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研发能力弱、管理粗放、贴牌生产、人民币升值、原材料价格和劳动力成本上升带来的问题,使企业生存与发展中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压力。
管理专家、中国机械工业企业管理协会常务理事、信息化管理咨询顾问金达仁认为,信息化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但通过深化应用,可以全面推动企业管理创新,构建协同商务体系,加强集团管控和财务管控,优化企业资源配置,进而从根本上降低企业成本,提升企业利润和价值。为此,金达仁指出,深化应用ERP是企业信息化进程的转折点,推动企业管理创新,全面提升企业价值。因此,无论企业现阶段信息化应用水平如何,都要面对和思考这个实际问题。
有专家也提出,一些企业面临生存压力,主要原因在于众多中小零部件企业,尤其是出口加工型企业,处于国际产业链分工的低附加值环节――制造环节,而处于国际产业链上的其他环节如采购、仓储、订单处理、批发、零售等,席卷了几乎绝大部分利润。一旦遇到人民币升值、国内CPI上升等不利因素困扰,就会陷入极大的困境。因此,在全面参与国际产业链分工之前,需要企业“练好内功”,提高信息化水平。
国际知名调查机构IDC最新发布的《中国制造业白皮书》中,将中国制造业经历的路程划分为三个阶段,即:凭借劳动力成本低获得竞争优势阶段;通过采用先进的机械及设备实现工业化的阶段;通过采用信息技术实现信息化的阶段。其中前两个阶段在于保持低成本优势,第三个阶段是为实现世界级的卓越制造。信息化将通过产品和商业模式创新来协助企业实现运营创新和业务增长。
“信息化”一词已经被大多数企业认知。今年年初,国家相关部委联合发布的《关于强化服务,促进中小企业信息化的意见》指出,要全面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促进中小企业信息化,提高我国中小企业生存、发展、创新和竞争能力。
我国零部件企业很多是中小企业,这些企业大部分信息化程度偏低,往往专注于本位产品的生产、销售和研发,绝大多数仍处于手工管理的水平,不能享受信息化对管理和销售带来的优越性。
就如何实现深化应用信息化系统战略目标,金达仁认为,关键是要尽快引入业务模式重组。“因为流程从属模式,模式从属战略,它们之间有着必然的关系。”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