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最新研究证实 微生物也能成为冰核帮助造雨

王朝科普·作者佚名  2008-07-08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新华网华盛顿3月1日电(记者张忠霞)众所周知,雨滴或雪花的形成需要微小粒子作为凝结核,又称冰核。通常充当冰核的有悬浮在大气层中的尘埃、煤烟等微粒。而科学家最新研究证实,空气中的细菌等微生物也是充当冰核的重要角色。

一个由美国和法国科学家组成的研究小组在最新一期美国《科学》杂志上报告说,他们从世界多个中高纬度地点采集新鲜的降雪样本,获得了确凿证据,证明发挥“造雨”作用的细菌冰核广泛分布在大气层中。

通过对样本的分析表明,云层中活跃的冰核大多数都是细菌等微生物。与尘埃等冰核不同的是,生物冰核能够在更接近于零摄氏度的温度下发挥催化作用形成雨雪。

科学家介绍了生物冰核降水的简单循环过程:细菌在植物表面形成小群落;风将细菌带入大气层中;细菌充当冰核,周围形成冰晶;水在冰晶上越聚越多,形成降水;细菌随降水落至地表,落在植物上的细菌又开始增殖,开始新的传播。

报告说,这些广泛分布的生物冰核粒子,是降水循环的重要影响因子,影响到气候干旱、农作物疾病甚至全球变暖。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已知的大多数生物冰核都是来自于植物的细菌性病原体,有些还能引发植物疾病。当以细菌为冰核形成的降水落至农田中时,可能会使农作物遭受冻伤、病害,导致大面积作物损失。

科研小组警告说,植物细菌性病原体的生命周期存在于大气层中的这一节,以前被人们忽略。实际上,通过降水的形式传播,是细菌非常有效的传播途径。细菌借助降水,能很便利地找到新的宿主。

报告说,上述研究结果将把生态学、微生物学、植物病理学和气候学连接起来,开辟一个新的研究方向,有助于了解地球气候和生物圈错综复杂的关系。

来源:新华网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