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害对于人群健康的威胁具有一定的持续性和滞后性,尽管目前灾区均未发生传染病暴发流行,但灾后的卫生防病工作丝毫不能掉以轻心。
昆虫传播黑热病
切断传播途径
防止蚊虫叮咬
身体暴露部位涂擦驱避剂以减少叮咬,使用蚊帐、纱门、纱窗防止侵袭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所长、研究员徐建国:
在灾区防止传染病流行,主要采取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等措施。主要要考虑两方面的因素,一是环境的影响,一是气候的影响。不同的环境,会产生不同的传染病。防止传染病的流行,结合当地的特点进行防控,在四川汶川地震中,要防控当地流行的莱姆病和黑热病,别让昆虫叮咬皮肤。
其中黑热病在四川主要见于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并以南坪及汶川两县发病数最高。黑热病在我国许多地方已经绝迹,因抗震救灾大量救援人员进入,应高度警惕,防止死灰复燃。
黑热病传染源是病人和病犬(癞皮狗),通过白蛉传播。每年5—8月为白蛉活动季节,白蛉吸吮患者的血液时,将鞭毛体注入,即可引起感染。本病潜伏期一般为3—5个月,起病常缓慢。起病半年后,患者日渐消瘦,并出现鼻出血、牙龈出血、贫血、肝脾肿大,皮肤变黑(故称为黑热病)。预防的主要措施为,发现病犬后应随时捕杀,立即火化或深埋,以消灭主要传染源。在灾区的人员,夜间可在身体暴露部位涂擦驱避剂以减少白蛉叮咬,使用蚊帐、纱门、纱窗防止白蛉侵袭。
垃圾也是污染源
严防污染环境
生活污染定期消毒
在临时居住点,将生活垃圾清理干净,用消毒水为废墟和街面消毒
军事医学科学院疾控所研究员张文福:
地震造成的泥石流、岩石塌方、房屋倒塌以及人和动物尸体,会污染水源,降低水质,带来饮水卫生问题。饮水消毒在集中供水的地方容易做到,但对于分散式饮水,卫生问题较难控制。
在临时居住点,将生活垃圾清理干净,用消毒水为废墟和街面消毒。厕所要修建在水源下游,离居住区远点。加强对粪便和生活垃圾的管理,定期进行消毒,及时修复渗漏的厕所、粪坑。粪便处理一定要有一个较好的收集方式,尤其是雨天,大小便如果不能很好地收集、处理,会对水源和生活环境造成污染,引发痢疾、腹泻等传染病。
预防肠道传染病
保障水质安全
消毒剂用量要加倍
饮用水中如果微生物超标,就会造成肠道传染病的流行,消毒最为关键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与相关产品安全所研究员鄂学礼:
保障饮水卫生是预防控制肠道传染病的关键措施。饮用水中如果微生物超标,就会造成肠道传染病的流行,灾区用水消毒最为关键,对微生物污染严重的水源,饮水中余氯可采用世界卫生组织推荐值0.7毫克/升,强力消毒。
鼓励群众喝开水,在没有条件的地方,推行用漂白粉及漂白粉精片对饮水进行消毒。饮水消毒措施要落实到每个临时居住点。要划定临时饮水水源区域,并做好水源保护工作。及时组织对分散式和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和供水设施进行检修、清理,加强对饮用水的消毒处理,定期进行水质检验。对水源选择和处理条件受到限制的灾区可适当放宽“感官和一般化学指标”的要求,水质应达到二级以上;特殊情况容许按三级要求处理。微生物指标一般用消毒剂的量来测定,只要加入足量的消毒剂,水中的微生物就能保证达到饮用水的水质标准。平时饮用水消毒剂用量是0.3毫克/升,灾区要提高到0.7毫克/升,才能消除水中的生物。
土壤中有炭疽菌
灾区曾有疫情报告
警惕人畜之间传染
防止水源污染,加强饮食、饮水监督。对曾经有疫情发生的地方和可疑污染地区进行监测
解放军302医院杂病科副主任医师姜天俊:
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甘孜藏族自治州、凉山彝族自治州均为炭疽流行区,特别是震中所在地阿坝州为近年来炭疽病例报告较多的地区,今年1—4月全国报告53例,该州报告15例,为报告发病最多的地区。地震波及的甘肃、青海、云南等地均有炭疽流行。
炭疽芽孢杆菌可以形成芽孢,在土壤中长期存在,地震时,土壤表面及翻出地表面的土壤深处的炭疽芽孢,可能会在空气中形成一定的气溶胶,另外在施救作业时也可搅起土壤,污染空气,如果局部浓度过高时吸入就可能引起肺炭疽。此外地震灾害发生时由于缺少水源,卫生条件不好,炭疽芽孢可能污染手及食物,引起皮肤炭疽和肠炭疽,尽管这种情况很少见,也应引起注意。牲畜炭疽是引起人类炭疽的主要因素。防止水源污染,加强饮食、饮水监督。对曾经有疫情发生的地方和可疑污染地区进行监测,喷洒含氯消毒液彻底消毒。
人民网记者王君平王淑军李晓宏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