

王朝other·作者佚名  2008-05-31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答:OSPF协议规定了以下常数:

1. 重传周期 1800秒,定义了连接状态数据库的重传的时间间隔。

2. 路由最大存在时间3600秒,正好是重传周期的两倍,即在两个重传时间都没有得到某路由器传来的路由信息,则将其从路由器的数据库中删去。

3. 最小数据报文发送间隔:5秒,指定连接状态数据库发送的最小时间间隔。

4. 最小报文收到时间:1秒,路由器不接受来自同一路由器的过于频繁的连接状态报文。

5. 效验时间:300秒,用于效验和操作的时间常数。

6. 最大连接状态传送报文发送时间:900秒,描述连接状态传送报文到达的时间上限。

7. 不可达花费:定义为0XFFFFFF,大于等于此数的花费认为是无穷,即目的地不可达。

8. 缺省目的地:对于ASE路由和STUB区域的外出路由,有一个缺省目的地0.0.0.0,其掩码也是0.0.0.0,对于路由表中找不到的目的地,一律发送到该缺省目的地。

9. 初始化序列号:连接状态信息传送的第一个报文的序列号0X80000001,即-0X7FFFFFFF。

10. 最大序列号:连接状态信息传送的最大的序列号0X7FFFFFFF。

11. 所有OSPF路由器:多重IP地址224.0.0.5,报文广播用

12. 本网段DR路由器:多重IP地址226.0.0.6,报文广播用

需要配置的常数:

全局变量:

1. 路由器的ID号。

区域常数:

2. 区域ID号。

3. 网段列表,包括IP地址,掩码

4. 外部路由能力,指明该区域是否STUB

5. STUB缺省花费

接口常数(包括点到点,NBMA,虚连接):

6. 接口IP地址,掩码

7. 接口所属区域的ID

8. 发送HELLO的间隔(默认网口10秒,其他接口30秒)

9. 认为连接断开的时间(一般是4倍以上于发送HELLO的时间)

10. 接口花费(默认1)

11. 发送接收连接状态传送报文的时间参数

12. 路由器优先级(默认0)

13. 验证字

实验所得的数据:

一个区域至多配置40到50台路由器,一个网段至多配置50台路由器,太多的话,最好分区域,分网段运行。区域边节点路由器最好只连两个区域,一个骨干区域,一个非骨干区域,至多多连一个非骨干区域,这样网络运行才比较正常。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