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尔中国研究中心总经理杜江凌在24日接受新浪科技采访时称,英特尔技术发展的主要动力还是摩尔定律,摩尔先生给英特尔乃至整个产业都指出了非常好的发展方向,同时,英特尔的探索性创新,又使摩尔定律在新的高度上面继续往前发展。
以下为访谈实录:
新浪科技:非常荣幸杜江凌博士能在百忙之中接受我们新浪网的采访。首先我想问一个和英特尔中国研究中心ICRC相关的问题:我记得在今年4月份上海的IDF(英特尔信息技术峰会)上看到了ICRC的十年成果展,大家知道ICRC是1998年成立的,今年正好是十周年。杜博士能否提前透露一下今年针对研究中心10周年有没有相关的庆祝活动呢?
杜江凌博士:是的,从成立至今,英特尔中国研究中心已经走过了10年的历程,我们现在正在准备下个月的十周年活动,也就是2008英特尔中国研究论坛。去年关注过我们研究论坛的朋友应该还记得英特尔所分享的一些创新机制,今年我们将继续与业界分享更多英特尔在创新方面的新成果和经验;另外一方面,我们也希望能和业界共同探讨一下如何在现在的经济形势和全球化背景下实现持续创新以及应对创新所面临的一些挑战,在相互分享创新经验的基础上探索今后业界合作和发展的方向,例如我们正在筹备的创新CTO研讨会,就是为了让大家能够更好的探讨这些问题。
新浪科技:英特尔中国研究中心在英特尔的全球研究体系的发展中扮演了一种什么样的角色?在整个英特尔发展当中又承担了什么样的任务呢?
杜江凌博士:英特尔中国研究中心是英特尔全球研究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现在已经发展为英特尔最大的海外研究机构。实际上ICRC主要承担了两方面的使命:一方面它具有英特尔全球研究体系的职责,也就是要进行前瞻性的研究和持续的创新,让英特尔在未来5到7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内保持技术领先性,满足未来人类的科技需求,改善人类的工作和生活;另一个方面我们还积极与本地政府、产业界和学术界共同开展学术上的合作研究,共同增强中国企业在前沿、新兴科技领域的领先地位以及自主创新的能力。
新浪科技:回顾英特尔中国研究中心的十年发展过程,杜博士能否分享下研究中心发展过程中最让您感到振奋和印象深刻的事情?
杜江凌博士:作为一个进行前瞻性研究的机构,英特尔中国研究中心从成立以来,从最初的协助总部进行研究项目的执行到现在拥有了一系列的前沿研究项目和成果,这些都是我们的研究人员长期努力的结果。我也很为这群热爱研究和技术、充满创新激情的ICRC研究员们感到自豪。每次看到我们自己研究出来的成果能够转化为产品、为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更多快乐,我们都非常的高兴,也很振奋,这也是激励我们不断创新的动力。同时让我很感动的就是我们的研究员们,他们是英特尔最宝贵的财富,正是因为他们的努力和勤奋的工作,最后才能成就一次又一次得创新成果,才能不断续写摩尔定律的神奇效力、推动半导体产业的持续发展。
新浪科技:刚才杜博士的主题演讲很有意思,题目是“英特尔科技:持续创新成就领先地位”,给我们阐述了精彩的一课。您刚才在演讲中讲到了在英特尔让研究和开发阶段实现顺利对接的机制,叫“携手探路”。能不能再具体介绍一下刚才所提到的那个案例英特尔主动管理技术iAMT?
杜江凌博士:大概是在四、五年前的时候,当时在我们在研究的过程中认识到了一个问题,大家知道网络上有很多的病毒,病毒一旦侵入你的主机,机器就会瘫痪,这样用户就无法对机器实施任何的操作。针对这个问题,当时我们提出了一个想法:能不能利用独立于主CPU的小的微处理器作为遭到病毒入侵时的备用处理器,一旦主CPU受到病毒入侵导致机器无法运行的时候,由于这个小的CPU很简单,它的软件都能被很好的保护住,所以它还可以正常运行。这样我们就可以利用这样还在继续正常运行的小软件做两件事:一个是可以立即把机器隔离起来,因为病毒传染性很大,隔离起来后就可以避免再传染别的病毒;第二可以利用这个小处理器立即对整个机器进行检测,然后找出它的问题根源。
这个研究出来以后,我们研究部门和产品开发部门进行了交流,他们也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想法,但是觉得还不够。因为如果我们仅仅为了隔离和查找病毒而要在英特尔整个平台上加这么一个单独的处理器,这样成本和代价还是比较高。最后产品开发部门提出来说能不能把这个变成对系统平台的管理,有了管理的功能后,不光可以对病毒进行管理,还可以实现对任何软件升级和别的很多方面的管理。产品开发部门提出的这样一个要求让我们觉得非常有道理。最后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把这个想法变成了一个共同承担的项目,最后成功推出了iAMT英特尔主动管理技术,还加入了英特尔的产品路线图,成为这一代产品中的新功能之一。最后演绎出来的就是英特尔企业级产品博锐。
到现在大家可以看到普通的IT管理也都实现了远程管理技术。这个例子就非常好的诠释了“携手探路”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研究部门和产品部门的交流和互动是让一项研究成果共顺利转化成产品的重要一环。
新浪科技:英特尔已经将IT产业带入了多核时代,我们知道今年还将推出新的架构。那您能不能从研究的角度对未来3—5年CPU发展趋势做一个预测?
杜江凌博士:其实3—5年的CPU发展趋势大家在英特尔现有的路线图上就可以了解了。作为研究部门,我们实际上看的更加长远,比如20年。我觉得主导英特尔技术发展的主要动力还是摩尔定律,摩尔先生给英特尔乃至整个产业都指出了非常好的发展方向。在今后十多年里,摩尔定律都会继续有效,这已经是被英特尔的工程师们和我们的科研人员们从大方向和具体产品上得到了实验的论证,从45纳米到明年的32纳米,再到22纳米、11纳米这些都是比较清楚的。再往后就是非常有趣的一件事情,当纳米数接近了原子活动范围的时候,就不能再用传统的硅做三极管的开关电路。今年IDF英特尔信息技术峰会上也谈到了,再往后就要考虑用不同的材料介质才能继续实现持续革新。这也是我今天谈到突破性创新和探索性创新一个很好的实例。今后十年内我们依靠突破性创新可以保证CPU技术的继续发展。现在英特尔的探索性创新,比如如何利用光子、电磁场等新技术,都将使摩尔定律在新的高度上面继续往前发展。
新浪科技:刚才我留意到杜博士讲了创新的三种分类:渐进性、突破性和探索性三种创新。您可不可以从这三方面给我国的IT企业一些建议以便更好的进行研发和创新呢?
杜江凌博士:我觉得我们国家总体来讲现在确实是到了这样的一个阶段,像之前胥和平主任讲的,光靠传统的低成本制造已经没有办法使企业实现长期的获利,创新成为了决定企业长期发展的重要因素。现在很多企业已经非常重视创新,大部分的企业实际上也都在进行这种渐进性创新,因为这种创新主要的原动力还是来自于客户,客户有新的需求,就会使得企业不断对产品进行改良,最后达到创新的目的。 比较难的是第二类突破性创新,这类创新不一定是从客户那边来的需求,而是从技术角度来看,突破某个难题需要一个什么样的技术。我觉得现在讲的产学研结合就是一个比较好的途径,能够充分利用学校和研究所的研究能力。当然,我觉得这里面可以再做得更加有效一些。可以这样设想一下,能不能把我们的大学和研究所,看作是类似企业里面的研究部门的角色,利用类似英特尔的“携手探路”的机制实现与制造企业产品开发部门的接合,因为中国现在像我们这种的研究机构还是比较少,大部分基本上还是侧重于比较近期的产品开发,有的公司设有产品的预研部,其实还是看下一代产品,比较困难去看5—7年后的长线技术、产品规划。而研究所和大学恰恰在这个范围内活动,恰恰在5—7年技术成熟度领域他们做了很多新的研究。所以把我刚才所说的携手探路模式映射到我们国家特定的环境里,让研究所和大学扮演二级研究院的角色,通过国家和企业对它进行一些资助。同时我们的学校也应该拿出自己的一部分研究经费,把一些技术和理论上的东西有针对性的转化到产品上去,这是对于增强我们国家的创新能力也是很好的一个方面。
另外,也可以选择与研究能力较强的公司进行合作,像我们最近和科技部的合作以及与产业的合作也是这样,能够在研究院这个级别进行一些横向的合作。通过这个合作一方面产生创新的技术;另一方面也是互相学习一下在企业里面如何把技术转换成产品的经验。10月份我们将要召开的英特尔中国研究论坛实际上很重要一方面就是要讨论这方面的内容,同时也是通过这个机会和一些国内比较顶尖的企业建立关系,开拓未来合作的机会
新浪科技:在创新机制方面您觉得中国的IT企业和著名的跨国IT企业相比差距都在哪些方面呢?
杜江凌博士:我觉得还是在于中国的IT业发展时间比较短。从我们自己的体会来讲,英特尔中国研究中心在中国已经十年了,但是我们的创新能力也还在一步一步的积累和提高。中国的中小企业都还比较年轻,还没有经历一个完整的发展过程。从有概念到对这个概念的论证,然后把概念变成成功的技术,再把技术变成产品的开发到最后产品出货,这个过程很少有企业完成经历过。这个过程必须要亲自走过自己才有体会,才会知道是这么一回事。
也有不少企业问我说杜博士我们有很多的员工,有很多新的想法,但是有了这些想法下一步怎么办呢。首先源源不断的新想法哪些是值得实施和投入的,另外,开始做了以后,什么时候这个想法应该继续做、什么时候应该停。如果看不到最后能够转换成产品,这些想法我怎么判断哪个好、哪个不好,用什么样的机制判断哪个能成、哪个不能成。这些都需要有一个经验的积累最后才能慢慢明白。比如有这么多想法,怎么才能知道哪个好、哪个不好呢——通过刚才我们讲的TSLRP(技术战略长期规划)就可以解决,它实际上是一个筛选的过程,把上百个想法由这些非常资深的技术专家归成三类或者四类,这样就可以大大减少了不确定性,同时又不会扼杀研究员们的创新想法。那些最好的想法都包括在这三、四大类里面,然后再对这三、四大类进行论证,这样成功的可能性就会大得多。我觉得这样的东西还是缺乏的,需要一个学习和实践的过程慢慢积累。
新浪科技:那么在一个企业通过类似技术战略长期规划和携手探路的机制保证了创新的源泉和有效性之后,您觉得如何才能让投身研究的每个个人都能保持持续的创新能力和超强的判断力呢?对于个人的发展有什么建议吗?
杜江凌博士:这个是我最感兴趣的,我觉得这对一个企业来说非常很重要。如果我们培养的研究人才都没有创新能力,再好的机制也是没有用的。我觉得对于个人来讲,实际上有两个方面非常重要:学习能力要强,学习方法要对。能力要强就是说要能够真正理解你所学的理论是怎么回事,不是听人家说1+1=2就完了,而是要问为什么1+1=2。第二就是要有技巧,学习的过程方法很重要。创新往往是对于一个假设的突破,比如人们普遍认为硅不可能发光,但英特尔的技术人员就挑战了这个假设,问为什么硅不能发光,为什么一定不能发光。他就从头去研究了20多年前、40多年前当时人们是如何得出这个结论的,当时的实验是怎么做的,最后他发现那个实验有局限性,他找到了这个局限性,也就推翻了硅不能发光的假设。假设一旦被推翻,往往一个创新就出现了。英特尔的45纳米技术也是一样,人们都是认为二极管一定要用二氧化硅,不可能用别的,因为这个东西加在这个上面,加电以后电流从中间走过去。英特尔的研究人员就说为什么一定要用二氧化硅,用金属为什么不行?金属肯定不漏电,但是它的导电性太强,所以如果能把它不好的地方克服掉,而利用好的地方突破原来的假设,那么就有了今天的高K,这也是对于一个假设的突破。
这也可以说是英特尔的偏执狂精神的另一种体现,我觉得这也是英特尔人由于对摩尔定律的执着才能成就这一个个的创新。
新浪科技:最后杜博士能不能给我们现在的年轻人提一点职业选择和规划法方面的建议?
杜江凌博士:我记得当年我毕业的时候有好几不同的选择,但是我毫不犹豫的去了北京无线电厂的远程警戒雷达部门,当时想的很简单,我是学雷达专业的,这就是我当时的爱好,所以就去了。我觉得这也是我想告诉现在的年轻人的,激情和兴趣比什么都重要,你兴趣在哪你就去干什么方,最后自然而然你的事业就会成功。不用想的太多,现在大家都想的太多,选择也很多,反而不知道自己究竟做哪一行比较好。实际上跟着兴趣走就是最好的选择,可以让你工作的愉快、投入自己的热情去干事,在你不经意之间事业就有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