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多年来,中国互联网经济潮起潮落,浮沉几许。
高潮和泡沫退去之后,有一个问题仍坚硬如礁石般不可回避:互联网企业如何清晰持久盈利?
找到一个“富爸爸”是不容易的——它至少可令八千万人的眼睛同射绿光。找不到,就意味着终将贫穷、破产,烧钱毕竟不是发展之道。
除携程、网盛、阿里巴巴等极少数“有钱孩子”外,大部分中国互联网企业还在孤苦飘零中。
而有些出尽风头、讨人喜欢的“孩子”:博客、视频、淘宝等网上购物网站却注定无法形成清晰持久的盈利模式。
为什么这么讲?
中国互联网企业“富爸爸”之路:习惯——应用——变革
第一阶段是习惯期,主要是培养用户习惯。没有用户习惯就谈不上付费。
互联网是虚拟社会,没有足够的人气,就无法形成“社会”,更不可能有市场和应用前景。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那么,社会生态效应的形成,必定有一定的时间过程。
十多年来,新闻、游戏、即时通讯、音乐、视频、博客、网上购物等等。向人们充分展示了互联网区别于传统的极大魅力。
稍有良心的人类可能会承认这么一个事实:互联网的伟大仅次于上帝——基本上上帝能给人类带来的各种乐趣、烦恼和需要,互联网都干净利索地献身满足了。
如果这个世界上有什么是同一天里被最多人同时“上”的话,答案毫无疑问就是互联网。它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紧密的一部分。
习惯培养期的很多互联网企业缺乏清晰的盈利模式(缺乏盈利模式不等于完全没盈利),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市场还处在培育期,消费者对它还没形成依赖和习惯,他没有非上你不可的理由,当然也就就谈不上付费;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中国消费者习惯了免费的互联网。
这一阶段又称为眼球经济(注意力经济),都在比谁的流量大,谁更能吸引消费者。
门户、游戏、即时通讯、音乐、视频、博客、网上购物等为培育用户习惯,建立虚拟社会的生态效应,作出了巨大贡献。虽然很多没找到“富爸爸”,但,向他们致敬。
第二阶段是应用期,主要是互联网结合传统产业的初步应用。
成功典范如:携程网、阿里巴巴、网盛科技、红孩子等。这些网站无一例外地运用互联网技术改良传统产业,给用户实惠,为传统企业带来利润增长。
他们没有去淘前景光明的“金矿”,而是踏踏实实地在改良传统庄园,并在肥沃的土壤中收获,丰足。
这里面有两个重要的事实:一是目前中国消费者基本上不愿意为互联网付费;二是通过服务、改良传统产业,互联网企业有了实质的盈利。
中国互联网企业要想持久盈利,最现实还是从传统产业的改良和提升中实现。中国传统产业经过几十年快速发展,各行业普遍进入一个白热化竞争阶段,迫切需要通过有效工具来提升竞争能力,增加利润。对互联网企业来说,有什么理由放弃这一片希望的田野呢?
我们只要认真看看传统产业的产值和其中各种竞争带来的损耗和浪费(更何况还有发展带来的机遇)就知道,携程、网盛、阿里巴巴们的成功实在是理所当然,毫无悬念。
互联网本质上是个工具,是个工具,它的价值必然在于运用。所以,对互联网企业来说,造概念,炒流量,还不如实实在在想想工具的运用前景,实实在在深入到传统产业的价值链条里面。点石成金成金是美好愿望,雕石成佛则更实在。
网盛科技和阿里巴巴尤其值得钦佩,他们长年坚持“工具的运用价值”,即便在互联网的冬天仍然昂然前行,理应有今天的辉煌。
接下来的几年时间,互联网和传统产业的结合应用还会继续产生巨大的影响力。可以说,这是当前中国互联网企业最大的机会。(即便以百度的技术优势,它仍主要靠传统广告盈利)
不久的将来,互联网将上升为传统产业的第一生产力。
中国互联网企业的“富爸爸”——传统产业.
第三阶段是变革期。是通过互联网技术,让传统产业的生产效率和方式发生根本变化。
正如电脑普及后,软件的广泛应用,让传统行业发生深刻变革一样。
互联网技术比历史上任何一次技术革命的普及面和影响力都要大。它对人们生活形态的影响也比历史上任何一次技术革命来得深刻。它的开放性、互动性、协同性将完全有可能改写一些商业规则。
看看网上惊人的草根创造力和各大公司针对互联网趋势作出的调整吧,变革的潮声已经响起。问题是:谁将成为这场变革的弄潮儿?
更重要的是:深度挖掘价值(变革)带来竞争优势。不容易被抄袭、模仿。这也是企业得以长久持续盈利的关键。
(变革部分暂不探讨太深,,以后会有专文谈及)
值得一提的是,互联网真正持久的盈利模式肯定不是把传统广告搬到网络上来,或者作些小变化,这种做法是完全没有认识互联网的价值和力量。试想:把街头快餐搬到五星级酒店的餐桌上,并叫客人为之买单?
窃以为:放下浮躁,深挖价值,认准富爸爸(中国传统产业发展),互联网遍地是黄金。
PS:关于互联网盈利,简单表述如上。以后将抽时间就一些关键问题作重点阐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