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测器发现水星火山 揭开水星平原形成之谜

王朝科普·作者佚名  2008-07-08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这张美国宇航局7月3日公布的照片是今年1月“信使”号水星探测器飞掠水星时拍摄的画面。7月3日,美国科学家发布了“信使”号水星探测器今年1月第一次飞掠水星所得观测数据的分析结果,揭开了天文学界多个长期探索的谜题。科学家对水星观测数据的分析结果显示,火山活动在水星表面平原形成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美国科学家3日发布了“信使”号水星探测器今年1月第一次飞掠水星所得观测数据的分析结果,揭开了天文学界多个长期探索的谜题。

水星是距离太阳最近的行星,“信使”号飞掠水星过程中,完成了一系列任务,包括对水星表面进行测绘、测量水星稀薄的大气层、对水星周围的离子进行取样等。新一期美国《科学》杂志开辟了专区,刊登了科学家有关水星观测的11篇论文。

科学家对水星观测数据的分析结果显示,火山活动在水星表面平原形成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之前,美国“水手10号”探测器曾于1975年拍到水星平坦表面的图像。一些科学家当时认为,水星平原可能也像月球平原那样,是受撞击后被“轰”出来的。但也有科学家认为,水星平原源于火山喷发。由于“水手10号”发回的图像上并没有火山口或者其他的火山特征,这一争论一直未有定论。

此次,根据“信使”号测量到的水星表面反射率、颜色变化等数据以及高分辨率图像,科学家在水星一处盆地周围发现了火山口存在的证据,证明导致水星平原形成的因素中,火山作用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信使”号的观测还表明,水星地表除了平原,还存在褶皱、断层等其他多种地形。

水星质量的60%都来源于铁,但这次观测却发现,水星表面矿物中铁的分布却相对较稀少,而且其地壳和地幔中很可能也是这种情形。这一点可能

与太阳系内的其他行星不同,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还有待“信使”号的进一步探索。

水星的核占整个水星质量的至少60%。“信使”号此次飞掠水星时发现,科学家十分感兴趣的水星磁场源自水星外核位置,核的冷却收缩过程为磁场提供动力,而磁场又是水星内部、表面、外层大气和磁气圈之间相互复杂作用的驱动因素。

“信使”号于2004年8月升空。按计划,它将于2011年进入绕水星轨道,在那之前,会3次飞掠水星,每次飞掠时距离水星表面最近只有约200公里。科学家认为,“信使”号的观测将大大提升人类对水星的认识,了解水星的过去、现在和将来。

(来源:新华网)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