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复旦大学决定在2009年的博士研究生招生中,在医学院的基础上扩大博士生招生改革的试点工作,凡是报考数学科学学院、物理学系、生命科学学院等9个理工科院系博士研究生的考生,必须先提供证明自己科研能力的书面材料,材料审核过关后,再进行笔试和面试,从而加大对博士生科研能力的考核,杜绝“考研专业户”。
曾几何时,有戏言曰,“本科生不如狗,硕士生满地走,只有博士生才能抖一抖。
”如今,能“抖一抖”的博士生现状又如何呢?有调查显示,博士研究生变“延久生”现象已在很多高校客观存在着。日前,在杭某高校的BBS上出现一个“建议成立个博士延期联盟”的帖子,引起了在校博士生们的热烈响应。而让人大跌眼镜的是,“延久生”延期毕业,甚至最终未获毕业的背后,往往多数都与发表论文有关。在普通人眼里,博士生都是“学术尖子”,他们又怎么会栽在“发表论文”上呢?
笔者认为,这是对我国当前“研究型教育”的一个警醒。我国“研究型教育”的质量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差距很大。根据对2006年度全美45596名研究型博士学历背景进行分析的《美国大学博士学位获得者综合报告》显示,当今“出产”美国博士最多的三所学校是清华大学571人、北京大学507人、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427人,紧追其后的还有复旦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南京大学等中国大学。美国《科学》杂志将清华、北大比作“最肥沃的美国博士培养基地”。
中国大学竟然成为美国博士基地,这当然是不招人待见的事实。由此也可见,我国的“研究型教育”,特别是博士研究生教育之现状是多么的不堪。体制之弊问题多多,已到了痛定思痛、穷则思变的地步。在这种情况下,上海复旦大学在博士生招录工作中,注重考生的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大胆向“考研专业户”说“不”,笔者认为,此举是将“研究型教育”改革的关口“前置”,把紧博士研究生的“入口”关,这种改革值得嘉许,这种试点值得推广。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也是“研究型教育”本质的一种回归,让“研究的归研究,应试的归应试”。
据笔者所知,在美国等一些西方国家的教育培养制度中,“博士生”的入门门槛相对宽松,但“博士候选人”的遴选却非常严格,淘汰率也很高。“博士生”必须在一到两年内通过包括笔试和口试在内的相当严格的博士资格考试,才能成为“博士候选人”,以此保证那些既具有学术研究能力,同时又具有充分条件(包括自由的时间)的人来攻读博士学位。相对而言,我国的“研究型教育”首先在选拔制度上就存在着明显的缺陷,那些“考研专业户”袭用“应试教育”的那一套,把“分数”当作博士生的“敲门砖”,屡屡得手。这就使得,我国的博士生选拔从一开始便有“先天不足”之弊。科研成为其“软肋”,文章成了“拦路虎”。因而也就不难理解,缘何堂堂的“博士生”会最终沦为“延久生”了。
上海复旦大学能够拿出“壮士断腕”的勇气,在博士生招生工作方面勇于尝试、锐意改革,此举无疑具有“破冰”意义。然而,每一项改革都伴随着相应的风险,对于科研和学术的评估也存着方法论和科学性问题。科研和学术评估透明化、可操作性以及标准化等诸多问题若解决不好,同样也会影响博士生招生的公平和公正。此外,博士生培养是个系统工程,它包括培养方案、导师组、资格考试、开题报告、预答辩、匿名评审、答辩评议导师回避和学位委员会审查等诸多单元。所有单元成熟运转,才能搭建完善的博士生培养机制。看来,我国的“研究型教育”改革之路任重道远。
热门推荐:
Flash视频教程大合集
Photoshop视频教程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