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士通存储解决方案?D山东师范大学图书馆存储系统

王朝other·作者佚名  2008-06-01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山东师范大学是山东省重点大学,其前身为山东师范学院,系建国后山东省成立最早的高校之一。由于山东师范大学数字化图书馆在学校图书馆的非凡地位,存储设备的规划设计,在全省院校图书馆具有重要影响和示范作用,因此,具备一定当前高校数字化图书官建设的代表性,满足各种主流平台Windows和Unix的应用以外,同时必须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在系统设计时充分考虑到技术的先进性,治理的科学性,维护的方便性,运行的高效性,备份的及时性和恢复的可靠性。

在本次规划设计中主要以现有服务器、磁盘阵列和其他存储设备为基础,构架一个全新的数据存储模式,突出以数据为中心的理念;同时,兼顾考虑原有存储资源的合理利用。以Windows平台为主,兼顾将来向Unix平台的迁移,并充分考虑到它的扩展性。在确保系统运行的高可靠性和不间断性的同时,具有完备的备份治理及冗灾恢复功能,实现高效快速地数据备份与恢复。通过灾难恢复可使系统在灾难发生后无需重新安装操作系统便可恢复正常运行状态,包括恢复操作系统、应用软件、系统设置、分区的信息和数据。

我公司通过对山东师范大学图书馆存储系统需求的了解,制定了本次方案,拓扑图如下。

点击查看大图

方案采用的主要设备有:

交换机:2台Brocade SilkWorm 3200 光纤交换机

小型机:2台Fujitsu PRIMEPOWER 450小型机

光纤盘阵:Fujitsu Eternus 3000 Model 200光纤磁盘阵列

(51块146GB硬盘)

NAS 存储: Netstreamer NAS2151

HBA卡:6块LSI 40919O 64bit 2Gb/s光纤通道适配卡

2块富士通光纤通道适配卡

桥接器:ATTO 2300R (1*Fibre Channel接口、2*Ultra 160 scsi LVD/SE接口)

(已有设备:DA8400 + DA3500 + Dell 服务器)

方案采用的软件有:

双机热备软件:Fujitsu SynfinityCluster集群软件

存储备份治理软件:CA Brightstor ARCserve Backup V9备份软件

集群软件:Microsoft Windows server 2003 Enterprise

本方案中图书馆采用了FUJITSU公司的两台小型机(PrimePower450),作为图书馆ILAS系统要害性业务的双机热备的高可用性应用平台,内部系统做到磁盘镜像保护,分别承担保护系统盘与应用盘,并通过富士通公司的机群软件SynfinityCluster对小型机进行集群治理,充分保证了系统的安全性和高可靠性,确保应用可以7*24小时不间断地运行。通过采用2台Brocade SilkWorm 3200 光纤交换机与2台Fujitsu小型机(PrimePower450)及磁盘阵列(Eternus 3000 M200)组成一个无单点故障的高效的SAN架构存储。为了考虑到系统的存储备份及充分地利用原有的设备,通过ATTO 2300R桥接器与图书馆原有DA8400磁盘阵列连接,通过ATTO 2300R桥接器将DA8400磁盘阵列的SCSI协议转换为Fibre Channel协议,这样DA8400就可以作为一台光纤盘阵连入了SAN存储网络并作为整个方案中的数据备份中心实现LANFREE备份功能。另外,为了缓解图书馆系统的文件数据的存储,配置了一台NAS机头Netstreamer NAS 2151与图书馆原有的磁盘阵列DA3500连接组成NAS存储系统,并将(Netstreamer NAS2151+DA3500)与SAN相连实现SAN+NAS存储结构的融合。NAS存储通过HBA卡与SAN交换机相连,并通过NAS服务器自带的千兆网卡与图书馆局域网相连,NAS作为数据网关的应用起到了优化文件I/O的作用。

图书馆的4台媒体应用服务器(DELL6540x1 和DELL2650x3)通过Windows Server 2003 Enterprise操作系统的群集功能来实现服务器的1备3的群集功能,并最终可以扩展至8台服务器的群集。在备份治理上,采用了CA公司的BrightStor ARCserver Backup可以实现从Primepower450小型机到桥接器+DA8400存储的LAN备份以及从媒体应用服务器(windows+SQL2000)到桥接器+DA8400存储的LANFREE备份,通过BrightStor ARCserver Backup的灾难恢复功能可使各服务器的操作系统在灾难发生后迅速恢复服务器,使之快速达到正常的工作状态。

从以上的案例我们可以看出,在目前的教育行业存储系统建设中,存在着大量原有设备的升级和改造,如何能够合理地利用原有设备将系统进行完善规划,实现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以及高效的冗余备份,才会赢得今后教育行业系统内用户的认可。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