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别奇石的收藏价值要看形色质纹

王朝首饰·作者佚名  2008-07-30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黄金有价,奇石无价”,这句顺口溜在“石友”中流传甚广。从上世纪90年代起,奇石收藏和交易渐渐火热起来。奇石成为收藏家的新宠,也成为了一个很有前景的投资项目。

实际上,收藏奇石并不是最近才兴起的。早在石器时代,我们的祖先就不满足于石器的实用功能了,还懂得收集美丽的石头作为吉祥物来装饰自己。在封建王朝,宋徽宗建“垠岳”造“寿山”,广征天下奇石,引发了一次奇石采集的热潮。至清朝乾隆皇帝御笔亲书灵璧石为“天下第一奇石”,则更是挑起了灵璧奇石收藏高峰。但那时,赏石观石是一件很高雅的事,是身份和金钱的象征。

随着经济的发展,奇石收藏渐渐走进寻常百姓家。近年来,奇石收藏在我国蓬勃发展,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奇石爱好者达3000万之众,国内形成了以珠三角、上海、西部为中心的三大奇石交易市场,每年交易额都在百亿元以上。山东一个县每年奇石交易额就达2.5亿元,税收上千万元,还带动了旅游、托座加工等相关产业的发展。

如何鉴别奇石的收藏价值?

奇石,每一件都是独一无二的,但为什么有的石头可以值成千上万,而有的一文不值呢?

行家认为:评价奇石的收藏价值可从形、色、质、纹四个方面入手。

“形”,要求石形完整,多姿多态,风情万种。“色”,以色艳为上品。“质”,以坚为要,以硬为妙,手感润滑细腻为上。“纹”,图纹清晰,质纹流畅、线条柔和。总之,或石形奇异,或石色奇丽,或石质奇坚,或石纹奇妙,越奇越值得收藏,越奇越有经济价值。

北京首都图书馆仅存的一部《云林石谱》,是宋人杜绾(字季阳)于公元1133年所著。为中国现存最早也是最具影响力的石谱,石谱记载了当时全国116种著名的奇石及其产地。如果收藏者能“按图索骥”,寻来的奇石一定价值连城。

养护奇石学问大

奇石的日常养护有很大的学问,如果养护不周,石质受到损坏,那价值也就一跌千里了。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