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otoshop裏的圖層樣式功能是大家常用的功能,但是並沒有多少人對混合選項做過較為深入的探討,本文將向朋友們分析其中的高級混合功能,希望能給朋友們帶來幫助~~
圖層樣式是Photoshop中一個非常常用的功能,用戶時常需要其中的投影、外發光和描邊功能為圖層添加效果,而圖層樣式的第一項「混合選項」又有多少人留意過呢?本次PS教程為大家詳細講述「高級混合」功能的作用。

圖1
填充不透明度,直接拖動看看,似乎與[不透明度]相似~~
但這個選項只會影響層本身的內容,不會影響層的樣式 (這裏指默認情況下,其它情況下面將講到)。因此調節這個選項可以將層調整為透明的,同時保留層樣式的效果。

圖2
通道 [RGB],這三個多選框,去掉那個,就相當於把對應通道填充成白色,比如所去掉紅色,這個圖層就偏紅了。具體試驗一下就很清楚了。
(這個通道選擇也同樣作用於所有的圖層效果上)
挖空:方式有三種:深、淺和無,用來設置當前層在下面的層上「打孔」並顯示下面層內容的方式。如果沒有背景層,當前層就會在透明層上打孔。
要想看到「挖空」效果,必須將當前層的填充不透明度(而不是普通層不透明度)設置為0或者一個小於100%的設置來使其效果顯示出來。

圖3
如果對不是圖層組成員的層設置「挖空」,這個效果將會一直穿透到背景層,也就是說當前層中的內容所占據的部分將全部或者部分顯示背景層的內容(按照填充不透明度的設置不同而不同)。在這種情況下,將「挖空」設置為「淺」或者「深」是沒有區別的。但是如果當前層是某個圖層組的成員,那麽「挖空」設置為「深」或者「淺」就有了區別。如果設置為「淺」,打孔效果將只能進行到圖層組下面的一個層,如果設置為「深」,打孔效果將一直深入到背景層。 下面通過一個例子來說明:
這幅圖片由五個層組成,背景層為黑色、背景層上面是圖層4(灰色)、再上面是圖層1、2、3(顏色分別是紅、綠和藍),最上面的三個層組成了一個層組。

圖4
現在我們選擇"圖層1",打開層樣式對話框,設置「挖空」為「淺」並將「填充不透明度」設置為0,可以得到這樣的效果:

圖5
可以看到,圖層1中紅色圓所占據的區域打了一個「孔」,並深入到「圖層4」上方,從而使「圖層4」的灰色顯示出來。由於填充不透明度被設置為0,圖層1的顏色完全沒有保留。如果將 填充不透明度設置為大於0的值,會有略微不同的效果。
如果再將「挖空」方式設置為「深」,我們將得到這樣的效果:

圖6
現在紅色圓占據的部分"擊穿"了圖層4,深入到了背景層的上方從而使背景的黑色顯示了出來。
下圖就是「挖空」的一個簡單應用:

圖7
接下來講[將內部效果混合成組]和[將剪貼圖層混合成組]

圖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