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否认Chrome开发曾反汇编Vista文件

王朝数码·作者佚名  2008-09-23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Google近期推出的Chrome浏览器受到了全球用户的广泛好评。实际上,Google的做法相当讨巧,Chrome是一款博采众家之长的产品。作为一款开源软件,它使用了苹果Webkit引擎,借鉴了Firefox和苹果Safari的诸多功能,甚至还应用了部分微软公开的源代码。通过人们对Chrome源代码的分析发现,它甚至还用上了反汇编这种“黑客行为”来分析Vista。

微软在Vista中引入了一项安全机制DEP。而在旧版系统如Windows XP SP2和Windows Server 2003 SP1中,虽然同样存在DEP模块,但并未向外界提供任何开发信息。在Google公布的Chrome源代码注释中,出现了这样的语句:“微软没有提供任何文档。你可以使用自己喜欢的反汇编工具,将Vista SP1的Kernel32.dll文件反汇编以获得这些信息。”

但Google日前在一份声明中表示,他们并未对微软代码进行反汇编,这些源代码中的文字来自于开源社区中有关绕过DEP机制的一篇论文。问题很明显,软件企业对于他人将自己的程序反汇编肯定不会高兴。在Vista的用户授权协议中就清楚写明不允许用户对软件进行反汇编、反编译操作。

但Google对此事有着不同看法,他们认为:“反汇编是软件开发中的常用方法,通常用来保证软件同其他软件或操作系统的兼容性。”

同样在这段源代码的注释中,Google解释是:“首先尝试查找文档,但它们仅有Vista SP1和Windows 2008版本。”而到了反汇编成果时,注释称:“进入灰色地带,仅针对Windows XP SP2和Windows Server 2003 SP1。”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