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5月份的第二届互联网社区大会上,坐在台上的杨勃被问起对口碑营销的看法时,杨勃说了句大实话:我觉得口碑营销这个词本身就是矛盾的。后来杨勃担心自己这么说会不会有点儿搅局,但他还是认为,口碑就是口碑,营销就是营销。营销冒充不了口碑,口碑也无法代替营销。
在互联网逐渐由信息网络发展为人际网络的过程中,怎么从人际关系中,挖掘出真金白银,挖掘出新的商业推广手段,确实让很多人想得头发都白了。但对口碑这种东西的理解,我感觉不但没有进步,反而正在日趋庸俗化。对很多商家来说,口碑营销就是廉价营销,大致相当于找人上街派发小广告,或者在所有可以写字的墙上喷上“办证”。所以,花点儿小钱买个话题广告,或者干脆雇人在BBS灌水,都成了口碑营销。这不,现在连博客评论都可以花钱买到了,1000多块钱就能买1000个博客的评论,便宜死了。
什么是口碑?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这才是口碑。自己羞羞答答地不言,排出九文大钱雇几个人替自己言,然后在一两个月内就营销成了口碑?笑话。同仁堂的口碑,不是靠自夸或雇人夸吃不死人建立起来的,而是靠几百年来忠实于“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的古训,传播开来的。真正的口碑,是无视商业、政治或任何其他强大力量的压迫,在民间顽强传播的。就像梁山好汉虽不被任何统治者喜欢,但他们的故事仍然在民间传唱了上千年。
营销绝不是口碑,一万个人在blog上写着同一个话题也成不了口碑,除非被营销的每个人都是无脑儿。一边有100个blogger替你唱赞歌,一边有10000个用户在论坛上痛骂,我不知道,你要的到底是什么样的口碑。
互联网发展到如今,不再只是一个灌输平台,当更多的人拥有了发言权,企业必须考虑坐下来,参与对话。钱的确可以支配一些东西,但钱永远都不可能支配每个人的口和心。这是个对话的时代,学着了解对话,参与对话,正在成为企业的一门必修课。这个过程,没有终南捷径。口碑营销不出来,但却可能通过对话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