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互聯網網民 2008-10-15 23:09:24
評論美國MSNBC網站最近公布了迄今最偉大的八具太空望遠鏡,這些近20年裏先後進入太空的望遠鏡好比「太空之眼」,幫助人類對宇宙有了更清晰的認識。以下就是這八具太空望遠鏡。
哈勃太空望遠鏡
哈勃太空望遠鏡
發射時間:1990年
哈勃望遠鏡于1990年發射升空。18年來這部功勳卓著的望遠鏡重新改變了我們對宇宙的認識,向公衆奉獻了大批精彩絕倫的太空靓照。然而最近哈勃望遠鏡遭受了硬件失靈的故障,令其無法與地面實現通訊。但美宇航局正在制定一個複蘇「大天文台」的計劃,令「哈勃」望遠鏡至少服役到2013年。
康普頓伽馬射線太空望遠鏡
康普頓伽馬射線太空望遠鏡
發射時間:1991年
主要功能:尋找高能伽馬射線
宇宙中一些最狂暴的事件是肉眼所看不到的。它們發生在一種稱爲伽馬射線的光譜環境下。伽馬射線是電磁光譜中能量最大的光子。康普頓伽馬射線太空望遠鏡重達17噸,于1991年經由「亞特蘭蒂斯」號航天飛機發射升空,用以觀測宇宙中的高能射線。康普頓攜帶的先進儀器向世人揭示了高能伽馬射線爆發的分布情況,使科學家繪制出諸如上圖這樣的精彩地圖,該圖顯示集中于銀道面(galactic plane)沿線的伽馬射線爆發。2000年,在陀螺儀發生故障後,康普頓被安全地脫離了軌道。
錢德拉X射線太空望遠鏡
錢德拉X射線太空望遠鏡
發射時間:1999年
主要功能:觀測黑洞和超新星
長期以來,科幻作家就喜歡給「超人」等虛構的超級大英雄賦予X射線般的視力,這種超能力可以使他們看清楚普通人看不到的東西。在錢德拉X射線太空望遠鏡1999年發射後,現實世界的天文學便具有了這種超能力。錢德拉望遠鏡用以觀測黑洞和以高能光形式存在的超新星等物體。它拍攝的具有340年曆史的超新星殘骸「仙後座A」向天文學家揭示了這種爆發的恒星可能是宇宙射線的重要來源。宇宙射線是不斷轟擊地球的高能粒子。
XMM-牛頓X射線太空望遠鏡
XMM-牛頓X射線太空望遠鏡
發射時間:1999年
主要功能:不間斷觀測深空
1999年12月,多鏡片X射線觀測衛星(現稱XMM-牛頓)發射升空,歐洲天文學家從此擁有了他們自己的X射線觀測台。這顆衛星裝備了三部X射線望遠鏡,因其奇異的飛行軌道而著稱,這種飛行軌道可令其長時間、不間斷觀測深空。XMM-牛頓讓歐洲天文學界獲得了諸多突破,如觀測到迄今在遙遠宇宙看到的最大星系團。這個龐大的星系團(上圖右側)證明了一種稱爲暗能量的神秘力量的存在。據說,暗能量加速了宇宙的膨脹速度。科學家表示,如此巨大的星系團可能是在宇宙初期形成的。
威爾金森微波各向異性探測器
威爾金森微波各向異性探測器
發射時間:2001年
主要功能:探測早期宇宙結構
大爆炸發生後約38萬年,宇宙釋放了大量輻射熱,這種輻射熱稱爲宇宙微波背景輻射。按照天文學理論,宇宙起源于大爆炸。美宇航局在1992年發射了一艘航天器,對宇宙微波背景輻射的微小變化進行探測。威爾金森微波各向異性探測器發射于2001年,多年來一直在研究宇宙微波背景輻射更爲細微的變化,令科學家對大爆炸後宇宙狀況有初步了解。如上圖所示,美宇航局在2003年公布了一幅根據威爾金森微波各向異性探測器數據繪制的早期宇宙地圖。這些數據證實宇宙已擁有137億年曆史。
斯皮策太空望遠鏡
斯皮策太空望遠鏡
發射時間:2003年
主要功能:穿透星際氣體和塵埃
不知你是否有過爬到山頂,結果只看到煙霧缭繞景象的經曆。密不透風的星際氣體和塵埃給試圖了解遙遠恒星和星系的天文學家造成了類似問題。發射于2003年的斯皮策太空望遠鏡(右圖)通過收集紅外光,爲天文學家們解決了這個難道。紅外光是與某個熱量有關的電磁輻射的無形模式,這種熱量是氣雲所不能阻擋的。通過斯皮策太空望遠鏡攜帶的攝像機,天文學家對星系、新形成的行星系及形成恒星的區域(如左側的W5區域)進行了前所未有的勘測。
費米伽馬射線太空望遠鏡
費米伽馬射線太空望遠鏡
發射時間:2008年
主要功能:研究黑洞,揭開暗物質神秘面紗
黑洞被稱爲太空中的旋渦,將一切東西吸引在其周圍。但是,當黑洞吞噬恒星時,它們還會以近乎光速的速度向外噴湧釋放伽馬射線的氣體。爲何會發生這種情況?2008年7月發射的費米伽馬射線太空望遠鏡可能會揭開這個謎底,這部望遠鏡的目標是研究高能輻射物,另外還有可能揭開暗物質的神秘面紗,有助于進一步了解宇宙中最極端環境中我們聞所未聞的物質。暗物質是伽馬射線爆發的來源。
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
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
發射時間:2013年
主要功能:尋找宇宙最早形成的恒星和星系
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定于2013年發射,將利用其7倍于哈勃太空望遠鏡的聚光能力對太空展開探索。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被看作是哈勃的「接班人」,龐大的聚光能力將可能令其觀測到宇宙最早形成的恒星和星系。詹姆斯·韋伯望遠鏡的核心部分是18面六邊形鏡子,它們將統一行動,用以聚焦遙遠、年輕宇宙中的物體。最新研究發現可能會提供從恒星、星系、行星形成到太陽系演變等一切事情的線索。
(來源:新浪科技)
美國MSNBC網站最近公布了迄今最偉大的八具太空望遠鏡,這些近20年裏先後進入太空的望遠鏡好比「太空之眼」,幫助人類對宇宙有了更清晰的認識。以下就是這八具太空望遠鏡。
哈勃太空望遠鏡
[url=/bbs/detail_1861148.html][img]http://images.wangchao.net.cn/images/upload/images/kepu/1224083362117.jpg[/img][/url]
哈勃太空望遠鏡
發射時間:1990年
哈勃望遠鏡于1990年發射升空。18年來這部功勳卓著的望遠鏡重新改變了我們對宇宙的認識,向公衆奉獻了大批精彩絕倫的太空靓照。然而最近哈勃望遠鏡遭受了硬件失靈的故障,令其無法與地面實現通訊。但美宇航局正在制定一個複蘇「大天文台」的計劃,令「哈勃」望遠鏡至少服役到2013年。
康普頓伽馬射線太空望遠鏡
[url=/bbs/detail_1861148.html][img]http://images.wangchao.net.cn/images/upload/images/kepu/1224083362289.jpg[/img][/url]
康普頓伽馬射線太空望遠鏡
發射時間:1991年
主要功能:尋找高能伽馬射線
宇宙中一些最狂暴的事件是肉眼所看不到的。它們發生在一種稱爲伽馬射線的光譜環境下。伽馬射線是電磁光譜中能量最大的光子。康普頓伽馬射線太空望遠鏡重達17噸,于1991年經由「亞特蘭蒂斯」號航天飛機發射升空,用以觀測宇宙中的高能射線。康普頓攜帶的先進儀器向世人揭示了高能伽馬射線爆發的分布情況,使科學家繪制出諸如上圖這樣的精彩地圖,該圖顯示集中于銀道面(galactic plane)沿線的伽馬射線爆發。2000年,在陀螺儀發生故障後,康普頓被安全地脫離了軌道。
錢德拉X射線太空望遠鏡
[url=/bbs/detail_1861148.html][img]http://images.wangchao.net.cn/images/upload/images/kepu/1224083362414.jpg[/img][/url]
錢德拉X射線太空望遠鏡
發射時間:1999年
主要功能:觀測黑洞和超新星
長期以來,科幻作家就喜歡給「超人」等虛構的超級大英雄賦予X射線般的視力,這種超能力可以使他們看清楚普通人看不到的東西。在錢德拉X射線太空望遠鏡1999年發射後,現實世界的天文學便具有了這種超能力。錢德拉望遠鏡用以觀測黑洞和以高能光形式存在的超新星等物體。它拍攝的具有340年曆史的超新星殘骸「仙後座A」向天文學家揭示了這種爆發的恒星可能是宇宙射線的重要來源。宇宙射線是不斷轟擊地球的高能粒子。
XMM-牛頓X射線太空望遠鏡
[url=/bbs/detail_1861148.html][img]http://images.wangchao.net.cn/images/upload/images/kepu/1224083362586.jpg[/img][/url]
XMM-牛頓X射線太空望遠鏡
發射時間:1999年
主要功能:不間斷觀測深空
1999年12月,多鏡片X射線觀測衛星(現稱XMM-牛頓)發射升空,歐洲天文學家從此擁有了他們自己的X射線觀測台。這顆衛星裝備了三部X射線望遠鏡,因其奇異的飛行軌道而著稱,這種飛行軌道可令其長時間、不間斷觀測深空。XMM-牛頓讓歐洲天文學界獲得了諸多突破,如觀測到迄今在遙遠宇宙看到的最大星系團。這個龐大的星系團(上圖右側)證明了一種稱爲暗能量的神秘力量的存在。據說,暗能量加速了宇宙的膨脹速度。科學家表示,如此巨大的星系團可能是在宇宙初期形成的。
威爾金森微波各向異性探測器
[url=/bbs/detail_1861148.html][img]http://images.wangchao.net.cn/images/upload/images/kepu/1224083362758.jpg[/img][/url]
威爾金森微波各向異性探測器
發射時間:2001年
主要功能:探測早期宇宙結構
大爆炸發生後約38萬年,宇宙釋放了大量輻射熱,這種輻射熱稱爲宇宙微波背景輻射。按照天文學理論,宇宙起源于大爆炸。美宇航局在1992年發射了一艘航天器,對宇宙微波背景輻射的微小變化進行探測。威爾金森微波各向異性探測器發射于2001年,多年來一直在研究宇宙微波背景輻射更爲細微的變化,令科學家對大爆炸後宇宙狀況有初步了解。如上圖所示,美宇航局在2003年公布了一幅根據威爾金森微波各向異性探測器數據繪制的早期宇宙地圖。這些數據證實宇宙已擁有137億年曆史。
斯皮策太空望遠鏡
[url=/bbs/detail_1861148.html][img]http://images.wangchao.net.cn/images/upload/images/kepu/1224083362883.jpg[/img][/url]
斯皮策太空望遠鏡
發射時間:2003年
主要功能:穿透星際氣體和塵埃
不知你是否有過爬到山頂,結果只看到煙霧缭繞景象的經曆。密不透風的星際氣體和塵埃給試圖了解遙遠恒星和星系的天文學家造成了類似問題。發射于2003年的斯皮策太空望遠鏡(右圖)通過收集紅外光,爲天文學家們解決了這個難道。紅外光是與某個熱量有關的電磁輻射的無形模式,這種熱量是氣雲所不能阻擋的。通過斯皮策太空望遠鏡攜帶的攝像機,天文學家對星系、新形成的行星系及形成恒星的區域(如左側的W5區域)進行了前所未有的勘測。
費米伽馬射線太空望遠鏡
[url=/bbs/detail_1861148.html][img]http://images.wangchao.net.cn/images/upload/images/kepu/1224083363070.jpg[/img][/url]
費米伽馬射線太空望遠鏡
發射時間:2008年
主要功能:研究黑洞,揭開暗物質神秘面紗
黑洞被稱爲太空中的旋渦,將一切東西吸引在其周圍。但是,當黑洞吞噬恒星時,它們還會以近乎光速的速度向外噴湧釋放伽馬射線的氣體。爲何會發生這種情況?2008年7月發射的費米伽馬射線太空望遠鏡可能會揭開這個謎底,這部望遠鏡的目標是研究高能輻射物,另外還有可能揭開暗物質的神秘面紗,有助于進一步了解宇宙中最極端環境中我們聞所未聞的物質。暗物質是伽馬射線爆發的來源。
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
[url=/bbs/detail_1861148.html][img]http://images.wangchao.net.cn/images/upload/images/kepu/1224083364164.jpg[/img][/url]
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
發射時間:2013年
主要功能:尋找宇宙最早形成的恒星和星系
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定于2013年發射,將利用其7倍于哈勃太空望遠鏡的聚光能力對太空展開探索。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被看作是哈勃的「接班人」,龐大的聚光能力將可能令其觀測到宇宙最早形成的恒星和星系。詹姆斯·韋伯望遠鏡的核心部分是18面六邊形鏡子,它們將統一行動,用以聚焦遙遠、年輕宇宙中的物體。最新研究發現可能會提供從恒星、星系、行星形成到太陽系演變等一切事情的線索。
(來源:新浪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