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汶川大地震牵动了亿万人民的心。全国上下,众志成城,抗震救灾。我们看到,抗震救灾工作的每一个环节都与科学技术密不可分,卫星遥感、信息技术等一批科技含量高的救灾装备,给灾区人民送去生命的“绿丝带”和“保护网”。同时,科学技术还是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保障灾后重建顺利实施的重要手段,无论是心理救助、简易住房、疾病防控、灾后重建等等,都离不开科学技术的支撑。当前,抗震救灾工作仍处关键时刻,我们要继续发扬科学技术的优势,为抗震救灾、受灾群众安置和灾后重建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与服务。本报从今天起,陆续刊发一组系列报道,为您展现科技战线在抗震救灾一线的生动事迹。
“屠主任,这位病人叫伍友心,ID号是653。”
“好的,X光片我看到了。”
“病人是左肩关节骨折,你看是否需要做手术?”
“他的年龄多大了?”“81。”“病人心肺功能怎么样?”“还可以。”
“年龄太大了,做手术容易引发并发症,效果也不好,建议保守治疗。”
“好的。”
“另外我看到病人右肺有团片状阴影,怀疑是创伤性湿肺,在临床治疗时要注意。”
“明白。”“叫下一个吧。”……
5月26日,在受灾严重的绵竹市一个最大的受灾群众安置点,市人民医院骨科主任雷文学与60公里之外的成都华西医院骨科专家屠重棋教授又做了一次“面对面”的会诊。
这样的场景,从18日开始,每天都在不断被重复。
“到今天,我们已对795人作了X光检查,其中有510例作了远程诊断。”丁峰告诉记者。
丁峰是华西医院技术总监,他也是这套远程放射影像诊断系统在绵竹临时医疗点的技术负责人。
“一般的远程医疗会诊专家往往扮演的是顾问的角色,与之相比,依靠这套系统专家实现了实时诊断,更加方便快捷。”对于能够亲身帮助受灾群众,丁峰深感自豪。
“只要前方有会诊需要,我们的专家可以马上过来参加,这样资源得到了有效利用。”丁峰指着电脑说,“这个‘专家’可是24小时在岗。”
由于诊断便捷准确,这座小小的帐篷成为受伤群众经常光顾的地方,甚至就连支援救灾工作的上海、南宁、哈尔滨等地方医院也将病人送到这里。高峰时一天就有200多名病人前来就诊。
“说实话,没想到系统这么快就发挥了作用。”丁峰表示,这套远程放射影像诊断系统,是华西医院去年承担科技部科技支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技术支撑体系与应用示范工程”重大项目“区域协同医疗服务示范工程”课题的一次实地应用。
据悉,这也是远程放射影像诊断医疗模式在我国重大自然灾害中的第一次被用于实际的医疗救治过程。
在现场,记者看到通过先进的CR(数字X线摄影)医疗设备,病人在隔壁的帐篷里拍的X光片,马上会以全数字影像的方式被远程传输至成都华西医院影像中心,由华西医院的专家进行实时诊断,并通过双向视频会议系统与现场医生进行沟通。
“一幅图的传输时间仅10秒左右。”丁峰告诉记者,“我们不仅实现了X光影像的数字传递,同时也实现了工作流程的数值化,极大提高了战地医院放射检查的工作效率。”
据了解,由于投照条件的关系,有时在临时医疗点没办法看清病人伤口的情况,而通过远程系统,华西医院的专家能看清很细微的解剖结构,从而提醒临时医疗点。
此外,一线的医生还可以通过这套系统与专家进行网上视频对话,华西医院的专家可以直接在网上写检查报告。他们通过这种系统快速分辨重伤轻伤病人,轻伤留下治疗,重伤转移到成都的大医院,这种快速分流,大大减轻对灾区医疗点和后方医院的压力。
“远程医疗诊断技术以往只用于少数疑难杂症患者。在这次抗震救灾中该技术的应用,使灾区临时医疗点的病人能得到专家会诊。”趁着没有病人的间隙,记者通过远程系统采访了华西医科大学放射科刘荣波教授。
“由于共享了医疗资源,我们可以让华西的医生服务于受灾地区更多的病人。”刘荣波说,“重要的是,当危重病人需要运送华西医院时,我们的医生已经掌握病人的情况,并制定相应的医疗计划,节省了宝贵时间。”
刘荣波还告诉记者,由于远程放射影像诊断系统在救治受灾群众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华西医院打算近日在另外两个严重受灾区都江堰市和彭州市开设会诊点。(本报绵竹5月26日电)
相关链接
远程医疗,就是借助信息及电信技术来交换相隔两地的患者的医疗临床资料及专家的意见。远程医疗包括远程医疗会诊、远程医学教育、建立多媒体医疗保健咨询系统等。远程医疗会诊在医学专家和病人之间建立起全新的联系,使病人在原地、原医院即可接受远地专家的会诊并在其指导下进行治疗和护理,可以节约医生和病人大量时间和费用。远程医疗运用计算机、通信、医疗技术与设备,通过数据、文字、语音和图像资料的远距离传送,实现专家与病人、专家与医务人员之间异地“面对面”的会诊。
本报记者申明 科技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