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日消息,今天,“建设创新型国家”已经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全国各级政府部门都在大力鼓励企业进行创新,并喊出了“向创新要效益”、“用创新带动发展”等等口号。但有关专家指出,“创新力”只是企业形成“竞争力”的开端,而企业从具备“创新力”到真正形“竞争力”,还有一段路要走……
符合市场需求
在开展创新工作时,不少企业遇到了这样的问题:虽然搞了不少创新,成果也有一些,但对于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却没有产生明显效果;有的甚至只是白白浪费了企业的人力、物力和时间。而这种尴尬情况的出现,无疑对企业的创新积极性是一种非常消极的影响。有专家指出,没有在事前进行缜密的市场调查,导致创新成果与市场需求脱节,是企业创新工作收效甚微,无法形成竞争力的重要原因之一。
1912年,世界著名管理学和经济学大师熊彼特在其著作《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首次提出了创新的概念。他认为,检验创新是否“合格”的标准只有一个,那就是这项创新是否能够被市场接受,并为企业带来更多的利润。在之后的近百年时间中,熊彼特关于创新的理论被全世界公认为是对于“创新”一词最好的解释与定义。
由此我们不难看出,对于企业来说,创新行为必须做到“有的放矢”——无论其成果是产品、技术还是制度,都应该是可以在市场上对企业起到推进作用的。也就是说,应该是可以满足市场需求的。
历史上,因为掌握了市场需求而进行创新并最终大获成功的例子不胜枚举。1980年,正值IBM个人PC大行其道,然而当时的市场上却没有能够与之匹配的小型打印机。而精工爱普生集团则紧密围绕这一市场需求,展开创新工作——基于其划时代的微型打印机技术,迅速推出了世界上第一台个人电脑用针式打印机MP-80。该产品甫一上市,就获得了消费者的高度认同,并在全球市场(尤其是美国)掀起销售热潮,不仅为精工爱普生集团带来了极大的利润,还迅速让EPSON这一打印品牌享誉全球。
可以这样说,在了解市场需求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正是企业将“创新力”真正转化为“竞争力”的首要前提。
重视专利注册
21世纪,市场经济的发展以知识经济的形态出现。任何企业的创新成果,要想在知识经济环境中转化为企业的竞争力,就必须使之转化为自主的知识产权,具体来说,也就是企业要将自己的创新成果注册为专利。
有专家指出:在知识经济时代,一项核心专利很可能会引发一系列的技术创新,并形成创新的集群现象和簇射现象,并带动一批新产品的诞生,推动新兴产业的发展。这会引起两方面的效果:其一,有利于促进企业多元化投资,获取丰厚的利润;其二,掌握某些领域核心专利的企业,有可能会主导该领域或产业的发展。
另外,专利已不单单是鼓励创新的手段,还是企业产业市场竞争的有效工具。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仅仅研制出了高新技术成果,而不将知识资本合理转化为产业资本,是无法形成国际竞争优势的。
可喜的是,我国近几年在专利注册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统计显示,截至2007年,我国专利申请数量已突破400万件,居世界前列。而且,与达到第一个“100万件”用时15年相比,达到第四个“100万件”仅用了16个月。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注意到,我国企业总数超过4000万家,平均起来,每10家企业才有一项专利……
这一事实表明:一方面,我国企业的专利意识越来越强,专利工作也取得了极大的成果;另一方面,我国企业专利工作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因此,在知识经济时代,我国企业在积极进行自主创新的同时,必须提高对专利注册工作的重视程度,要为自己的创新成功申请的完备专利——一则,确保自己的合法权益免遭侵犯;二则,在专利制度的保护下,激发更多更好的创新成果,为提升企业“竞争力”奠定坚实基础。建立专利战略
认真了解市场需求、高度重视专利注册工作,是企业“创新力”转化为“竞争力”的前提和基础,而建立完善的“专利战略”,则是企业将“创新力”到“竞争力”转化的核心。
所谓“专利战略”,有专家指出,其本质就是企业要从发展的角度,高瞻远瞩地对专利的申请、使用等进行详细的规划,使得其能够最大限度地促进企业的发展。
以前文提到过的世界著名跨国综合信息巨擘的精工爱普生集团为例,该公司就制定了非常完善的专利战略:
第一,要在公司经营范畴所涉及的各个领域内大量申请专利;
第二,申请的专利一定要有效地进行利用;
第三,要建立强有力的信息系统以便及时进行查询;
第四,不仅要尊重自己的专利,也要尊重他人的专利。
在这一专利战略的指导下,精工爱普生集团总是尽可能地描绘出3年至5年后公司专利工作应达到的目标,制定出达标的具体实施方案,并在此基础上循序渐进地稳步推进,以确保每个年度计划的彻底完成。基于完善的专利战略和高效的执行力,精工爱普生集团将一系列关键创新写成了专利,并成功实现了专利转化和挖掘,例如其在小型石英表领域注册的大量基础性专利,不仅成为今天所有电子表的“基础专利”,而且通过对其他公司进行授权,精工爱普生集团还获得了大量的专利许可费。正是利用这笔资金,精工爱普生集团建立了研发基金,从而使企业的创新工作形成一个良性循环(以此为基础,精工爱普生集团成功发展了打印业务和其他影像业务),并形成了知识产权创造的良性循环,最终形成强大的竞争力,使精工爱普生集团从最初的手表制造商,茁壮成长为今天的跨国IT巨擘。
诚如精工爱普生集团知识产权本部长上柳雅誉所言,没有战略思想指导的专利工作,犹如一盘散沙,毫无章法,既浪费企业资源,也难以取得较大成效。相反,在有效的专利战略的指引下,企业可以更快、更好地进行挖掘专利的价值,从而大幅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以了解市场需求为前提,以庞大的专利数量为基础,以全面的专利战略为核心,将企业的自主创新行为导入“正轨”,使“创新力”可以真正转化为企业的“竞争力”。今天,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开始认识到制定“专利战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还有不少企业已经着手制定适合企业自身发展需要的“专利战略”并付诸实施……可以想见,随着我国知识产权工作的不断深化,领悟知识产权真谛的中国企业必将实现新的腾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