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开幕式上的“字模”表演,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印刷术的神奇魅力。
在西方,很多人竟然认为德国金匠古滕贝格是“印刷之父”
国际先驱导报实习记者聂东白 记者梁辉发自北京 忽而如微风拂过水面一般轻盈,忽而方圆变换,组成不同形状。897块字模整齐排列,在目不暇接的变换中,唯一不变的是字模组成的汉字——“和”,它以不同时代的不同字体,出现在“微风”和“徐波”之中,方圆之内。
这是8月8日晚北京奥运开幕式上的字模表演,展现了古老中国四大发明之一——活字印刷术的神奇魅力。壮观的演出景象倾倒了“鸟巢”内的中外观众,世界也为之惊叹。
不过,同样在观看开幕式的荷兰人伯恩特·施奈德斯却另有想法。
荷兰市长写信抗议
施奈德斯是荷兰小城哈勒姆市的市长,身为一方父母官的他,对“印刷术是中国发明的”一说提出了抗议。据荷兰媒体报道,8月11日,施奈德斯给北京市长写了一封抗议信,声称印刷术是荷兰人科斯特发明的,“这是一个众所周知的事实”。
他在信中说,虽然开幕式很精彩,但也有不少瑕疵,“印刷术是由哈勒姆市市民科斯特于公元1400年前发明的。”信中,施奈德斯还附了一张科斯特雕像的照片。
印刷术是荷兰人发明的?“这怎么可能呢?”众多网友纷纷以“无稽之谈”、“可笑”等言论表达对信件内容的不满。
施奈德斯的说法也引起了部分荷兰华人的不快。阿达是生活在哈勒姆市的一名年轻华侨,在听说这位市长的行为时表示,“觉得很奇怪,不可理解”。阿达告诉《国际先驱导报》:“我正考虑联系当地华人华侨给施奈德斯市长写抗议信。”
德国人是“印刷之父”?
阿达要写抗议信的心情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印刷术是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这是每个中国人从小便牢记于心的。中国古代著名科学家沈括在他的《梦溪笔谈》中记载:北宋时期毕昇发明了泥活字印刷术。
施奈德斯的抗议尽管刺耳,但也让国人意识到,世界对于印刷术发源有争议。事实上,西方人普遍认为德国人古滕贝格是“印刷之父”。至于施奈德斯所提到的科斯特,在西方虽有过争议,但已不是主流意见。
据旅德华人周坚介绍,古滕贝格的字母活字印刷术是德国人的骄傲,其独到之处是古滕贝格在先人印刷技术的基础上,以大小写字母及其他书写符号作为单元,从而能够印刷任意词汇组合。为此,在古滕贝格的家乡美茵茨市,市政府专门建了一座古滕贝格博物馆。这座博物馆所接待的客人中间,不少是来自德国各地的中小学生。
而对于印刷术起源于中国,西方普通民众要么闻所未闻,要么一知半解。在英文维基百科的描述中,尽管提及了中国可能最早拥有了印刷术,但它还是确认“印刷术于1439年由德国金匠古滕贝格发明”。在德文维基百科中,同样没有明确提到印刷术起源于中国,只是含糊地表示,“这种印刷方式可能在1040年在中国就已经出现了”,其后就重点着墨于古滕贝格发明了印刷术。
“古滕贝格”承认毕昇最早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在“古滕贝格”的德国官方网站上却有如此一段话:实际上印刷技术在东亚有着更早的传承,在比古滕贝格出生的公元1400年早好几百年前,中国人就已经掌握了活字印刷系统。
显然,在德国的学术界和官方语言中,并没有否认中国发明了活字印刷术这一历史事实,但是他们强调相对于先行者来说,古滕贝格提出了一整套印刷系统,并使它能够市场化运作。
事实上,对于德文维基百科模糊中国印刷历史的做法,一些德国有识之士提出了严厉的批评。维基百科也因此开辟了一个专门的页面进行讨论,网页上有文章指出,“这是欧洲中心主义的表述……”
正如德国媒体所说,“如果有人想告诉中国人,是一位德国人发明了印刷术,那中国人会很诧异。”但显然,在德国还有相当多的人对“中国人的诧异”会感到诧异。
中国需要加强文化展示
“印刷术起源于中国,这是毋庸置疑的!”中国印刷博物馆秦国林告诉《国际先驱导报》,“但东西方的确存在一些认识上的差异。”
秦国林介绍,从时间上来说,毕昇的泥活字比古滕贝格的金属活字早400多年;从技术上来说,中国与西方的活字印刷只有材料上的不同,原理是一样的。因此,是中国最早发明了活字印刷,这是一个浅显的道理,西方学术界和官方也都认同。
一个板上钉钉的事实,却在西方普通百姓心中有着不同的认知。中国印刷史研究专家武汉大学曹之教授认为有两方面原因:首先是中国的泥活字很少,没有大规模应用,当时的活字印刷品也未能流传于世,而古滕贝格发明了印刷设备,机器生产带动了印刷术在西方的广泛传播;另一方面是中国在对外文化展示上做得不够,并没有引起西方人的普遍关注,而西方媒体对古滕贝格发明印刷术的大量报道,自然而然就在西方民众中形成了印刷术起源于德国的认识。
“这需要国人反思。”旅居德国20多年的周坚感叹道。
(来源:国际先驱导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