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技术介绍
从CD刻录时代到DVD刻录时代,PLEXTOR始终都走在世界刻录机的最前沿。作为世界高端刻录机的领军者,PLEXTOR的每一款新产品都以其超强的综合性能和独一无二的非凡功能,吸引着无数刻录玩家的眼球,更是获得了“世界刻录机品质之王”的荣誉称号。前些日子推出的PX-712A,不仅一举打破传统,首次采用了先进的P-CAV刻录模式,而且还是世界第一台刻录速度达到12X 的DVD刻录机。这款机型也以其强大的综合性能和近10种独有的非凡功能,受到了各个媒体的充分肯定,并得到了世界各国刻录玩家的广泛好评。时隔半年,在各个厂商都开始大力推崇16X DVD刻录机的今天,在我们的强烈期待中,PLEXTOR终于发布了史上功能最强大的16X DVD刻录机——PX-716A。
之所以说716A是史上功能最强大的DVD刻录机,是因为716A拥有比712A更强大的性能和更出色的技术。大家可能认为PX-712A中的非凡功能已经够多了,716A似乎很难再有什么新的技术加入了——假如真是这样想的话,那就真的低估了“世界刻录机品质之王”的技术研发实力了。好了,废话不多说了,还是让我们先睹为快,看看这款新机型的简单介绍吧:
●Plextor的高端机种
●采用独特的短身设计,机身长度比以前机种缩短了20mm,更有利于小型PC机箱的布线和散热
●支持UDMA Mode 4(UDMA66)传输模式,最大数据传输率比以往的UDMA Mode2(UDMA33)快一倍
●刻录DVD+R和DVD-R的速度均达到了世界最快的16X(Full-CAV模式),并且除16X外,6X以上刻录DVD盘片全部采用P-CAV刻录模式
●对于DVD+RW的刻录速度达到世界最快的8X,对于DVD-RW的刻录速度也达到最快的4X
●单面双层DVD+R(DVD+R DL)的刻录速度达到世界最快的4X
●搭载超速刻录技术,可以实现(原则上需要对应的空白碟片支持) :
以4X刻录标称速度为2.4X的DVD+R DL盘片;
以16X刻录标称速度为8X的DVD±R盘片;
以16X刻录标称速度为12X的DVD±R盘片;以12X刻录标称速度为8X的DVD±R盘片;
以8X刻录标称速度为4X的DVD±R盘片;
以6X刻录标称速度为4X的DVD±R盘片。
●D9格式(单面双层)的DVD盘片读取速度达到世界最高的12X
●读取普通DVD盘片速度达到世界最高的16X
●48倍速高速刻录CD-R
●24倍速高速擦写CD-RW
●最大48倍速读取CD-ROM
●搭载写入策略智能判别技术AutoStrategy
此技术具有自我学习的能力,可以智能判定未知盘片(DVD±R)的最佳写入策略,在保证盘片本身品质无问题的前提下,首次实现了可以兼容绝大多数盘片的超强机能 (DVD±RW的对应写入策略预计通过PLEXTOOLS PRofessional软件的升级来实现)。
●搭载智能激光束倾斜补偿技术Intelligent Tilt
此技术最大程度消除了光学透镜的各种失真现象,有效保证了高速刻录环境下的最高刻录品质
●搭载测定C1/C2参数(CD)•FE/TE参数(CD/DVD)•Beta/Jitter参数(CD/DVD)•PI/PO参数(DVD)•Time Analyzer参数(DVD)刻录品质直观确认功能Q-CHECK
此功能可以对已刻录CD碟片或者DVD碟片进行全方位的准专业级品质测定,也可以测定空白CD或者DVD碟片的可刻录速度
●搭载刻录机静音调整变更技术SilentMode
此功能可以对度取速度•刻录速度•寻道时间•托盘开闭速度等各要素进行最适状态设定,以实现刻录机的静音化
●搭载硬件级CD刻录加密技术SecuRec
此功能是用户在刻录时先输入密码以此来保护被刻录内容,并且使用免费提供的专用读取软件可以在其他机器上读取(仅限CD-R时)
●搭载使用一枚容量为700MB的CD-R碟片最大可刻录910MB的刻录密度变更技术GigaRec
此功能可以对普通CD-R碟片实现其标称容量的0.6~1.3倍密度的刻录(原则上需要在本机上读取此功能刻录的碟片)
●搭载BURN-Proof缓存欠载保护技术(For CD-R/RW)
●搭载Lossless Linking缓存欠载保护技术(For DVD+R/RW)
●搭载ZeroLink缓存欠载保护技术(For DVD-R/RW)
●搭载第三代VariRec技术
此技术可以答应用户在刻录CD或者DVD时对激光功率强度进行±4段(-4,-3,-2,-1,0,+1,+2,+3,+4)的细微调节,并答应用户根据CD或者DVD盘片的不同染料选择针对性的写入策略,以改善刻录的音乐CD或者DVD的音质,并增加与自己的音乐播放器材的兼容性等特性
●搭载刻录品质强化技术PoweRec
此功能答应刻录机本身通过对刻录碟片的参数、状态、刻录速度以及温度等等的实时监测,自动调整刻录激光强度及最佳刻录速度,以达到最高的刻录品质
●搭载防止读取低品质盘片时发生盘片爆裂的SpeedRead技术
此功能可以限制最大读取速度,以防止读取低品质盘片时发生盘片爆裂的情况。用户也可以开启SpeedRead技术,达到最大的读取速度
●搭载 8MB 超大容量缓存,把缓存欠载的几率降到最低
●搭载自我故障诊断(Self-Test Diagnostics)技术——简单找出问题所在
●采用黑色托盘,可以最大程度的减少激光乱反射的现象,有效减少Jitter,进一步提高刻录品质
●支持硬件级的封包刻录规格Mt.Rainier
●支持超量刻录技术(OverBurning)
●高速寻道时间 150ms(For DVD)
●使用了全新的象牙色面板,彰显稳重、卓越的高贵品质。另外随机附送黑色面板一套,能够让用户随心所欲的更换自己喜欢的面板颜色。
●支持水平、垂直放置使用
PLEXTOR最新的PX-716A机型引入了全新的Intelligent Recording——“智能刻录”的理念。Intelligent Recording并不是一项很单纯的技术,而是集PLEXTOR有史以来最为强大的功能于一体的技术。此技术的应用,标志着PX-716A的性能已经达到了DVD刻录机中登峰造极的水准。Intelligent Recording技术一共包括3部分内容,即写入策略智能判别技术“AutoStrategy”、激光束智能倾斜补偿技术“Intelligent Tilt”以及刻录品质•速度强化技术“PoweRec”。
下面为大家介绍一下加入了IntelligentRecording理念的PX-716A的独特技术,相信大家看完以后一定会大呼过瘾~~
写入策略智能判别技术——AutoStrategy
谈到刻录机,一定有很多朋友首先就会想到盘片兼容性问题。确实,从CD刻录时代到DVD刻录时代,盘片兼容性始终是左右一台刻录机综合性能最重要的标准之一,也是最终用户最关心的问题之一,可以说其重要程度决不亚于刻录品质。如何解决这个“大头”问题?不少刻录机厂商都在这一点上花了不少功夫,一直在寻求完美的解决方案。但可惜的是,迄今为止除了依靠Firmware升级来提高兼容性以外还没有更好的办法。
我们知道,一台刻录机的盘片兼容列表是存放在Firmware里面的,每一种盘片的MID对应一种存放在Firmware里的最佳写入策略。在刻录正式开始之前,刻录机会将空白盘片的MID和Firmware里的MID做对比,假如有吻合的MID,那么就“对号入座”使用预设的最佳策略刻录;假如Firmware里没有这种盘片的对应写入策略,那么刻录机只能按照默认的策略进行写入。而市面上的刻录盘片品牌又多又杂,而且品质也良莠不齐,默认的功率不一定符合某种盘片的要求,这也是产生兼容性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传统的方法就是通过不断的更新Firmware里面的盘片兼容列表,来解决对新盘片的兼容性问题。但是这种方法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更新周期比较长,而且由于市面上盘片种类太多,兼容性还是相当有限的。
今天,PLEXTOR公司以其长期从事刻录机研发工作的经验,一举打破了传统的模式,一种及其强悍的全新技术——AutoStrategy 登场了!此技术是PLEXTOR公司和有“刻录盘片之父”之称的世界顶级刻录盘片生产厂商——Taiyo Yuden公司联合开发的最新技术。AutoStrategy技术不同于传统的Running-OPC技术,它具有自我学习判定最佳写入策略的能力,它能够让刻录机对一张未知空白DVD±R光盘的各项工业级物理参数进行精确化分析,然后根据分析的结果判定出最佳的激光功率和写入策略,最后进行真正的刻录。这样一来就可以对任何品牌的盘片实现最佳的刻录品质,甚至不需要更新Firmware就能拥有最强大的兼容性,首次实现了兼容绝大多数盘片的超强机能!(除非盘片本身就有品质问题)这对于刻录发烧友来说真是一个天大的好消息!
我们可以通过PLEXTOOLS Professional软件开启或者关闭AutoStrategy功能
以下是PLEXTOR的AutoStrategy技术和普通的默认写入策略的比较图表。其中的数值均代表使用廉价的DVD-R刻录盘得到的刻录效果(图表最右边的盘片品质存在严重问题)。深蓝色的柱状图代表盘片以默认写入策略刻录后的PIE值,橘黄色的柱状图代表开启AutoStrategy技术后刻录盘片的PIE值(PIE值越低越好,且不能超过280)。从图中我们可以明显看到,和一般的默认写入策略相比,使用AutoStrategy技术后的刻录品质以绝对的优势胜出!!
*有关AutoStrategy的詳細情報,请访问Plextor全球网站:http://www.plextor.com
激光束智能倾斜补偿技术——Intelligent Tilt
为了保证高速刻录时的稳定性与刻录品质不受影响,PLEXTOR为716系列产品专门设计了一个硬件级的技术,这项技术被命名为Intelligent Tilt。此技术不仅可以校正球面的光学偏移或散光,还可以通过独特的液晶透镜达到补偿激光倾斜角度的目的。这项技术使PLEXTOR刻录机在对包括DL盘片在内的任何盘片进行高速刻录的同时,也能保证最高的刻录品质。由于这项技术是硬件级的,无需人为干预,所以下面仅简单的介绍一下这项技术的作用。在说这个技术之前,先要明确一下关于失真的概念。其实在这个世界上是不存在所谓的“理想信号波形”的,失真现象永远存在于各个环节之中。我们把DVD刻录机激光透镜的失真称为“波前像差”。为了便于理解,我们可以直接把它称为“透镜失真”。导致“透镜失真”的原因主要有3个,分别是“球面像差”(Spherical aberration),“聚焦散光”(Astigmatism)和“慧形像差”(Coma aberration)。这些失真的细节原理不在这里继续作具体分析(有爱好可以问问四周喜欢摄影的朋友)。“球面像差”和“聚焦散光”都是激光头的物理特性所决定的,这2种失真的增加会影响记录点信号的清楚度。而假如盘片盘基不是均匀的(即存在一定角度的倾斜面),那么在执行刻录动作时激光束就不能正确“捕捉”到倾斜面的wobble,引起记录波形的严重失真(就是上文提到的“慧形像差”),从而导致记录数据的品质大幅下降。这些问题在高速刻录的场合尤其突出,他们都是导致写入错误增加的“杀手”。
为了有效克服上述这些问题,PLEXTOR开发了Intelligent Tilt技术。这项技术的主要组成部分有球面光学偏移校正技术和激光头三维倾斜调节技术,这2个技术是互相关联的。
球面光学偏移校正技术是专门用来解决“球面像差”和“聚焦散光”问题的。也说就是在激光发射机构中嵌入一个液晶层,假如对这些液晶分子加上适当的电压,那么就可以改变这些分子“特定”的排列方向,进而可以在不同程度上改变激光的折射率,使在透镜边缘处入射光的波形产生相位滞后效应,从而有效校正了球面的光学偏移,最大程度消除了“透镜失真”现象。而激光头三维倾斜调节技术,则是专门对付盘基的倾斜角问题(即“慧形像差”)。它可以改变激光束的发射角度,使光束始终垂直于盘基的底面进行最精确的wobble跟踪。这些技术对于刻录品质的提高都大有帮助,尤其在单面双层(Double Layer)盘片的刻录上效果更为突出。
以下就是使用了Intelligent Tilt技术后在高速刻录下的RF信号对比图( RF信号的清楚度将关乎EFM/EFMplus 解码的准确度) :
下图是在CAV模式下对液晶层的分子加压和不加压时的Jitter变化曲线对比图(业界规定DVD中的Jitter应该小于8%):
独特的刻录品质强化技术——PoweRec
PLEXTOR系列的刻录机,之所以被世界誉为“King Of Quality”(刻录品质之王),其所集成的PoweRec技术功不可没。PoweRec的全称是Plextor Optimized Writing Error RedUCtion Control,即为PLEXTOR最优化刻录错误控制技术。此技术的作用是将刻录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写入错误控制在最低的程度,从而有效地保证了高品位的刻录品质。我们知道,一般的刻录机都集成有OPC(Optimum Power Calibration)功能,简单的说,这项功能就是用来调整写入功率的技术。写入功率的大小产生的影响之一就是会改变光盘的Beta值(关于Beta的介绍参见后文的Q-Check Beta/Jitter Test 介绍)。这项技术是在刻录光盘的功率校准区内PCA(Power Calibration Area)让激光头的功率不断增加,进行试刻,然后读取试刻区域的信号,并找到信号的最清楚点,然后以相对应的激光功率刻录真正的数据,保证良好的刻录品质。这样做虽然解决了激光功率的匹配问题,却不能对付染料或盘基厚度不均匀、盘基不平整、外圈品质下降等盘片本身的品质问题。
不同于普通的OPC机制,PLEXTOR开发的PoweRec技术,是一种集实时监控和实时调整最佳写策略为一体的智能化刻录品质优化技术,它由几个部分组成。首先他会对一张空白的光盘进行侦测,以确定其最佳的写入功率开始写入。在整个刻录过程中,PoweRec会不断的进行实时监测,一旦发现可能将有写入错误发生,会事先通知控制芯片,使其放慢刻录速度,保证优良的刻录品质。
而且此技术还可以根据刻录模式的不同,而相应的执行不同的写入策略。在CLV或者Z-CLV刻录模式下,PoweRec会对盘片的品质进行实时监控,每刻录1min容量都会根据前一区域的刻录品质,相应的调整在下一个区域内的刻录速度和激光功率的大小,保证最佳的刻录质量。而在P-CAV或者CAV刻录模式下,PoweRec在速度与品质之间提供了一个最佳的解决方案——即光头会在每提高1X时分析光盘品质,以作出不同的烧录策略;与此同时每刻录1min容量后都对盘片做一次最佳功率调整以达到最高品质刻录的效果。
除此之外,PoweRec还采用了独特的“双保险系统”来监视P-CAV/CAV模式的写入过程:
第一,在整个刻录过程中PoweRec一旦检测到刻录品质低于其规定的标准,就会马上命令控制芯片切换到CLV模式,以保证刻录品质。
第二,独有的温度实时监测系统,当监测到温度超出标准范围时,会动态调整激光头的发射功率,把刻录品质保持在最高的水平。
“超速刻录”技术(PoweRec扩展部分)
这是PLEXTOR公司在世界上首创的一个独特技术,首先应用于PLEXTOR的708A/UF产品中。此技术答应放宽Firmware对特定盘片的刻录速度的限制,最大程度的发挥出了盘片染料的潜力,使其能达到最大的潜在刻录速度。得益于先进的超速刻录技术,使708A成为了世界第一款刻录速度达到8X的DVD刻录机,由此可见PLEXTOR公司在刻录技术方面强大的研发实力。现在此技术也同样集成在712全系列机型中,也使PX-712A成为世界第一款刻录速度达到12X的刻录机。这次的16X刻录机——PX-716A也同样搭载了这项先进的技术。再加上PoweRec技术的保护机制,便能够使PLEXTOR刻录机在保证刻录品质不会出现很大下降的前提下,实现以高于盘片的标称速度进行刻录(原则上需要质量较好的盘片),怎么样?够酷吧!PLEXTOR研发的这项独特技术,既节约了我们宝贵的时间,又能节省一笔花在购买高速刻录光盘上的开销,真是一举两得!
我们都知道,即使是同一品牌的同一规格光盘,也会因为批次的原因造成染料质量的差异,而这些盘片的内部信息代码(ATip)是不变的。要是仅仅根据盘片的内部信息代码直接确定刻录速度,那么对于不同批次的盘片而言,就难免会造成刻录品质上的瑕疵,这一点相信稍有阅历的刻录玩家们都有此体会。PLEXTOR的超速刻录技术的一个过人之处在于,它并不是无视刻录盘的信息参量,“不负责任”的对任何刻录盘一味的以最高的速度进行刻录,而且这种“硬超速”的方法造成的不良后果也是可想而知的。PLEXTOR会在超速刻录的同时,对盘片的染料品质进行实时监控,根据盘片每一区域染料的品质不同,来相应的提升刻录速度,以实现超速刻录。假如一张光盘的染料品质有较大的超速潜力,那么PLEXTOR就会在刻录速度上相应进行提升,而超速刻录到了某一部分后假如发现该处的染料已经没有能力承受更高的刻录速度,那么机器就会把速度自动还原到盘片的标称速度,或者更低的速度,以保证良好的刻录品质。
PLEXTOR 716A独特的超速刻录技术,可以实现以下效果:
以4X刻录标称速度为2.4X的DVD+R DL盘片;
以16X刻录标称速度为8X的DVD±R盘片;
以16X刻录标称速度为12X的DVD±R盘片;
以12X刻录标称速度为8X的DVD±R盘片;
以8X刻录标称速度为4X的DVD±R盘片;
以6X刻录标称速度为4X的DVD±R盘片。
±4段激光头功率调节技术——VariRec
此功能答应用户改变激光头的雷射功率(从-4到+4一共9段),使用4倍速或者8倍速烧录音乐资料于CD或者DVD光盘 (TAO或是DAO)。使用者可以稍微的调整设定值,此设定值的大小将会改变读取平衡度(Beta)和时基误差(jitter)的大小;而jitter对于音乐CD或者DVD的音质好坏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关于jitter的概念将在后文阐述)。不仅如此, VariRec还可以根据盘片不同的染料,采取针对性的烧录策略供用户自行选择(如下图),满足了音乐发烧友对于刻录音乐CD或者DVD的最高要求。那么,这个技术有什么实际意义呢?
在刻录机的内部,有一个叫做Firmware的模块。每一种光盘种类、每一种可能的速度,最佳化雷射功率数值将会从Firmware的数据库中挑选出来;而这些数值是经过实验室的测试而得来的最佳结果。
在开始烧录之时,雷射功率校正(Optical Power Calibration, OPC)将会从数据库中检索必须要的信息,并且设定参数。最佳化的写入策略将会有最小的时基误差。
当设定了烧录策略后,必须根据不同光盘与速度而采用不同的雷射功率。PlexWriter有很多种类的最佳化烧录策略数据库,最佳的烧录策略在于如何设定最小的时基误差。当空白光盘加载到烧录机,在开始烧录之时,烧录机就会读取写入策略数据库,调整写入策略并进行最佳化功率校正动作;在最佳化功率校正之后,PlexWriter就会开始烧录。
当拨放音乐CD/DVD光盘时,一些音乐光盘拨放机比较轻易拨放稍微偏高或是稍微偏低的雷射功率烧录的光盘,在一些场合下,使用某一激光功率烧录的光盘,在一些CD/DVD播放器上会检测不到,或者由于兼容性的问题,导致音质的劣化。透过VariRec技术,我们就拥有了自行选择激光头功率的自由,而且还可以根据盘片的染料选择针对性的烧录策略,使烧录的音乐CD/DVD光盘的特性发生改变。
当VariRec设定在不同的数值时,盘片的Beta和Jitter也会有相应改变。其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不同的播放器对于不同程度的Jitter的反馈是不一样的,这主要和播放器的内部读取机制有关系,包括克服抖动因素的技术和激光拾取精度的设计等等。而这种反馈就体现在音质或音域的还原效果上。
第二,不同的播放器的激光头读取功率都有微小的差别,这种差别就体现在读取功率的平衡度(Beta)上。也就是说每一款播放器要达到自身最佳的播放效果,对于盘片的Beta值的要求是有区别的。这也就是为什么有些播放器会识别不出某些刻录机刻录的音乐CD片的原因之一了。
第三,即使是同一台播放器,对于内容相同但是具有不同Beta或Jitter特性的盘片,播放效果也是有区别的。而音质是很主观的东西,每个人的对于它的理解可能都会有所不同。如何可以找到自己认为最好听的音乐呢?让PLEXTOR的VariRec技术帮您实现吧!
PLEXTOR独特的VairRec技术,不但可以满足不同播放器对盘片参数的“非凡需求”,实现和播放器材的完美兼容性;而且播放效果也可能会有稍微的改变,满足了对音乐品质要求最苛刻的玩家。
为了让大家更直观的理解VariRec技术,我们将在后文透过PLEXTOR独有的Q-CHECK技术,对VariRec技术对一张音乐CD或者DVD的刻录产生的影响作进一步的说明。
刻录密度变更技术——GigaRec
此技术答应用户更改一张CD-R光盘的刻录密度。通过将线速度变更为通常线速度的1/0.6~1/1.4,并且无视轨道摆动周期(Wobble)及其预刻槽绝对时间(ATIP),但是激光头发射激光的频率保持不变。简单的说,就是更改3T~11T的Pit和Land之间的点距。也就是可以从通常刻录密度的0.6倍~1.4倍之间调节,以此来增加或者减小CD-R盘片单位面积上的记录密度,或者说记忆容量。更改刻录密度的好处在于:较低的密度可以进一步降低Jitter,提高音质(这一点可以通过音响器材自己慢慢体会),而高密度则可以增加容量,使一张普通的700MB容量的CDR记录多达980M的数据。一般来讲,使用1.2倍密度刻录的盘片,可以在绝大多数CD-ROM和DVD-ROM驱动器中读取,兼容性非常不错。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有些朋友可能会认为PLEXTOR 的GigaRec技术,其实就是Sanyo的HD-BURN技术的另一种叫法,使用的还是Sanyo的HD-BURN技术。其实是完全误解了。下面就向大家简单的介绍一下这2种技术的区别。
PLEXTOR 的GigaRec技术,其实就是保持激光头发射功率不变,更改伺服马达的线速度,使其变为正常速度的1/0.6~1/1.4倍,从而达到提高/降低刻录密度的目的。由于其纠错原理没有改变,依旧采用针对CD盘片的CIRC纠错方式,所以即使容量改变了,也可以被绝大多数普通CD-ROM和DVD-ROM读取。
而Sanyo的HD-BURN则完全不同。HD-BURN只答应有一种刻录密度——即相当于GigaRec的1.4倍的刻录密度左右。而且要害在于,HD-BURN已经从很本上改变了普通CD盘片的纠错原理,而采用DVD的纠错方式——RSPC,调制解调也由原本的EFM变为DVD的EFMplus(这些都需要DVD刻录控制芯片的支持)。这样虽然能够进一步增加刻录容量,但是却不能被普通的CD-ROM读取。即使是DVD-ROM也可能要通过刷新Firmware后才能兼容。而且,HD-BURN的刻录过程是在伺服马达旋转速率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增加激光发射功率,可以达到36X CLV刻录速度和80X读取速度,但是对盘片要求极高。这也是为什么HD-BURN技术只能集成在DVD刻录机的控制芯片里的缘故。
使用GigaRec技术,我们可以复制一些大容量的游戏盘镜像(比如850M~900M)到一张原本容量不够的CD中,或者制作一张大容量的VCD片子。。。。是不是酷呆了?:)(集成在712和716系列机型中的GigaRec技术最大刻录密度可以达到1.3X)QQRead.com 推出数据恢复指南教程 数据恢复指南教程 数据恢复故障解析 常用数据恢复方案 硬盘数据恢复教程 数据保护方法 数据恢复软件 专业数据恢复服务指南
硬件级光盘加密技术——SecuRec
SecuRec技术的全称为Secure Recording技术。此技术答应用户为一张普通的CD光盘加密,以防止重要的机密资料被他人窃取。只有加密者本人或者知道密码的人,才能查看光盘里的资料。由于采用了硬件级的控制芯片,对加密光盘做了非凡的物理特性处理,所以一般的“加密光盘破解器”之类的号称可以查看到光盘中隐藏文件的软件,对此技术都无能为力。这一点对于使用PLEXTOR的SecuRec技术的用户来说,完全不必有密码被“破解”之类的后顾之忧。此技术非常适用于需要储存高度机密性质的数据,以防止被他人非法盗取的企事业单位或个人用户。
以下是对于使用SecuRec加密技术的光盘进行读/写操作的运作流程:
QQRead.com 推出数据恢复指南教程 数据恢复指南教程 数据恢复故障解析 常用数据恢复方案 硬盘数据恢复教程 数据保护方法 数据恢复软件 专业数据恢复服务指南刻录机静音调整变更技术——Silent Mode
此技术答应用户通过更改刻录机的读取速度、刻录速度、寻道时间、托盘开闭速度,使刻录机达到静音的效果。我们可以通过PLEXTOOLS 软件对其进行设定,如下图所示:现在的生产厂商越来越注重刻录机产品的人性化设计,纷纷推出自己的“静音技术”。那么此技术和其它同类产品的静音技术相比,又有什么特点呢?
第一,此技术是通过更改Firmware的参数,来达到静音的目的。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偏好,在速度与声音之间,任意选择一个最佳的平衡点。此技术答应用户随意设定刻录机的机械工作速度的参数,以达到静音的目的。这是同类刻录机产品的静音技术所不具备的。
第二,可以选择关闭此静音技术,以达到最高的机械工作速度。并且即使在关闭静音技术的情况下,其噪声依然是很小的。
刻录品质直观确认功能——Q-CHECK
PLEXTOR的Q-CHECK是一种可以测试一张光盘品质好坏的技术。此技术和一般的测试软件相比,其结果更准确、更全面,并且可以测试很多普通测试软件无法测试到的参数。此功能可以分为几个部分:1)读取传输速率测试(PLEXTOOLS附加功能)
此功能答应用户对一张有数据的盘进行读取速率测试,用以大致检测一张光盘上的数据完整性。一般而言,曲线应该是平滑或者是匀速上升的。假如曲线不平滑,说明要读取光盘里的数据会有一定的难度(对于外圈品质不佳的光盘,PLEXTOR就会自动切换到较低的读取速度)。
2)刻录传输速率测试(PLEXTOOLS附加功能)
此功能答应用户对一张空白的光盘进行写入测试。在执行连续的写入测试的同时,计算传输速率。此结果可以大致反应一张空白光盘的总体品质。一般而言,曲线应该是平滑或者是匀速上升的(当刻录机猜测到写入错误将超过标准,会切换到CLV模式),假如曲线不平滑,那么此空白光盘的品质可能是很糟糕的。
Q-CHECK C1/C2 Test(光盘的C1/C2/CU出错测定)
此功能可以测定一张非空白CD光盘的数据错误率,或者说是出错的严重程度。下面解释一下C1/C2/CU的概念。
一张存有数据等资料的CD光盘,其中多多少少会存在一些错误。要完整读取其中的数据,光驱必须要把这些错误纠正。在读取的过程中,光盘上的数据要经过C1 Decoder和C2 Decoder来还原,这个过程也是对错误进行纠正的过程。当错误被纠正以后,数据就不会有任何的问题。CD的纠错一般分为2个阶段。
第一阶段的错误称为C1错误。这是一张CD光盘存在的最普遍的错误,但是也比较轻易被纠正。当激光头检测到C1错误以后,光驱会将错误的帧传送到C1 Decoder进行修正。对于标准的CIRC纠错码而言,在一般情况下,C1 Decoder可以纠正1帧中的1字节(8bit)错码。C1错误的指标,可以用C1=E11+E21+E31来表示。其中E11表示每秒钟的单个码位错误在C1 Decoder中发生的次数。E21表示每秒钟的双个码位错误在C1 Decoder中发生的次数。E31表示每秒钟的三个或三个以上码位错误在C1 Decoder中发生的次数。其中E31是不能被C1 Decoder纠正的,这些帧将被送入C2 Decoder中。
第二阶段的错误称为C2错误。一张CD光盘假如出现C2错误,说明该CD的品质存在一定问题,数据出错的程度比较严重。但是还是可以通过C2 Decoder进行修复,修复后的数据不会有任何问题。对于标准的CIRC纠错码而言,C2 Decoder最多可以纠正1帧中的4字节(32bit)错码(校验码不算)。C2错误的指标,可以用C2=E12+E22+E32来表示。其中E12表示每秒钟的单个码位错误在C2 Decoder中发生的次数。E22表示每秒钟的双个码位错误在C2 Decoder中发生的次数。E32表示每秒钟的三个或三个以上码位错误在C2 Decoder中发生的次数。其中E32是不能被C2 Decoder纠正的,这些帧将成为CU(Uncorrectable Error),即无法读取的坏区。
PLEXTOR的检测标准:
C1:代表E11+E21+E31出现的总和。
C2:代表E22出现的总和。
CU:代表E32出现的总和。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某些型号的刻录机,可以通过特定软件检测C1和C2(将C2和CU的表示“结合化”了?),但是由于使用了“强纠错”技术(或者说校准的不够精确),其测试结果可能和标准数值相差较大,使测试失去意义。而这款PLEXTOR开发的Q-CHECK功能不仅可以比较准确的测试出C1和C2错误的数值,而且还可以测试出E32(也就是CU)的值。这一点对于测试精度来说,无疑又更进了一层。
Q-CHECK FE/TE Test(光盘的FE/TE参数测定)
此功能可以对一张空白的可刻录光盘(CD或者DVD)进行品质检测。而且支持对DVD盘片的FE/TE的测试。这是一种在光盘被刻录数据之前,就可以检测其品质好坏的技术。目前只有PLEXTOR的刻录机有此技术。此技术可以计算出激光头读取一张空白光盘时发生的聚焦错误和寻轨错误的幅值,并且以曲线图表的形式表现出来。非常酷吧~~ 下面对FE/TE的概念作一下简单的解释。
FE的全称是Focus Error ,即为聚焦错误。它表示激光停留在空白光盘的记录层上进行聚焦的能力。也可以说是激光对于盘面振动的焦距误差,其曲线应当相对平滑。其数值应该在0~30之间。假如FE的曲线变化很大,则说明光头移动到盘片的外圈时难以保持稳定的聚焦,一般可以看作该空白光盘的品质是很糟糕的。
TE的全称是Tracking Error ,即为寻轨错误。它表示激光对空白光盘上的螺旋轨道路径(凹槽)及其所包含的同步信息进行跟踪的能力。其曲线应当相对平滑,这样就表示激光头很轻易对该光盘的轨道进行精密的跟踪。
假如FE/TE的测试曲线数值很高,就极有可能发生写入错误。在这种情况下,应当采取低速刻录的策略。
这项测试是让刻录机以最高的速度进行模拟刻录,在整个测试过程结束以后,其测试结果可以表明该光盘是否能够在高速刻录的情况下保持高刻录品质。(假如FE和TE的数值很大,请尝试清除盘片上的灰尘,或者更换一片新的光盘,并确保盘片的加载方法是正确的。也有可能是环境过于潮湿引起的盘片问题。)QQRead.com 推出数据恢复指南教程 数据恢复指南教程 数据恢复故障解析 常用数据恢复方案 硬盘数据恢复教程 数据保护方法 数据恢复软件 专业数据恢复服务指南
Q-CHECK Beta/Jitter Test(光盘刻录功率最佳度与Jitter测试)
此功能可以对一张已刻录数据的盘片(CD或者DVD)进行Beta和Jitter参数的测定。这些参数可以从侧面反应出一张光盘的刻录品质。目前只有PLEXTOR有此技术。这可是以前只有用万元级专业测试设备才能测试的项目哦~下面简单介绍一下关于Beta和Jitter的概念。
在一张普通的带有数据的刻录盘上,有2种信号的表现形式,它们分别是0和1(2进制)。光盘上有Pit(坑,无反光部分)和Land(平面,反光部分)。其中的Pit是通过激光头对染料层发射高功率激光“烧”出来的。为了避免数据过于冗长密集而导致设计上的难度大大增加,红皮书中规定,光盘上不能出现连续的“1”信号,所以刻录时每一个字节必须通过EFM调制(即8位-14位调制,DVD为EFMplus,8位-16位调制),调制好的信号格式由激光头刻录到光盘上。读取时,若光头发现反射信号跳转,则为1,否则为0。所以一张CD才会有3T~11T 9种时间长度的Pit或者Land(DVD加入了14T这个长度分量)。在CD中,一个“T”的时间长度是213.4ns ,而在DVD中一个“T”的时间长度是38ns 。每一个Pit,Land的规定长度与实际长度的差就用Jitter来表示,单位为ns(十亿分之一秒,也是CD中的Jitter的表示单位)。由于3T长度的Pit或者Land在一张光盘上出现的频率最高,一般的Jitter测试都是以3T长度的误差来计算。红皮书规定了CD的3T-Jitter值应当小于35ns,其振幅波动应该在15%以内。在DVD的场合,由于加入了数据对于PLL 时钟电路信号的偏差,其Jitter值的标准并不是以ns这个单位来表示,而是以%来表示。一张质量好的DVD光盘,Jitter的范围应当控制在8%以下。但是理论上Jitter值越小越好。就针对刻录盘而言,Jitter的大小除了受到Pit和Land长度偏差的影响之外,还与刻录深度对于读取电平的平衡度(Beta)、Pit和Land之间的跳转信号清楚度有关系。
所谓Beta,是指激光头读取光盘上Pit和Land时所使用的激光功率的变化幅值。此数值的大小可以从侧面反应出一张光盘的刻录深度。假如激光功率过强,则PIT处的反射信号会过于明显。而激光功率过弱,则LAND处的反射信号过于明显。单方面的信号明显不见得是好事,他会影响到读取激光功率的稳定性和平衡度(表征这种特性的物理量就是Beta),超过一定的限度,数据就不能被正确地还原。红皮书中规定了音乐CD光盘的Beta的值应该在±0.08范围以内,橘皮书则规定CD-R/RW的Beta值应控制在±0.02范围以内。而目前RDVD光盘标准中的Beta值则在-0.05至+0.15之间(《存储时代》注:实际上,通过与一些厂商的沟通,我们发现对于可录DVD光盘的Beta标准似乎没有统一的规定,而只是对最佳功率做出了一个范围的限定,Beta更多的取决于厂商自己的标准,当然前提是要保证刻录的质量)。所以Beta值在此范围内的光盘都是可以被正确读取的。值得我们注重的是,一张光盘品质的好坏,不能单纯的以Beta值的大小来衡量。假如C1/C2或者PI/PO很低,而Beta曲线不平滑,那么说明虽然激光头读取光盘时发射功率发生较大的变化,但是光盘还是比较轻易读取的。假如C1/C2或者PI/PO很高,则不管Beta是高是低,该光盘都是难以被读取的。
请注重,用Q-CHECK Beta/Jitter Test功能所测得的Jitter曲线是相对值,它可以让用户看到一张光盘上的Jitter值的变化趋势。表征一张盘片品质的稳定程度。使用此功能对一张光盘进行测试时,必须结合该光盘的C1/C2或者PI/PO综合判定。单纯使用此功能对2张不同的盘片进行Jitter测试,来比较其结果数值的大小是没有任何实际意义的,也完全不能说明这2张光盘的刻录品质(也包括音质在内)谁好谁坏!
另外,关于光盘中的Jitter和音质的具体关系,可以参考PLEXTOR以前的文章,在此不作具体介绍。下图就是使用VariRec功能从-4~+4共9阶段调节、每个阶段8分钟使用TAO(track at once)进行追记的盘片的Beta、Jitter值的测定结果。由下图可以看到,VariRec通过改变激光功率而改变了Beta值,而使Jitter值也发生了变化。于是在音质方面也会有相应的微妙改变。
Q-CHECK PI/PO Test(DVD光盘错误率测试)
此功能可以测定一张非空白DVD光盘的数据错误率,或者说是出错的严重程度。下面简单的解释一下PI/PO的概念。
在DVD的品质标准中,我们需要引入ECC BLOCK(Error Correct Code block)的概念。
在DVD的数据结构中,是以“扇区”为组成单位的。连续的16个数据扇区,构成了一个192(行)×172(列)的ECC BLOCK。在这个ECC BLOCK的每一列上,增加了16字节的Outer-parity Reed-Solomon code ,也被称为PO (Parity Outer,外部奇偶校验码)。这样一来,就增加了16行PO编码。变成了208行。而在ECC BLOCK的每一行后面,再增加10字节的inner-parity Reed-Solomon code ,也被称为PI(Parity Inner,内部奇偶校验码)。这样就得到了一个208(行)×182(列)的完整的ECC BLOCK。
在DVD纠错编码体系中,我们可以认为纠错过程有2个层面,即PI编码层纠错和PO编码层纠错。
第一层纠错被称为PI纠错。根据业界标准,当一个ECC BLOCK的任何一行中至少发生1字节的错误时,就称这些错误为PIE(Parity Inner Errors),即只依靠PI编码就能修复的错误。当ECC BLOCK的一行中出现超过5个字节的错误时,就变成了PI-uncorrectable errors(即不可通过PI编码修正的错误),也称为PIF(Parity Inner Fails)。
第二层纠错被称为PO纠错,不过对于一个ECC BLOCK的一列中出现的错误字节数的上限,业界并没有明确的规定,一般而言至少能够纠正8个以上的错误字节数。这些错误也就是POE(Parity Outer Errors)了。当ECC BLOCK中的某列数据不能被纠正时,这些数据就变成了POF(Parity Outer Fails),也就是坏扇区。DVD光盘中的POF就相当于CD品质标准中的CU(E32)错误。所以通常而言,一张DVD光盘上是绝对不答应有POF出现的。根据业界的相关规定,一张质量好的DVD光盘每组连贯的8个ECC BLOCK的 PIE字节数应该在280以下,任何1个ECC BLOCK上的PIF行数之和应该不超过4,POF则应该为0。
有一点值得注重的是,有些朋友可能会认为在数值上PIF=POE,其实这种观点是不正确的。这一点从上图中我们就能明显看到,PIF是发生在ECC BLOCK的row上,而POE则发生在ECC BLOCK的column,意义是完全不一样的,他们的数值自然也是不同的了。
在PLEXTOOLS Professional的新版本中,增强了对PI/PO测试的功能,目前以PLEXTOR的特定机型,配合PLEXTOOLS Professional 2.16及以上版本,可以作以下数据的测试:
SUM8 Test:以每8个连贯的ECC BLOCK为一组,计算出在PI错误被纠正之前的发生次数(PIE)
SUM1 Test:以1个ECC BLOCK为一组,计算出不可修正的PI错误的发生次数(PIF)
Basic Test:以1个ECC BLOCK为一组,计算出被修正以后的PI错误的字节数(byte)总和
Burst Test:能够检测出对错误的纠正会产生影响的连贯误差发生次数(PIE和POE)
另外,POF(Parity Outer Fails)的数值可同时显示于以上任何一个测试结果图中。
《存储时代》注:有关DVD编码更具体的介绍参见本站的专文QQRead.com 推出数据恢复指南教程 数据恢复指南教程 数据恢复故障解析 常用数据恢复方案 硬盘数据恢复教程 数据保护方法 数据恢复软件 专业数据恢复服务指南
Q-CHECK TA Test(DVD光盘Pit与Land时基精度测试)
Q-CHECK TA Test是PLEXTOR刻录机的一个全新的功能,它可以对DVD进行TA(Time Analyzer)参数测试,判定一张非空DVD光盘的综合记录品质。我们亦可把它作为判定一张盘片品质优劣的工具。目前只有716系列机型集成这项功能。
关于Jitter的概念已经在前面的Q-CHECK Beta/Jitter Test中有过介绍,不再赘述。其实Time Analyzer就是DVD时基偏差分析技术。此技术可以直观的显示出从3T~14T的每相邻2个长度之间的时隙间距(Time Interval),从而方便判定出信号的时基误差(Jitter,含绝对值参考意义)。以前只有工业级光盘测试仪器(如DVD-CATS)中才有这些功能。不过值得我们兴奋的是,PLEXTOR的716机型首次将这项功能集成到了自己的刻录机产品当中,从而达到了工业级的测试水准。这一点是目前任何其它刻录机厂商均不能做到的。下面就简单说一下如何来看Q-CHECK TA Test的测试结果。
我们看到软件的测试界面分为上、下2个平台。上面一个显示的Pit的频率/时间长度分布状态,下面则是Land的频率/时间长度分布状态。最底下显示的是对于该测试结果(Jitter和Peak Shift)的评分情况,满分均为5分。界面右下处则显示TA Test结果的总体评价。
前面已经说过,在DVD光盘中的Pit/Land记录长度除了延续CD中的3T~11T这9种长度单位之外(注重:“T”在DVD中的长度和在CD中的长度是不同的),还加入了14T这个长度。其实Pit或Land出现的频率和他本身的长度是成反比的,这也就是为什么在图中看到的Pit和Land的峰值随X轴增加逐渐减少的原因。我们也可以从图中很清楚的看到3T长度出现的频率是最高的,其它的频率都随T值的增加而递减。
在TA测试图中,每一个波峰的高度代表一种长度的T出现的频率。在横轴上的数值代表Pit/Land的时间长度范围(时隙间距),纵轴的高度则代表出现这种长度的频率幅值。而某个波峰的面积可以看作是某种长度的Pit/Land出现的总和。下图就是2种盘片的3T长度变化范围比较(可以从图中看出,紫色线描绘的长度变化范围小且精确度高,3T Jitter值明显要低于红色线)。
一般而言,记录品质好的盘片,其时间长度绝对差(length deviation)变化程度较小,表现为比较狭窄的波峰形态(如上图紫色线)。假如相邻2个波峰的底部发生重叠的现象,那么就说明盘片的记录品质是非常糟糕的,以至于它的nT长度的最大值超过了(n+1)T长度的最小值(这里的n是3~12之间的一个整数,14T长度标准由于和11T有一定差距,所以一般不会发生重叠),在这种情况下光驱就无法对某一种Pit/Land的长度进行正确定位(比如无法正确判定某种长度到底是3T还是4T),进而增加了EFM解调的难度,导致更高的错误发生率甚至产生坏扇区。而一张记录品质良好的盘片的Pit/Land在任意相邻的2种长度之间应该不会出现重叠现象。下面的图例可以很好的帮助大家理解这个概念。
至于Peak Shift的概念理解起来就比较简单了,它就代表每个时间长度对应的波峰(实际位置)和标准位置之间的偏差程度。这可以反映出刻录机在刻录盘片过程中对于每个时间长度的Pit/Land把握得是不是够精确。
QQRead.com 推出数据恢复指南教程 数据恢复指南教程 数据恢复故障解析 常用数据恢复方案 硬盘数据恢复教程 数据保护方法 数据恢复软件 专业数据恢复服务指南防止读取低品质盘片时发生盘片爆裂的技术——SpeedRead
此技术是把读取CD或者DVD的默认速度限制在最大速度以下,以防止某些质量不好的盘片在高速读取时发生爆裂的情况。这项技术既针对CD的读取,又针对DVD的读取。假如开启SpeedRead功能,可以达到最高的读取速度,但是某些劣质盘片在使用最高速度读取时可能会发生读取困难、剧烈的噪声以及爆裂等情况。
另外,PLEXTOR系列的刻录机在播放具有CSS (Content Scrambling System,数据干扰系统)编码保护的DVD视频光盘时,默认的读取速度设定为2X CLV模式,假如想要获得更高的读取速度,请开启SpeedRead功能。(通常情况下并不需要开启)
开启SpeedRead功能有2种办法。
第一,我们可以使用PLEXTOOLS Professional 来开启/关闭这项功能。(如图)
第二,在没有加载盘片的情况下,按住“托盘退出键”3秒钟,直到绿色指示灯连续闪3下,就说明开启了SpeedRead功能。
自我故障诊断技术——Self-Test Diagnostics
此技术可以在刻录机发生问题的时候使其进行故障的自我检测。该功能对应不同接口的机型,有不同的开启方法,下面向大家分别介绍:
1)IDE接口内置机型
使用IDE接口类型的机型,要开启Self-Test Diagnostics功能,必须按照下图来设置跳线。
如图将2个跳线帽分别接在CABLE SELECT和SLAVE跳线上。当以上连接完成以后,再按住托盘弹出键重新启动机器,指示灯会以黄绿交替的形式闪光,然后托盘就会自动弹出。这时候就可以放入一片空白的DVD±R或者CD-R(前提是必须保证空白光盘本身没有问题,最好采用PLEXTOR的推荐盘片)。假如没有故障,盘片就会自动退出。假如有故障存在,那么指示灯将会闪光。闪一次绿光代表写入或者读取错误,闪两次绿光代表初始化错误。
有心的读者可能会注重到,PLEXTOR的刻录机怎么多了一个DMA跳线呀?其实这个跳线就是用在一些开启了DMA通道以后会导致刻录机不动作的主板上的,一般情况下不用跳那个线。
2)USB2.0/IEEE 1394(Fireware)双接口外置机型
值得一提的是PLEXTOR同样也为外置式刻录机提供了这个功能,只需拨动其后面板的开关到“Self-Test”档,然后按住托盘弹出键开启电源开关就行了,非常方便。我们可以从下图中清楚的看到Self-Test开关的位置。
当以上动作完成以后,指示灯会以黄绿交替的形式闪光,然后托盘就会自动弹出。这时候就可以放入一片空白的DVD±R或者CD-R(前提是必须保证空白光盘本身没有问题,最好采用PLEXTOR的推荐盘片)。假如没有故障,盘片就会自动退出。假如有故障存在,那么指示灯将会闪光。闪一次绿光代表写入或者读取错误,闪两次绿光代表初始化错误。QQRead.com 推出数据恢复指南教程 数据恢复指南教程 数据恢复故障解析 常用数据恢复方案 硬盘数据恢复教程 数据保护方法 数据恢复软件 专业数据恢复服务指南
总结
回顾光存储的历史,我们可以看到从当时的CD刻录机到现在的DVD刻录机,PLEXTOR的产品始终走在世界刻录机的最前端。此次的716A更是发挥出了世界DVD刻录机的最高水准。凭借超高的刻录性能,超强的稳定性和耐用性,以及独特的人性化的功能设计,PLEXTOR的产品不仅赢得了国内外无数发烧刻录玩家的最高赞誉,其功能也在刻录机产品中傲立群雄,不失为发烧级刻录玩家的首选产品。对于普通的刻录爱好者,也非常有收藏价值。PLEXTOR 真是名副其实的“King Of Quality”——“世界刻录机品质之王”。
注:716系列机型包括IDE、USB、fireware、SATA等不同接口的对应,其功能都是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