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Google不是中国企业,但是谁都无法否认Google对中国互联网的巨大影响:Google模式、Google文化、Google战略,甚至充斥各大高校论坛的李开复演讲。这一年,Google上市,2005年8月,“中国的Google”——百度也上市,一夜之间缔造了数百位百万、千万富翁……
Google上市
从2004年8月19日上市的那天起,很多的投资者相信Google是一个很值得的赌注。
Google的IPO成为纳斯达克有史以来第三大IPO,股价从85美元的招股价一路飙升,一年半上升4倍多,一时间成为华尔街的投资神话。而这种神话建立的基础是Google已经把自己塑造成为互联网信息的主要入口和在线广告的领军者。在上市的时候,Google就控制了大约35%的网络搜索,并且靠着搜索广告,每年大约获得10亿美元的营收。
Google上市对公司自身的发展和整个网络行业来说,都产生了显著的推动作用。利用市场集资,Google公司可以加强技术开发,进行必要的公司兼并,进一步提高自身的竞争地位。在网络搜索引擎方面,Google公司目前面临着来自微软、雅虎等公司的巨大挑战,这些公司都在发展搜索引擎上加大了投资。面对多方面的竞争,Google公司必须得到更多的资金,提升自己的竞争能力。
从更宏观的角度看,Google上市给萧条已久的科技板块吹来一阵复苏的春风,激发了科技产业IPO市场的生机。在上世纪90年代末出现的科技业风险投资高潮随着网络泡沫的破裂而消退之后,美国整个科技行业一直惨淡经营。虽然2003年之后美国经济增长力度大幅度提升,但科技业由于缺乏大批投资进入,其复苏力度和整体经济的复苏相比依然显得苍白。后来的事实证明,Google的良好表现直接影响到了资本市场对科技股的信心,“Google的业绩证明科技股并没有死亡”。
在成功上市之后,Google的业绩持续增长,股价连连攀升。2005年10月22日股价一度冲高到346.43美元,而市值也超过1000亿美元,成为美国市值最大的20家公司之一。
在 Google的崇拜者持之以恒的欢呼声外,对于Google的怀疑虽然多数都表达含糊,但是却也从未消失过。事实上,从Google诞生之日起,Google的身上一直寄托着非常复杂的情绪。
Google的傲慢与偏执在华尔街是出了名的。在Google上市之前,曾经设想过要以拍卖的方式发售股票,而引来华尔街的一致批判。而其提交给SEC的招股文件则被美国《财富》杂志认为是“离经叛道”。
但是,这种批评在Google的使用者眼里显得无足轻重。因为Google的存在,用户在互联网上可以直接获取自己所需的信息,而不是像以前那样在各个网站中毫无目的地寻找。同样,Google“不做恶”的信条也使得用户不用再忍受各种图片广告的骚扰。
当然对于用户来说更为满意的也许是Google的免费策略。当雅虎、eBay等互联网公司用各种方式打开普通用户口袋的时候,Google一直免费提供给用户众多充满创意的产品。从容量超大的Gmail到改变新闻阅读模式的Google News,以及Google Earth等工具软件,不仅免费,而且总能让用户眼前一亮。
对于公司用户来说,Google同样可以称得上“天使”这一称号。如果没有Google提倡的按点击次数收费的商业模式,数以千万计的中小企业根本没有机会在互联网上投放自己的广告。Google不仅允许中小企业用户投放小额的广告,而且根据广告被点击的次数收费,增强了广告投放的效率。
虽然无法量化用户对这个新生的互联网公司的喜爱程度,但是Google本身的发展说明了一切:这个目前世界上市值最高的互联网公司在品牌推广方面从来没有花费分毫,完全依靠用户的口口相传成为世界最知名的品牌之一。
也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欢迎Google。Google在搜索以及互联网内容方面的强势影响力已经引起了那些敏感的批评家的反感。有人担心,Google可能会像微软垄断操作系统以及浏览器那样统治整个搜索乃至互联网领域。因此,在网络世界当中,对于Google强势态度的抵触情绪到处可见,很明显,投资人以及整个业界并没有马上适应Google极速成功所带来的变化,这曾是所有天才公司所共有的特性。而就Google的成长速度来看,这一不适应恐怕还要持续很长时间。
网络股的纳斯达克梦幻
携程网在纳斯达克的成功上市被认为是三年“冰冻期”结束的关键历史事件。
2003年12月9日,携程旅行网在纳斯达克正式挂牌交易,股票发行价为每股18美元,上市首日以33.94美元收盘,涨幅高达88.6%。一举成为美国资本市场三年来首日表现最好的网络股IPO。
在当时的历史阶段,携程网上市的重要意义不仅仅是成为表现最好的IPO,获得不菲的资金为后盾,关键是重新振作了美国投资者对中国互联网的信心。
其后的一年中,诸多的互联网企业马不停蹄地涌向纳斯达克。除腾讯和慧聪之外,中国所有的互联网公司上市都是奔向纳斯达克。盛大、TOM在线、前程无忧、金融界、灵通网、空中网、E龙等相继成为纳斯达克“上窜下跳的柱状图”。
三年冰冻后纳斯达克对中国互联网公司重开大门,而这一次互联网公司在资本市场的成绩甚至超越了“神话般”的2000年。截至2004年11月2日,以互联网公司为主的纳斯达克中国上市公司总市值接近100亿美元。
中国成为世界IPO市场最引人关注的地区,除了纳斯达克2004年对中国市场表达了足够的诚意和重视外,中国香港创业板、新加坡交易所以及伦敦交易所等国外资本市场也对中国互联网公司频送“秋波”,争夺中国资源也许会是2005年资本市场演绎的“重头戏”。
不过,似乎中国互联网公司对其他的资本市场没有多少兴趣,几乎所有的上市公司都是瞄准纳斯达克。而对一直苦于没有直接融资渠道的国内中小企业来说,6月2日中小企业板的开市更是值得庆贺的事情。虽然在中小企业板不能拿到像纳斯达克市场那么多的美元,老总手里的股票也不能完全流通,身价也大都是纸上富贵,但至少说明国家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正在做出实质性行为,毕竟能拿到几亿元人民币也应该是一件值得满足的事情。
中小企业板选择在“六一”儿童节的第二天挂牌,也许对中国的高科技企业而言有一种特殊的味道,虽然国内的高科技行业在改革开放后有了质的飞跃,但较低的起点还是使高科技行业的整体表现与发达国家有一定差距。承载着纳斯达克中国版本重任的中小企业板在一开始就被赋予发展高科技的希望和信心。但6月12日,悄然出现的江苏琼花事件给了中国证券投资者当头一棒。上市仅十天后,江苏琼花就爆出“丑闻”:上市之前3000多万元违规“委托理财”业务未及时披露,被深交所公开谴责。受事件影响,不仅江苏琼花的股价开始大幅下跌,对中小企业板的质疑也四下风起。
国家设立中小企业板的本意是使高成长性的民营企业获得发展所必需的资本,所以有人把中小企业板冠名为三高板块,即高成长、高收益、高风险。但从2004年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中报的情况来看,多数公司的主营业务收入和毛利率缩水现象严重。“钱一到手便变脸”成为反映中小企业板新公司上市后业绩表现最为恰当的词语。
另外,很多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的主营业务进入相对成熟周期的现象非常突出,已经度过了快速发展阶段,主导产品结构单一成为实现快速发展的最大瓶颈。纳斯达克之所以成功是因为其吸引了全球最有魅力的科技公司前去上市,尤其是一些大型科技公司。它们大多具有各自领域的核心技术,对于技术有着不知疲倦的追求,因而支撑起了纳斯达克的股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