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塑与法式珠宝情结

王朝首饰·作者佚名  2008-10-08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你知道么?

唯有南非的黄金(194,-2.60,-1.32%,吧),纳米比亚的钻石,

才能引起我的注意!”

“你这土著,

那是因为你没有看到

Kenneth Jay Lane的作品。”

采访、文/陈书娣 摄影/杨迪

Kenneth Jay Lane小档案

1954年毕业于Rhode Island School of Design

50年代,担任了《VOGUE》杂志美国版的艺术总监

1954年加入Delman 及 Christian Dior鞋履设计团队

1996年,新推出一本名为《Faking It》

正文:先开个小差:

《广异记》说,从前有个波斯人住进一间客栈,出价二千贯向店主买下门前的一块巨石,波斯人打碎石头,得到一颗大宝珠,然后拿刀割开腋窝,将珠子塞进去,握着膀子扬长而去。

听起来残忍又辛酸,但这个故事是想表明,自古以来人们就为这珍宝趋之若鹜。有谁知道现年八十岁的美国设计师Kenneth Jay Lane,也有这“挖腋塞珠”的功效呢?

与众不同的是,Kenneth Jay Lane只选用金属、竹节、甚至木头,或者仿造的白钻黄金来设计珠宝,但他的作品每每问世便遭遇“哄抢”:优雅的赫本钟爱他,穿上经典的赫本鞋时,她爱戴上KJL的白色金属首饰遥相呼应;麦当娜出席任何晚宴,都佩戴着他的闪烁夸张的珠宝;布兰妮不管穿性感破烂布衫还是优美黑色礼服都要佩戴他的象牙长项链和大手镯……学他的,服装品牌Balenciaga、Burberry、Yves Saint Laurent和Lanvin开始做非珍稀材质的首饰,今年,Armani和Hermes也推出了木制、塑料(11600,-240.00,-2.03%,吧)或树脂材质的各式镯子。

获得名媛青睐、甚至拉拢了一干大牌随身附和,Kenneth Jay Lane无疑是彻底颠覆了时尚界“珠宝越珍稀越昂贵”的神话。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