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著名的商业杂志《Business 2.0》2007年第6期的封面上出现了一个神秘人物,这个只露出半个面孔的东方人和他的生意在此前完全不为人所知,然而《Business 2.0》却把他称为是“拥有互联网的人” (The man who owns the Internet),并将之做为2007年第6期的封面报导。
这个名叫韩凯文(Kevin Ham音译)的韩裔加拿大人,今年只有37岁,很少有人知道关于他的一切,而这个隐身在公众视野之外的神秘人物却拥有3亿美金的互联网域名资产,并通过隐秘的域名投资活动中建立起一个庞大的互联网帝国,高居在域名投资金字塔体系的最顶端。
在他手内不仅控制着数百万个有价值的国际域名,甚至大部分后缀为.cm的国际域名也实际上掌握在他手中。我们知道.cm是西非国家喀麦隆的国家代码,但是现在你可以试验一下,无论你想象到任何后缀为.cm域名——Beer.cm、Newyorktimes.cm、甚至是 Anyname.cm,只要你在浏览器地址栏中输入这个域名,你都会登陆到一个名为Agoga.com网站上,这个网站的所有者不是别人,正是韩凯文(Kevin Ham音译)。
对于.cm域名的投资与掌控可以说是韩凯文(Kevin Ham)涉足互联网以来最漂亮的一笔生意。这个生意起源于一个偶然的发现,因为韩凯文(Kevin Ham)注意到人们人们并不总是用Google和Yahoo来寻找网上的内容,他们常常是直接在浏览器的地址栏内输入他们要寻找的内容,并且加上一个后缀“.com”。但是通常会有数百万人将域名后面的后缀“.com”错打成“.cm”,这小小的笔误对于个人来说不要紧,然而这一失误如果被数百万人经年累月地重复,就会才产生巨大的流量。我们知道,互联网上巨大的流量就意味着价值。韩凯文(Kevin Ham)利用这一小小的失误构建起一个非常巧妙的商业模式——当人们由于笔误或者是专门输入.cm域名的时候,都被指引到Agoga.com网站上,他在Agoga.com上放满了Yahoo支持的广告链结。每当有人点击上面的广告的时候韩凯文就会赚钱。因为每当有人点击任何这些链结,广告商都会支付Yahoo广告费用,由此Yahoo也要向为韩凯文支付费用。每个独立域名可以为他带来每年大约9100美圆收入。但是一个域名的成本是8美圆,他的年度维护费用是7美圆。这种模式如果成批复制,你很快就会明白韩凯文(Kevin Ham)足不出户在他的起居室内就创造着一个印钞机。
这是一种类似“直航”的实践,输入产生流量,流量产生价值。无须高深的技术、庞大的团队、复杂的业务模式,从一个个成本低的不能再低的域名开始,通过聚沙成塔的“点击”所创造的流量,韩凯文(Kevin Ham)依附着Yahoo的“按点击付费”(Pay-Per-click)广告系统,成就了他的互联网霸业,他的Agoga.com网站每个月就有800万人次的独立访问量,他手中的数万个域名每年给他带来7000万美圆的巨额收益,他现在俨然已经成为互联网领域内的大象。
然而有意思的是,到现在为止仍然很少有人知道他。即使是在域名投资圈子里,他也是个神秘人物。他从不公开谈论他的生意。人们也不会在任何一项域名注册中发现他的名字,当然在喀麦隆后缀域名的垄断式注册中也不会。
就象所有创业传奇一样,这个神秘人物在成为大象之前也曾经是一个蚂蚁。韩凯文(Kevin Ham)进入互联网的机缘也饶有趣味,他是韩国移民的儿子,在温哥华长大,高中毕业后在英属哥伦比亚大学的医学院主修家庭理疗。他们家都是虔诚的基督徒。他第一次听说互联网就是在一次教会活动中,他的一位教友告诉他一这是一个强大的可以用来向全世界传播福音的新媒介,那时候是1992年,从此韩凯文(Kevin Ham)开始涉网。但他沉迷网络是从1998年开始的。那时候他医学院毕业,他和他的新娘去伦敦实习了两年。但是令Ham沉迷的不是他的医学专业,而是网络,他自学网站建设技术和Perl语言,并且建设了一个导航网站,Hostglobal.com。并且通过销售广告,每月赚到1万美元。另外还建设了一个名为DNSindex.com的的域名注册指南网站。这个小小的域名指南网站成为韩凯文(Kevin Ham)事业的起点,他会每周提供一个通过他在网上发现的免费资源汇编而成的有价值域名的列表。一些名单他是免费赠阅,一些他要收取50美圆的费用,每个月他会有5000名顾客。
这两个小小的网络生意给他带了可喜的收益,有时候一个月可以赚到4万美金。这相当于他在医院工作一年的收入。他发现互联网比医院对他来说更有吸引力。因此从2000年6月实习完成之后,干脆放弃了从医的想法,完全投身互联网。那个时候决定韩凯文(Kevin Ham)命运的一个重要时机来了。2000年美国金融危机导致的纳斯达克股指猛跌,出现了所谓的互联网泡沫,dotcom业绩摇摆不定,投资者纷纷撤离互联网。但对于韩凯文(Kevin Ham)来说,这却是个潜在难逢的好机会,成千上百的有价值的域名突然被认为毫无价值一落千丈,这个时候韩凯文(Kevin Ham)一口气收购了1万多个好域名。这些域名现在每年给他带来7000万美圆的收益。
也是在那一年,在一个名为Frank Schilling的域名投资者推荐下,韩凯文认识到了搜索引擎GoTo.com的按点击付费(Pay-per-click)广告模式,这个由天才人物比尔.格罗斯(Bill Gross)发明的搜索引擎广告系统,改变了整个互联网。韩凯文从中发现了自己的机会,他很快与GoTo签约,第一天就赚到1500美圆。后来GoTo.com改名为Overture并被Yahoo以16亿美金收购,韩凯文的合作伙伴成为Yahoo。接下来就发生了Agoga.com和大规模控制的.cm域名的举动。
但是在韩凯文(Kevin Ham)眼中,.cm后缀域名投资是他计划中很小一部分。在接下来的举动中,Ham还将.co(哥伦比亚的国际域名后缀代码)、.om(阿曼的国家域名代码),以及.net可能键入错的.ne(尼日尔)et(埃塞俄比亚)列入他的入侵计划。而且哥伦比亚国家代码后缀域名,他已经在在取得进展。他在温哥华27层的建筑中雇佣了150个员工。大部分人开发基于关键词的搜索工具。目标是开发一种语意系统,从直接导航和搜索引擎吸引顾客,进一步扩张他的“虚拟地产生意”,在他雄心勃勃的谋划中,一个域名托拉斯已经隐然浮现,但他的野心或许不止于此,而是整个互联网,因为他认为“如果你控制了所有域名,你就控制了互联网”。
韩凯文(Kevin Ham)的创业和成功是互联网上又一个蚂蚁变大象的精彩传奇。他的成功所依赖的并不是什么雄厚的技术背景,也不是傲人的从业经验、商学院学历,也不是什么独特的商业模式以及风险投资的追捧与支持,而更多地是一种对于互联网的独特理解和一种对于新兴机遇明锐准确的把握,这里突显出来的不是经验而是一种智慧。他只是从最简单的地方入手,从人们最基础的上网需求把握住一个小小的失误,并将这个小小的失误转变成一个价值来源,然后通过细胞复制将这种价值模式无限扩大,打造成一台效率惊人造钱机器。这对于我们习惯于建门户、造社区、搞视频的互联网从业者们而言是一种颠覆性的震撼和冲击。
互联网需要的是简单而不是复杂。韩凯文(Kevin Ham)从蚂蚁到大象的成功传奇把这一点发挥到了极致。
在媒体的宣传和某些VC、成功人士的刻意渲染中,复杂和艰难成为创业的的唯一特征,创业的门槛被抬的很高。似乎创业成为一件异常不容易的事情,对于创业者的标准也似乎要求你必须要有十数年大型公司的工作经验,还要有雄厚的技术背景、某些知名商学院MBA的骄傲学历,最好再加上海外留学背景,成功的案例,最好自己有一笔金钱开始自己的项目,等等。你要点开网上对于创业者和VC的访谈无不是诸如此类的陈词滥调。然而另外一个事实是,凡是成功的创业者大多出身草莽,并不适合这些所谓的“黄金标准”。从戴尔、比尔.盖茨等硅谷群雄到现在的韩凯文(Kevin Ham),无不是如此,他们起步的时候都还几乎是学生。他们不但没有复杂的经验和背景,甚至没有所谓的“起步资本”。他们所赖以崛起的最初力量不是别的,乃是他们的“创意和智慧”。而他们日后能够不断开疆拓土成就霸业的最主要力量不是别的,也是他们对于企业经营活动的领悟和智慧。
尤其是在类似域名投资这样的创业活动中,媒体和VC所谓的“黄金标准”是没有什么意义的。普通人一样可以通过自己的创意和智慧做成大生意。韩凯文(Kevin Ham)其实并不是独特的一个案例。令他最佩服的另外一个华裔域名投资者叶云(Yun Ye),只是加尼福利亚的佛莱芒市一个普通的软件开发人员。他白天上班,晚上会启动他自己开发的程序自动展开域名购买。他的域名抢注速度一度让韩凯文(Kevin Ham)自叹不如。在2004年他将1万个域名以1.64亿美圆的价格一次性卖给一家西雅图的贸易搜索市场公司Marchex,这样一笔生意让他在域名投资领域内声名如神。
其实,生意机会变地都是,创业的门槛随时就在脚下,一切都很简单,关键是你能不能追随“简单”的踪迹,从“简单”之处“不简单”的机会,并从“简单”的行动开始展开“不简单”的事业。
在最近的与域名投资类似的“门户位”抢注热潮中,闵京松就迎来了他的机会,一家OCR公司找上门来准备出资100万元人民币购买他的网站Chinaocr.net,因为他的Chinaocr.net是现在国内OCR(光学字符识别)行业内信息最全面的垂直门户网站,目前月访问量近百万,投资商重金出资,显然是已经发现了Chinaocr.net诱人的商业价值。
但是很少有人知道,闵京松只是一个普通的公司职员,这个Chinaocr.net是他在2004年以不足千元的代价在行业网站分类导航平台China001.com抢注了OCR门户位,并借助china001提供的自助网站建设技术解决方案,一个人建立起来的,当初的原因只是因为闵京松本人的专业学的就是OCR。到现在Chinaocr.net也只是由闵京松一个人来业余维护。自2005年开始Chinocr有了国内十多家OCR厂家投放的的产品广告,甚至有一家俄罗斯企业也准备借助其平台和渠道进入中国市场。现在出现了100万圆投资的机会。从2004年的不足千元的所谓“投资”到现在100万元的回报,当初不经意抢注“门户位”的闵京松发现自己得到了一笔改变他一生的好生意。而别忘了现在身家25亿的网盛科技掌门人孙德良,当初也是自己抱着笔记本一个人电脑做出“中国化工网”来的。尤其是,当China001以及Discuz、58网邻通等网络技术和网站托管平台的出现,大大降低了互联网的技术门槛,出现成千上百个类似中国化工网和Chinocr的行业网站并不是一件难。就算作出韩凯文(Kevin Ham)的Agoga.com也轻而易举。
互联网的发展越来越呈现出创意经济的特征,技术门槛被扫平之后,创业世界成了平的,智慧和创意日益成为创业的核心力量,即使没有商业背景、成功经验、技术实力甚至并不符合VC和媒体所谓的创业者的“黄金标准”,你也一样可以创业,只要你富有创意,并能够敏锐地把握出现在你面前的机会,你也一样可以成功。
正如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的区域经济发展学教授理查德.佛罗里达(Richard Florida)在《创意阶层的兴起》(The Rise of the Creative Class)一书中指出的那样, 21世纪将成为创意阶层(Creative Class)的世纪。
然而创意正是那最“简单”的“不平凡之物”,正是它成为了韩凯文(Kevin Ham)、叶云(Yun Ye)、孙德良们从蚂蚁到大象转变的神奇的催化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