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春不按照常理出牌

王朝网站推广·作者佚名  2011-12-01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我曾被导师冠之以“专职打工,业务读研”。其实,我是大学一毕业就读研究生的,迫于生活的压力,专职读研不到一年,就在CCID的一家地方,媒体打工了。就是这个时段,1998-2000年,我与上海永怡有过很多接触,而且似乎见过江先生,但当年只是安排办公室小姑娘陪他吃的午饭。

就是这段时期,永怡在拼命地推“LG未来窗”这种新鲜玩意儿。当时各地攒机占到70%,但显示器被三星、飞利普所垄断,根本不知道平板是什么东西。但是,永怡坚持打了三年的广告,我们倒是偷着乐,反正广告费到的很准时。甚至有时候我们也很风趣,“LG未来窗”三年广告投入充分证明了一个真理:2/3的广告费是打水漂的,只是人们不知道那个2/3是打水漂的。

但是,永怡的耐力和勇气最终赢得了平板显示器的成功,也赢得了LG的成功。我们只是说,永怡是个赌徒。

今天看到《分众的蓝海》,作者把这一案例看作江南春的一个成功“密码”——“反逻辑的战略眼光”,并附上江的论述:“你后续的产品一定要采取非常反逻辑的方法,一定不能按照正常逻辑去做,最安全的是最危险的,最独特的方法是最有效的。”

不久前约见王老板,他也给我讲了一个“不按常理出牌”的例子。当老板发现某个部门的负责人不合适时,通常的做法是先物色接替者,等一切到位了,才动掉原来的负责人。王老板对于其华南公司负责人,却采用了另一种方式:直接找这个负责人谈,你的工作让我非常不满意,我已决定拿下你,请你帮我暂时再盯一个月,也帮我找找接替者。结果出乎意料,该负责人没了心理负担,以一种轻松的心态帮王老板找合适的人,最终把被该负责人辞退的一位老员工找了回来,很快实现了该公司的扭转。

这两个案例值得我们思考,懂行业、懂技术、懂媒体又懂中国电子报的人才不好找。怎么办呢?有没有可能也来个“不按常理出牌”,抓几个生瓜培养一下儿?机会往往比能力重要,也许推上去了,就能胜任了。当然,我也很犹豫,之前我是非常迷信机会比能力重要的,但最近的一次却打击了我。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