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已经打破了记者的发表特权,而博客的建立使得任何人都可以发表看法,那么记者必须更加努力地按照职业标准采写,才能够赢得足够的资本来和无处不在的“公民记者”竞争
peter站在报社走廊里面,背后的海报是报纸网站的第一个博客,早间新闻
热心的同事
今年2月开始,整个费城都为来自埃及的国宝激动万分。以埃及法老王图坦卡蒙墓葬的宝藏为主的埃及文物在富兰克林展览馆展出。
不过,在博物馆里,一个奇怪的老头抢走了许多观众对埃及文物的注意。他头戴鸭舌帽,胸前背了一个铁板,铁板上放着一个15寸的笔记本电脑。他无视人们好奇的目光,兀自在电脑上敲敲打打。
这个老头名字叫Peter Mucha,是《费城问讯者报》网络版编辑。他正在写博客,向读者介绍埃及文物展。
我和Peter神交已久,但直到一个月前,我才知道他是《费城问讯者报》博客第一人。
我注意到Peter的原因很简单,我和他是最早到报社上班的人。我每天早上8点到报社,然后放下书包去跑步。每次走进报社我都会路过Peter的办公桌,总是看见他在电脑前奋力敲打键盘。没过多久主编Bill Marimow就出现在报社,踱步走向他的办公室。于是我们三只“早起的鸟儿(Early Bird)”就互相挥手致意。
但最初我们并没有怎么交谈。Peter给我的印象是很害羞,很安静,总是埋首于电脑前。当时我不知道,Peter就是那个第一个对我的博客提出建议的人。
我在《费城问讯者报》开博后,收到了一封报社内同事的信。在夸奖我的文章以后,写信人委婉地提出了文字上的修改意见,让我需要帮助的时候就去找他:“我是一个秃头的高个子,我坐在Bill办公室旁边的写字桌旁。”
我站起来朝Bill的办公室望去,他的办公室旁边坐着他的秘书Diamino,Diamino旁边坐着行政秘书John Brumfield。那么这位神秘的写信人在哪里呢?鉴于办公室秃头的高个子很多,一时半会我也没有找到这位热心的同事。不过我知道他一直关注我的博客。后来我发表了有关唐人街的视频,他还兴致勃勃地问我怎么才能把图片放大缩小(Zoom in Zoom out)。
我和Peter第一次交流是我采访《华盛顿邮报》常务副主编Milton Coleman回来。我在办公室走廊里面听见Peter和另外一个同事谈博客的发展问题。《费城问讯者报》的博客发展得并不如人意。很多记者在更新一两个月以后就不再持续更新。“我感到非常非常失望。”Peter说。
我赶紧走过去,告诉Peter《华盛顿邮报》也有这个问题。“大家都在探索。”我鼓励Peter。然后我们聊了好多关于网络新闻的话题。然后,我终于知道Peter就是那个写信人,也是《费城问讯者报》的博客第一人。
peter站在报社门口的宽街上,背着他的电脑写博客,背后是费城市政厅
博客第一人
55岁的Peter出生于新泽西州,至今在《费城问讯者报》已经工作了20年。他做过版面编辑,也做过特写报道记者,但是他最津津乐道的则是自己做问答栏目编辑的经历。
这个问答栏目专门回答小孩的问题。孩子对什么都好奇。Peter收到的问题包括“一个硬币从高楼砸下来会不会砸死人?”“在月亮上是不是只能够看见中国的长城?”等等。Peter在问答栏目做了五年时间,我想和孩子的对话一定影响了Peter,使得他能够画出这么多有趣的漫画。
2005年,Peter在《费城问讯者报》开设了第一个博客:早间新闻(Early Word)。这个博客主要是汇编早晨的重要新闻,也包括一些其他网站的新闻链接。从此,Peter一发不可收拾,开了好几个博客。
Peter给我看了他的诸多博客之一,www.stealmyideasplease.com。这个博客和我此前见到的许多博客不一样,充满了各种搞笑漫画和图片。Peter告诉我,大部分漫画都是他画的。
然后我就向他请教怎么才能保持博客更新、保持吸引力。他告诉我,重要的是不要把它当作一个稿子、一个任务,要当作一段对话、当作生活的一部分。
Peter的博客文章很短,往往充满了人性化,尽是有趣的故事。他告诉我,他的武器就是互动加多媒体,“博客不是新闻报道。”Peter说,“适用于报纸的操作方式并不一定适用于网站。”
在网络版工作以后,Peter对于报纸与网络的不同之处有了更多的体会。
在网络上,越有趣、有人情味的报道就越吸引人,文章越长就越没有人读。所以Peter建议把长文章拆分开来,并且辅助以图片、图表和视频等其他表现形式。不过和报纸一样,哪些文章更受重视,还是要看他们放在哪个位置。
Peter觉得沮丧的是,报社的一些编辑和记者依然不重视博客,也不知道开博到底对报社网站有什么好处。他建议可以由一群人开一个博客,比如《费城问讯者报》的经济版就在报社开了一个博客叫Philly.Inc,专门谈经济新闻。这个博客保持每天更新,且相当受欢迎。
很多人觉得写博客非常简单,但在Peter看来并不容易。从事网络新闻也好,博客也好,和平面媒体的工作方式大不相同。他告诉我,做一个出色的博客,你的要求是一个人什么都会做,拍照、拍片子和设计页面,甚至写网页编码,“而在报纸上,你就是一写字的。”
Peter从来不担心缺少博客内容。在他的那个“偷走我的点子”上,几乎每天都会有一个关于如何解决人们生活和工作中各种问题的新点子。“我每天都有很多点子,所以我把它贡献给大家。”
在《费城问讯者报》的网站上,Peter的博客报道了很多费城活动。比如前文所述的埃及文物展。为了保障实时报道,Peter甚至自己做了一个笔记本背架。这是由一块从书架上拆下来的铁板和两根书包背带组成的。Peter把它往身上一背,就可以象在办公室一样,轻松地在自己沉重的电脑上快活地更新博客了。
传播“谣言”
不过Peter的博客最火的内容谈的则是“谣言”。
有一段时间,Peter在博客上讨论橄榄球明星选拔赛。他搜集了许多散落在各个网站的相关新闻,比如哪个球星准备转会到哪个俱乐部,转会费是多少等等,并且把这些新闻链接都放在自己的博客上。
这其实相当于Peter在《早间新闻》(Early Word)上的工作,汇编新闻。但在这个对体育运动痴迷的城市,Peter的博客极大满足了人们的好奇心。他的博客点击率开始飙升,最高记录达到一月22万点击量。
“你核实吗?”我问。
Peter回答说不。他只是把这些传闻的链接放在博客上而已。
“那不是传播假消息吗?”我问。
“读者都很聪明,他知道这是谣言。”Peter说。
我们没有就这个话题聊更多。不过我依然不能同意为了吸引读者而传播没有经过核实的消息,即使是别人放出的消息。
记者之所以被称为“无冕之王”,正因为记者享有发表的特权和向任何人提问的特权,而这种特权正是建立在记者的职业操作之上的——即提供真实新闻。
互联网已经打破了记者的发表特权,而博客的建立使得任何人都可以发问、发表看法,那么记者必须更加努力地按照职业标准采写,才能够赢得足够的资本来和无处不在的“公民记者”竞争。如果记者也像其他写博客的人一样不在乎新闻的真实性而只在乎点击率,那么记者这个职业的必要性和价值从何而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