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大地震。当全国人民都投入到支援抗震救灾行列的时候,有11位从日本留学归来的大学教授坐不住了。他们都供职于北京师范大学资源学院/减灾与应急管理研究院。除了做好本职工作和捐款捐物之外,他们几次自发地聚集在一起,从灾害学的角度讨论汶川大地震。
日前,记者对他们进行了采访。
“小技巧”能救命
5·12大地震发生后,许多专家学者都谈到了综合防灾的问题。以前,这些问题在国内也有研究。然而,令11位留日归国学者心焦的是:虽然我们已有了不少的防灾理论,但是现在更应该把国外成功的综合防灾措施“拿”过来,使我们在面临灾害时少死人、少伤人。
他们以日本为例:日本是一个多灾之国,每年都要经受多次地震、台风、泥石流、风雪和暴雨的袭击。日本的许多措施是在付出了惨重代价后得来的,是“已经被实践证明了是行之有效的办法”。国外的经验和教训应该作为人类文明的一部分,造福于全人类,也造福于中国人民。
邱国玉教授在日本留学、工作共12年时间。他一到日本,人家就教他地震发生时怎么办:第一是往桌子底下钻,或者是躲在家里墙壁比较密集的地方;第二是把门打开,防止它变形跑不出去;第三是待地震停止后,如果房子没倒,就要跑出去。在日本人的家里必须准备着一个救灾包,里面放瓶装水、压缩食品、收音机、手电筒,以及一个在着火冒烟时蒙住口鼻的头罩。平时救灾包就放在门口,出门时可以拎上就跑。
日本人讲给邱国玉的这些小“技巧”,并不是什么深奥的理论,但他在1995年1月经历日本神户7.2级大地震时都用上了。
对于何春阳博士来说,第一次使用灭火器不是在中国,而是留学时在日本学的。“我们国内只重视书本知识,或告诉你怎么用,而日本强调实践,真正地让人使用一次,这样人们在关键时刻才能在最快的时间里用它来灭火。”
对于使用灭火器,国人早已耳熟能详。但实际操作过或演练过的却不多。而像准备救灾包这样的具体措施,国人在家里做的就更是微乎其微了。
自救不可忽视
在防灾意识上,中国人有个误区。顾卫教授说,国人的习惯是在大的灾害发生后,总是等着别人、特别是等待解放军救援。而日本人强调的是自救和被救的结合,而更多地是考虑自救。这里的自救,不仅指个人自己的应急准备,而且也包括邻居或生活居住楼的自救组织。
日本一些高楼的楼道里就有布做的担架和消防工具,以备灾害发生时使用。何春阳介绍了有关从灾害中逃生的统计:在一个人的逃生过程中,人的素质和自救能力可起到60%%—70%%的作用,社区里的互救占到20%%—30%%,而等到军队来救援,其逃生的可能只占不到10%%。
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中国人表现出了团结互助、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崇高精神,许多人采取各种各样的方式直接或间接地自愿支援抗震救灾。北师大的专家们建议,可以借此之机,呼吁多成立一些志愿组织。这种志愿组织,平时要做义工,还要举行救助演练活动。它同政府的有关部门是有联系的,一旦灾害发生,派什么志愿团,派到哪里就可以统筹安排了。
防灾教育从儿童抓起
5·12汶川大地震时,四川灾区的安县桑枣中学无一伤亡,其秘诀之一便是经常做紧急疏散的演练。而平时真能做到这一点的当属凤毛麟角。
留日归国学者指出,在日本留学和工作期间,他们经常参加防灾的演习。而日本人的防灾教育是从小学就开始了。小学有防灾的课程,也经常进行防灾演练。李宁教授在日本时,就常听到孩子放学归来后谈防灾演习的事。许多防灾的知识,防灾的小技巧、细节家长们从孩子那里也能学到不少。
日本学校还经常让孩子“体验”地震灾害来临时的感受。建造一间小房子,模仿地震的级别晃动房子,分别让孩子进去体验。有的日本学校甚至把防灾训练与学校的运动会结合在一块搞。
成人经常参加防灾演习;防灾教育从儿童抓起,这些都是值得我们中国学习和借鉴的。
把中小学建成“安全学校”
汶川大地震发生后,我们从一些媒体的报道中知道,许多家长在地震发生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往学校跑,去看看孩子的情况。北川中学上千名学生遇难于教学楼里成为中国人心中难以抹去的痛。
反观日本,相对于其他公共设施、住宅楼、办公单位等,学校就是安全的地方。在日本的街上行走,经常会看到“避难场所”的标志。箭头最终会把你引到学校或公园去。其中绝大部分是学校。日本的公立学校外观朴实,但它选址标准高,防洪、防火,其建筑能抗高强度的地震。学校的体育馆就是附近居民的避难之地。常有一些老人,在灾害发生期间,特别是汛期到来时,带着自己的基本生活用品就住到了学校的体育馆里,他们认为,这里比家里安全多了。一般地震来临时,如果知道孩子在学校里上课,许多家长就会放心地去做自己该做的其他工作。
几位留学归国人员建议,要将中国的中小学建成“安全学校”,凡是达到标准了,给它挂上牌子。
(参与抗震座谈会的这11位专家为北京师范大学资源学院/减灾与应急管理研究院的顾卫、邱国玉、陈晋、李宁、徐培玮、李强、曹红斌、何春阳、方伟华、孟耀斌、徐伟)
■核心提示
四川大地震发生后,有11位从日本留学归来的大学教授坐不住了,他们都供职于北京师范大学资源学院/减灾与应急管理研究院。
震后,许多专家学者都谈到了综合防灾的问题。以前,这些问题在国内也有研究。然而,令11位留日归国学者心焦的是:虽然我们已有了不少的防灾理论,但是现在更应该把国外成功的综合防灾措施“拿”过来,使我们在面临灾害时少死人、少伤人。这些成功的综合防灾措施包括:平时就准备救灾包、防灾教育从儿童抓起、把中小学建成“安全学校”等等。
■连线专家
如何提高我国综合防灾减灾能力
记者:应对灾害,加强防灾与减灾的研究与教育很重要,我们在这方面应怎么做?
顾卫(北京师范大学资源学院教授):我们11位同事建议,我们应该培养研究梯队,建议在土木工程、建筑工程、行政管理等专业,增加自然灾害及防灾减灾专业课程,使未来的设计人员、建设者和管理者具有更高的防灾减灾意识和专业知识。建议在高等院校学科目录中设置自然灾害及防灾减灾的本科、硕士、博士专业,培养高水平的研究人员、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
还应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充分发挥留学归国人员在语言、专业、人脉方面的优势,虚心学习防灾先进国家成功的防灾减灾经验,吸收和消化他们先进的理念和技术。全面开展中日之间灾害研究合作,建议在高等院校组建若干个中日灾害研究中心,分区域和灾种,开展专门的灾害研究和人才培养。
同时还要加大研究经费投入,在国家973计划、863计划、科技支撑计划和自然科学基金中,专门设置自然灾害及防灾减灾研究专项,大力支持基础研究和技术研究。
记者:现在信息的共享也很重要,我们如何加强防灾与减灾信息平台建设?
顾卫:我们应该建立综合灾害数据以及技术共享网。建立汶川大地震灾害数据共享网,逐渐扩展成全国性的综合减灾数据库。该网站将汇集本次灾害相关的遥感数据、气象、地质、水文等基础数据,同时收集本次灾害相关的新闻报道、影像、政府公报、地图、反思及研究报告、论文等资料。该网站在通过国家安全检查后向全世界科研人员开放,鼓励在同一数据支持下进行理论研究、技术开发与实证比较研究。同时将研究成果在该网站公开,为后续研究和应用提供帮助。该网站须长期保持。
还要重点建设综合减灾实用技术数据库,建立各种实用减灾技术共享平台,这是一条最实用的道路,该数据库针对各种灾害的特点,分门别类进行各种减灾技术的整理、规范,形成数据库系统和共享体系。
应加强基础观测网的建设,构建国家自然灾害监测网和信息系统,重点是地震灾害、气象灾害和海洋灾害。只有高密度高频率的灾害监测,才能有高水平高精度的灾害预警与防范。
记者:我们是不是还应该建立以“安全学校”为主的避难场所?
顾卫:把城镇及乡村的公共避难空间规划强制性纳入全国城镇及乡村规划之中。按照“平灾结合”原则,把广场、公园等开放空间建设成平时能休闲、灾时能避难的场所。把中小学建设成中长期灾害避难场所,使学校校舍、体育馆等大型公共设施成为避难场所而不是“受难场地”。
记者:在大力开展全民抗灾防灾普及教育方面,我们应该怎么做?
顾卫:在全国中小学中设置自然灾害防御的教育和训练课程,全面开展防灾减灾教育和训练。培养青少年和家长的防灾自救意识和能力。通过学习和训练,了解自己所在地区(社区)存在的潜在风险源,避难所位置,以及可能的避难路径和避难时间限制,绘制社区安全地图,并在主要路口标示。
将每年的5月12日设定为全国“防灾日”,在这一天开展全国性的防灾减灾科普教育活动。
来源:科技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