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朗逸从北京车展之初就开始铺天盖地的宣传“世界首发车”,设计融入中国元素,大众优良品质等诸多名头。经过实车的观察,却给人一种大众车型中的“领养子”之感。从编辑开始收集朗逸资料开始,就感觉到了大众对于朗逸这款车型的厚此薄彼,截止到发稿时为止,上海大众的官方网站朗逸频道的链接还是POLO的频道链接。细节决定成败,不知道朗逸能否迎来朗朗乾坤。
朗逸上市专题 实拍图集 社区朗逸试驾活动
朗逸的车头设计采用了大众近来一贯的双U型,即前进气格栅和下散热格栅均采用U型风格。
车的前大灯形状并没有采用大众品牌其他主要热卖车型的设计风格,比如POLO劲情、劲取,迈腾等。难道隐含的意思是,朗逸非纯大众血统?!单体感觉车头的设计不像传统大众的德式风格,多少有些韩系车的影子。
时下很多车型的前保险杠采用分体式设计,也就是常说的上下杠。朗逸则采用一体式的设计,这样的好处就是可以降低维修成本。
首页 上页 | 1 | 2 | 3 | 4... 下页 尾页 共 8 页尾灯的设计可以用圆润来形容,一点也看不出大众汽车硬朗的感觉。个人感觉比当初大众集体更换的“规整圆尾灯”更难接受!
通过图片可以看出,朗逸采用的轮胎是米其林的,有别于大众旗下所有车型,不知道随着大批量车到货后会不会减配成“大众中国专用”的韩泰轮胎,毕竟国产奥迪当年也是从米其林轮胎后来换成韩泰轮胎。
再看一下,朗逸的前后刹车盘的尺寸差别也太大了,相对于宽大的车身和195或205的宽胎来说后刹车盘实在小的不对称。编辑从上海大众网站和朗逸的配置表中,都没有看到刹车盘的尺寸。
首页 上页 | 1 | 2 | 3 | 4 | 5... 下页 尾页 共 8 页看过多个排量和配置的朗逸,发现接缝都是缝隙较大,看来不是个例而是个普遍现象。后备箱接缝处的工艺有待提高,没有体现出大众的严谨作风。
首页 上页 | 1 | 2 | 3 | 4 | 5 | 6... 下页 尾页 共 8 页为了突出排气管尾喉的特别,朗逸把后保险杠的下部也做了配合的异形处理,这在国内的车型中极少见到。
油箱的防锈防腐蚀处理的工序做的有些敷衍,毕竟一般人注意不到的地方厂家也应该负责任的踏踏实实做好。
朗逸的油箱采用后置的设计,从理论上讲要比中置油箱安全,但是对于前驱车却增大了车辆的“拖重”感。做个假设,同样重量的东西背着和抱着给人的疲劳感肯定不同。至于油箱中置还是后置优势各异。
从上面两张图中我肯可以看到,对于排气管焊接点的处理还可以更好一些。朗逸在排气管和油箱中间设置了隔热板,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尾气排出时的高温给油箱带来的安全隐患。
首页 上页 | ...1| 2 | 3 | 4 | 5 | 6 | 7... 下页 尾页 共 8 页后备箱上翻角度比较大,而且开口宽度也比较理想,这样可以更好的利用后备箱空间。
后备箱内的工具及备胎采用两段式遮挡,掀开第一段能看到警示牌、拖车钩、千斤顶、轮胎扳手,掀开第二段是备胎,这样设计从使用起来的几率上做了区分。
首页 上页 | ...2| 3 | 4 | 5 | 6 | 7 | 8... 下页 尾页 共 8 页轴距达到了2610mm同级中只有福克斯的2640mm比朗逸长,不过朗逸的空间设置更为合理,从图中可以看书空间是朗逸的一大优势。
四门电动摇窗机,前门一键式开启带防夹功能,后门非一键式而且没有防夹手功能,厂家降低成本的痕迹明显。毕竟对于12岁以下的小孩在外国都是只能坐在后排,防夹手车窗才是十分必要的,这也就是所有厂商为什么只在后门设计儿童安全门锁的原因所在。
首页 上页 | ...3| 4 | 5 | 6 | 7 | 8 | 下页 尾页 共 8 页中控台的设计保持着大众风格,包括塑料材质的仿木装饰,真是不明白已经被很多人称为“伪高档”的仿木饰条再次出现在大众的新车型中。
中央扶手的设计只能说是为了增加扶手设计而增加的,只有把扶手完全放到后面才会不影响手刹的使用。
后排靠背不能完全放平,这样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后备箱放置一些比较长的物体。
首页 上页 | ...4| 5 | 6 | 7 | 8 | 下页 尾页 共 8 页因为1.6排量的朗逸采用的和POLO劲情、劲取完全一样的发动机和变速器,所以发动机舱的布局也几乎一样。
散热系统采用了双电子扇,可以更高效的降低温度。
车发动机舱内部的正面防撞梁采用钢质,而且发动机盖的重量很厚道,明显可以感觉到安全之感。
编辑总结:
优点:宽大的内部空间,舒适的座椅(皮座椅为意大利进口皮革),丰富的音响配置,技术成熟的发动机和变速器。
缺点:外观设计的新意不像全球首发车的声名突出,底盘技术有些老旧(PQ34),略显偏高的售价,大众车型高昂的保养费用。
(编辑:信燕鹏)
首页 上页 | ...5| 6 | 7 | 8 | 下页 尾页 共 8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