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IT评论界混了很久了,虽说不是混得“如鱼得水”,至少在知识面上有了很大扩展,也结识了很多IT评论界人士,经过这么久的历练,我觉得IT评论应该不止是评论,更多需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否则IT评论很可能成为“纸上谈兵”。
纸上谈兵是评论的大忌,为了避免IT评论成为纸上谈兵,我觉得有以下几点需要注意,这里提出来和大家交流一下:
一, 少谈理论,多讲实践
有的IT评论员对理论知识揪得很紧,但缺乏和实践的有效结合,这不可谓不是一大弊病。理论太过高深未免会“高处不胜寒”,而且空谈理论会造成恶性循环,接二连三的大家都瞎编一个理论拿出去说那就是我的研究成果,或许的确有研究价值,但是否适用,怎么用仍是很大的问题。 我就遇到过,有公司曾找过我给他们做策划,完了我问他们对我的策划有何见教,他们的观点是“你很有书面之才,但如何让我们相信你实际的运营能力?”。
赢在中国就很注意实践,而且是理论实践相结合的典范。很显然,他们对选手能力的考察不仅仅在Idea上,更多的放在了商业实战中。通过一场场商业实战考察选手们的策划能力,营销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
很多人都曾在IT评论中谈到了营销一词,大谈如何搞网络营销;也经常提到品牌一词,大谈如何树立品牌。其实无需大谈,先把自己推销出去再说,我想一个没有实际营销经验的人是无权谈网络营销的。当然,如果你把你自己推广出去了,也树立起了个人品牌,你的能力就会被肯定。
二, 树立自己的评论风格
现在的IT评论员也越来越多,但在评论风格上却出现了严重的同质化。如何树立自己的风格却是个难以解决的问题,比如犀利,幽默,正统,滑稽等等。
拿我来说吧,最初我的定位是正统中带一些幽默,因为之前我主要写娱乐,形成了幽默诙谐的风格,写IT评论需要用更正式的语言,但正式并不代表呆板,在IT评论中添加娱乐风格会起到相得益彰的效果。我依稀记得最初看徽剑老师的评论文章的时候,有几个华丽的辞藻非常精妙,非常形象的表达了个人观点,比如形容奥一的“撞了南墙又回头”,形容新浪的“捧着金饭碗顿顿吃山药蛋”等等,即达到了评论目的同时又让整个评论文章活泼起来,读起来很舒服。
三, 提升评论深度
我很喜欢读《互联网周刊》,互联网周刊的文章很有深度,对IT行业的挖掘与分析非常深刻,非常到位。相比之下,有的IT评论缺乏内涵和外延,完全就事论事,结果评论没有力度,不能以理服人。
比如之前谷歌视频恶搞百度,有位IT评论员就评论的非常全面非常有深度,包括对视频制作者的几种猜测,以及每种情况出现的原因后果分析都非常到位。也有的从互联网发展大环境和谷歌本土化进程来分析,这些角度都别具一格,在深度上更胜一筹。
说到评论,我想到了一些很好笑的文章,区区三两百字,这也叫评论,我看叫绪论更恰当。要评论出深度必须要有一定的篇幅,虽说不是长篇大论,至少也不是三两百字就解决问题了的,否则就没有评论的价值了。
仅列出以上三点,希望和大家多多交流,提升IT评论的质量,实实在在的为IT行业的发展起到风向标的作用。(责编admin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