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文化遗产都江堰二王庙古建筑群全部垮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彭州领报修院完全坍塌成废墟,已经列入申遗名单的理县桃坪羌寨局部垮塌……
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者眼中,汶川地震造成的损失让人痛彻心肺!
6月14日是我国第三个文化遗产日。这一天距离汶川地震仅仅过去一个月,所有的伤口还敞开着不能愈合。对于刚刚从地震灾区考察评估回来的文物专家来说,因目睹文物严重受损而产生的锥心之痛更是难以平复。
“这次汶川地震对于文化遗产的破坏是空前的,超过以往任何一次自然灾害,是新中国成立以来自然灾害带给文物危害最大的一次,是二、三代文物工作者所见到最严重的损毁!”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院长张廷皓在地震之后两赴四川,不久前作为地震文物受灾情况考察专家组成员深入灾区进行了实地考察评估。他告诉记者:“目前对于这次地震造成的文物损失还在评估中,由于震区目前还不能深入,估计实际损失还会更大。”
据国家文物局披露,截至6月5日,共有169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50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受到不同程度损害,共有2766件馆藏文物受损,其中珍贵文物292件。四川省文物受损情况最为严重,83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74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803处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受到不同程度损害。馆藏文物1839件受损,其中珍贵文物189件,还有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两处,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三处,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一处不同程度受损。重灾区成都、绵阳、阿坝、德阳四个地区文物建筑、博物馆垮塌,文物损毁非常严重,文物损失惨重,世界文化遗产都江堰二王庙建筑群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云岩寺,文物建筑大面积坍塌,未倒塌的也全部成为危房;北川县文管所自身保管的馆藏文物全部被毁。
面对这么惨痛的损失,许多从事文化遗产保护的专家不约而同地提出:“一定要加强文化遗产防灾抗震技术的研究。”
作为文化遗产保护规划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主任,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建筑历史所所长陈同滨也刚从地震灾区回来,也许是由于搞建筑出身,她的建议更加具体而有指导意义:“应该让搞建筑设计的专业人员尽早进入震区进行考察研究,从那些倒塌和没有倒塌的建筑中发现问题,及时加以总结,为抗震防灾技术的研究提供第一手资料。废墟也是有价值的!”
陈同滨告诉记者,此次地震的中心地区,历史上就是地震多发带。我国古代先民、当地少数民族在构建房屋时,已经流传并应用了许多有效的抗震技术,比如四川特有的穿斗结构、梁架结构,当地藏族民居中的拉结石,羌族民居中的碉楼转角等,都可以提升建筑的抗震性。“这些技术都是从千百年的经验甚至教训中得到的,我们应该好好地向祖先学习。”
对于这一点,张廷皓也有同感:“这次都江堰水利工程,除了起分流作用的鱼嘴有小裂缝外,整体而言没有损失。我查询了资料,当地历史上有记载的7级以上地震就有11次,从1933年到2001年,共发生了13次6级以上地震。都江堰的确凝聚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不仅滋养了肥沃的成都平原,也为水利工程建设树立了典范,值得我们今天好好学习总结。”正因为如此,张廷皓建议延续自唐山大地震之后启动的地震考古工作,对文献记载的历史上发生的地震灾害进行评估、总结和反思。
专家一致认为,应该尽快研究制定一整套针对重大灾害的文物保护防灾减灾体系,从树立观念、技术支撑、制度管理等多层面进行构建。
在制度管理层面,国家文物局已经有了一些具体部署,例如积极推广绵阳博物馆经验,加大推进区域性中心库房建设。绵阳市博物馆代管了绵阳市各地县的珍贵文物,由于中心库房选址合理(地下一层)、文物使用了囊匣包装,所藏5000多件国家珍贵文物只有1件受损。
在技术支撑层面的研究已经在进行中。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即将启动“文化遗产建筑防灾减灾技术支撑”项目,整合、推广、应用对文化遗产防灾减灾有效的技术。
“在某种意义上说,技术并不是难点,最关键的还是观念。”陈同滨说,对于在地震中已经倒塌的古建筑,要对震落下来的瓦当、雕饰、砖瓦等部件加以搜集保管,未被震碎的瓦片等可以在灾后复建时重新使用,以尽量保存历史原貌;对当地藏羌民居应鼓励自救,就地取材,采用古老手艺恢复重建,不要在重建时用钢筋水泥破坏了原生态的风貌。
(来源:科技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