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购买报价¥14400.00目录:图书,其他,
品牌:方宝川
基本信息
·出版社:北京图书馆出版社
·页码:26940 页码
·出版日:2008年
·ISBN:9787501335992
·条码:9787501335992
·版次: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中文:中文
·套装数量:40
内容简介
本书是“著名图书馆藏稀见方志丛刊系列”的第四种。精选福建师范大学图书馆藏稀见方志28种,所选方志的收藏单位均不超过三、四家。书前有编者序言及各志提要。
目录
福建師範大學圖書館藏稀見方志叢刊目録
1、(正德)福州府志四十卷 (明)葉溥修 張孟敬等纂 明正德十五年(1520)刻本(抄配)
2、(乾隆)福州藝文志補四卷首一卷 (清)李拔纂輯 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刻本
3、(萬曆)永福縣誌六卷 (明)唐學仁修 謝肇淛纂 抄本
4、(弘治)長樂縣誌八卷 (明)王渙修 潘援、劉則和纂 明弘治間(1488—1505)刻本
5、(崇禎)長樂縣誌十一卷 (明)夏允彝修纂 明崇禎十四年(1641)刻本
6、(嘉慶)連江縣誌十卷首一卷 (清)李菶修 章朝栻纂 清嘉慶十年(1805)刻本(卷四抄配)
7、(康熙)同安縣誌十二卷首一卷 (清)朱奇珍修 葉心朝、張金友纂 抄本
8、(民國)金門縣誌二十四卷首一卷末一卷文徵二卷 左樹(王燮)修 劉敬纂 抄本
9、(康熙)建陽縣誌八卷首一卷 (清)柳正芳修 王維文等纂 抄本
10、(道光)建陽縣誌二十卷首一卷 (清)梁輿、李再灝修 江遠青等纂 抄本
11、(永樂)政和縣誌四卷 (明)黃裳修 郭斯垕纂 抄本
12、(道光)政和縣誌十一卷首一卷末一卷 (清)程鵬里、譚高捷、梁承綸修,魏敬中總纂,洪銳、林澍堅協修 清道光十三年(1833)刻本(抄配)
13、(乾隆)光澤縣誌三十二卷首一卷 清段夢日修 魏洪纂 抄本
14、(咸豐)邵武縣誌十九卷首一卷 (清)李正芳修 張葆森纂 清咸豐五年(1855)刻本(抄配)(缺卷十五前半部分)
15、(民國)重修崇安縣誌三十六卷首一卷末一卷 洪簡、詹繼良修纂 誊清稿本(存卷一—十二,十四—二十,三四—三六)
16、(道光)屏南縣誌六卷 清梅鼎臣修 陳之駒纂 稿抄本
17、(道光)莆田縣誌稿不分卷 (清)林揚祖修 稿抄本
18、(乾隆)永春州志三十五卷首一卷 (清)杜昌丁修 黃任、黃惠纂 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刻本((缺卷十八、十九)
19、(嘉靖)德化縣誌十卷 (明)許仁修 蔣孔煬纂 抄本
20、(康熙)惠安縣誌續補 (清)彭翼宸修 黃貞吉纂 舊抄本
21、(乾隆)銅山所志不分卷 (清)陳振藻纂 佚名增補 舊抄本
22、(同治)南靖縣誌不分卷 (清)佚名纂 抄本
23、(康熙)永定縣誌十卷 (清)潘翊清初修 陳鈞奏初纂 趙良生增修 抄本
24、(康熙)漳平縣誌九卷首一卷 (清)查繼純修 蔣振芳、楊新日纂 清乾隆四十六年(1781)陳彚義重刻本
25、(乾隆)長汀縣誌二十六卷首一卷 (清)陳朝羲修 許春暉纂 清乾隆四十七年(1782)刻本
26、(正德)歸化縣誌十卷 (明)楊縉修纂 抄本
27、(乾隆)泰寧縣誌十卷首一卷 (清)施文(火壽)修 許燦纂 抄本
28、(道光)清流縣誌十卷首一卷 (清)喬有豫修 雷可升、伍嘉猷纂 抄本
……[看更多目录]
序言
《福建師範大學圖書館藏稀見方志叢刊》序
方寶川
福建,古之七閩,偏居東南一隅,《周禮?夏官》所謂:“四夷、八蠻、七閩、九貉 、五戎、六狄”之一也。《周禮?秋官》曰:“象胥掌蠻、夷、閩、貉、戎、狄之國”,可見“閩”在當時已是臣服於周王朝的南方衆多“方國”之一。
戰國末年,閩越融合。閩越族在無諸的領導下,建立了強大的閩越國,活躍于東南沿海的廣大區域,閩越文化一直波及到了當時之“島夷”,即現在的臺灣。秦初,一統天下,始皇廢閩越王無諸爲君長,以其地爲閩中郡。漢興,高祖五年(前202年),漢廷復封無諸爲閩越王,在閩中故地立國。
漢武帝元封元年(前110年),漢王朝剪滅閩越國,設冶縣。此後,中原漢族逐步開始移民福建,閩越人或退居山林,或遁於江海,或與漢族交融。三國東吳經營閩中,置建安郡。晉增晉安郡。梁立南安郡。陳別置閩州,後改豐州,此閩中自成一州之始。隋統一天下後,改州曰泉曰閩,旋又廢州,復爲建安郡。唐初,改建安郡爲建州,重建豐州與泉州,又添漳州與汀州;後改泉州名福州,改豐州名泉州。因唐統有福、建等州,置福建經略使,“福建”之名,由此而起,相沿至今。
唐末五代,王潮、王審知昆仲,開發福建,創立閩國地方政權。有宋一代,福建相繼有建寧一府,福州、泉州、汀州、漳州、南劍州等五州,興化、邵武兩軍。元在福建設行省,立宣慰司,分八路二州。明置承宣布政使司,領福州、泉州、汀州、漳州、建寧、延平、興化、邵武等八府及福寧州,福建遂得“八閩”之稱。清初,改福寧爲府,增設臺灣一府和永春、龍岩兩州。清光緒十一年(1885),臺灣獨立建省。
隋唐以前,福建文化不甚發達。自唐末五代,始興學重教。宋代以降,隨全國政治、經濟、文化重心的南移,福建文化,異軍突起。昔日閩越蠻荒偏遠之地,已被時人譽爲“東南全盛之邦”,更有“海濱鄒魯”之美稱。明清時期,承前代之盛,閩籍學者更是層出不窮,文風日盛,典籍驟增。
千百年來,由於歷史、自然、人爲等原因,福建古代地方文獻及閩人著述散佚甚多,然至今所見存者,仍爲數不少。僅福建師範大學圖書館所編《福建地方文獻及閩人著述綜錄》所錄的現存清代以前典籍,就多達3400餘種,內容基本涵蓋了古代福建的政治、經濟、軍事、哲學、社會、文化、教育、科技、文學、歷史、地理、藝術、宗教、風俗等等各個方面。
福建師範大學圖書館,百年典藏,承載學史,古代文獻,蔚爲大觀。其中線裝古籍凡1.9萬多種、20余萬冊,屬元、明、清舊槧及稿本、精抄本等善本古籍達800多種、萬餘冊;部分秘籍佳本,以專製木箱庋藏,縹緗琳琅,古樸書香。此外,17世紀以來外國人記述中國的1000餘種外文原版書、“五四”前後的一大批代表性報刊與民國文獻,亦成館藏特色之一。另有500多幅宋、元、明、清各代的名家書畫和近萬張金石碑拓,不乏稀世珍寶,彌足珍貴。
衆所周知,地方文獻中最爲典型、豐富、重要的組成部分即爲方志,而地方志是研究地方史的最基本資料,它集中反映了某一特定區域的自然與社會發展的總體狀況,舉凡一地的建置、沿革、山川、疆域、津樑、關隘、名勝、資源、物産、氣候、天文、災異、人物、藝文、教育、科舉、民族、風俗等等,無不彙編於志乘。因此,長期以來人們習慣稱地方志爲一地之百科全書。
福建師範大學圖書館向以蒐輯福建古代地方文獻及閩人著述爲己任。據《中國地方志聯合目錄》統計,全國流存至今的各地方志有8200多種(不包括專門志),福建的地方志現存約350種。而福建師範大學圖書館收藏的全國各地方志多達2500多種,其中福建省、府、州、縣、鎮各種志書基本具備,共280多種(不包括專門志),是全國收藏福建地方志最多的單位之一,傳世頗爲稀見的達近百種之多。
此次北京圖書館出版社,爲了進一步開發地方志文獻資源,更好地服務于地方經濟文化建設,服務於學術事業,與國內外著名圖書館合作,共同編輯出版著名圖書館藏《稀見方志叢刊》系列,我館有幸忝列爲合作館之一。根據北京圖書館出版社訂立的該《叢刊》收錄原則,凡已收入《天一閣明代方志叢刊》(正續編)、《宋元方志叢刊》、《日本藏中國罕見地方志叢刊》(正續編)、《中國地方志集成》、《中國方志叢刊》、《中國西北稀見方志》以及該《叢刊》已先期出版的各圖書館藏《稀見方志叢刊》所收入者不再重複收錄之外,我們按照福建現行政區域依次遴選了:[正德]《福州府志》四十卷、[乾隆]《福州藝文志補》四卷首一卷、[弘治]《長樂縣志》八卷、[崇禎]《長樂縣志》十一卷、[萬曆]《永福縣志》六卷、[嘉慶]《連江縣志》十卷首一卷、[康熙]《同安縣志》十二卷首一卷、[民國]《金門縣志》二十四卷首一卷末一卷文徵二卷、[道光]《屏南縣志》六卷、[道光]《莆田縣志稿》不分卷、[嘉靖]《德化縣志》十卷、[康熙]《惠安縣志續補》不分卷、[乾隆]《永春州志》三十五卷首一卷、[乾隆]《銅山所志》不分卷、[同治]《南靖縣志》不分卷、[康熙]《永定縣志》十卷、[康熙]《漳平縣志》九卷首一卷、[乾隆]《長汀縣志》二十六卷首一卷、[正德]《歸化縣志》十卷、[乾隆]《泰寧縣志》十卷首一卷、[道光]《清流縣志》十卷首一卷、[康熙]《建陽縣志》八卷首一卷、[道光]《建陽縣志》二十卷首一卷、[永樂]《政和縣志》四卷、[道光]《政和縣志》十一卷首一卷末一卷、[乾隆]《光澤縣志》三十二卷首一卷、[咸豐]《邵武縣志》十九卷首一卷、[民國]《重修崇安縣志》三十六卷首一卷末一卷等28種,彙編爲《福建師範大學圖書館藏稀見方志叢刊》。
長期以來,福建師範大學圖書館的幾代工作人員、尤其是古籍部的同仁,爲了進一步做好館藏古代文獻的典藏、整理與研究工作,以使鄉邦文獻發揚深顯,嘉惠士林,服務於地方經濟文化建設,一直堅持蒐輯遺逸,覼縷成帙,編目敘錄,啓示津樑。此次《福建師範大學圖書館藏稀見方志叢刊》的彙編出版,除了北京圖書館出版社的大力支持外,亦是本館古籍部同仁不懈努力、精誠合作的碩果之一。
我們相信,隨着日月逾邁,福建師範大學圖書館館藏福建古代地方文獻,必將愈發顯示出其珍貴的歷史價值。我們更期望,館藏古代典籍能在新的歷史時期,發揮出更大的現實作用。
2008年1月於福建師範大學圖書館
点此购买报价¥144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