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部经济是指某区域由于特有的优势资源吸引企业总部集群布局,形成总部集聚效应,并通过‘总部—制造基地,功能链条辐射带动生产制造基地所在区域发展,由此实现不同区域分工协作、资源优化配置的一种经济形态。”数年前,北京市社会科学院中国总部经济研究中心主任赵弘在国内首次提出总部经济理论。
当前,我国面临的产业转型升级压力和挑战日益严峻,赵弘对此抛出新论:“总部经济对突破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具有重要的战略价值,发展总部经济应该上升为国家战略。”
总部经济成为战略选择
经过30年的发展,我国制造业发展水平显著提升,已经有210多种产品产量位居世界第一,“中国制造”在很大程度上支撑了世界消费。但是由于我国许多制造业企业处于加工、装配这一低附加值、低技术含量的环节,“世界制造工厂”现状带来一系列的问题。首先,我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国产品牌在国际市场上核心技术不多,这直接导致“中国制造”利润很薄;其次,“中国制造”带来了沉重的环境问题;再次,我国商品出口带来的国际贸易摩擦让国内企业应接不暇。据商务部统计,2007年我国共遭遇80起反倾销、反补贴等贸易救济调查,连续13年成为全球遭受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
“作为世界制造工厂,我们付出很多努力,消耗了很多资源,却没有得到多少财富,还被别人指责,这样的被动发展模式亟须改变。”赵弘认为,总部经济通过企业总部等高端环节的聚集发展,既能提高制造业的生产效率,促进资源能源的集约利用,减少环境污染,也能有力推动“微笑曲线”两端分化出的现代服务业的大规模迅速发展,因而发展总部经济成为我国现阶段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战略选择。
探索新思路和新模式
当然,我国实现市场经济条件下区域协调发展需要新思路和新模式。赵弘提供了一组数据。2007年我国东部地区GDP比中西部地区GDP之和还高6.21万亿元,从人均GDP看,2007年我国东部地区人均GDP为29703元,中部地区人均GDP约为东部地区的51%,西部地区人均GDP仅为东部地区的44%。同时,我国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中心城市与中小城市之间在人才、信息、技术等战略资源与土地、能源、材料、人工等常规资源的分布上呈现明显的不均衡格局。
“面对区域之间巨大的经济发展和资源禀赋差异,我国亟待寻求新的思路和模式,不断增强大城市的资源整合力和辐射力,带动中小城市发展、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总部经济是一种基于区域间发展水平和资源差异,以企业为载体、以市场机制为基础的区域间合作模式,能够推动大城市与中小城市、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之间由原来的产品合作、产品配套向功能合作、功能配套拓展升级,为不同区域找到合作的切入点和利益的共同点、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提供了一条新思路。”赵弘认为,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我国越来越具备发展总部经济的条件。最大化。一方面,一批城市已经率先发展起来,特别是一些中心城市已经具备了通过发展总部经济提升我国在全球产业体系中支配力的基本能力和条件。根据中国社科院发布的《2007/2008年全球城市竞争力报告》,我国共有59座城市入选全球城市500强,其中上海排名第41、深圳排名第64、北京排名第66;跨国公司落户指数前10名中,北京、上海分列第9、10位。另一方面,一大批中国企业经过多年发展,积累了强大的实力,具备了以总部经济模式在全国乃至全球范围内优化配置资源的能力。2008年中国企业500强整体实力明显提高、经济效益明显好转,中石油化工集团、国家电网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3家企业的营业收入突破了一万亿元,46家企业达到了千亿元规模。我国跨国公司的崛起令世界瞩目。
截至2007年年底,我国近7000家境内投资主体在全球173个国家和地区设立对外直接投资企业超过1万家,2007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净额为265.1亿美元,是2002年的10.6倍。2008年我国大陆有25家企业入选《财富》世界500强,其中北京21家,上海2家,广州1家,长春1家;联想、海尔、华为等一批民族企业通过总部经济模式在海外投资或通过授权贴牌生产方式获得海外市场扩张,并取得在全球范围内的总部经济收益。
“一些中心城市(城区)率先发展起来了,理应成为我国发展总部经济的先导区。”赵弘说,城市之间发展差异较大,整体上不可能在短期内都达到发展总部经济所需的条件,对于这点,赵弘指出,有条件的中心城市更应把总部经济作为城市发展的重要战略,积极推动总部经济发展的重要空间载体——总部经济聚集区的建设和发展。我国一大批企业经过多年发展,积累了强大的实力,应积极在国内区域之间以总部经济模式进行资源优化配置,在取得企业更大发展的同时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有条件的企业更要以走向世界的雄心壮志,在更高层面上以总部经济模式参与国际市场开拓和竞争,取得在全球范围内的总部经济收益,实现资源配置效率最大化和国家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