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尾声的Web2.0峰会似乎成为了刚刚结束的美国总统大选的经验反思会.美国前副总统戈尔、美国最著名的政治博客Huffington Post主编阿里亚娜·胡芬顿(Arianna Huffington)等一众人员均在会上对奥巴马的成功之道进行了分析,并一致认为互联网络,特别是web 2.0工具是成就奥巴马总统之路的关键功臣.他们认为,奥巴马与当年的肯尼迪总统辉映成趣的一点就是,二者都在竞选过程中,充分合理地应用了两人所在时代 的最先进的传媒技术.肯尼迪使用的是电视,奥巴马则是互联网.
戈尔在会议结束时的发言中直接表示:“没有网络,这(奥巴马当选)就不会发生.”他称,奥巴马在竞选期间从鼓励支持他的选民参与投票至募集竞选资金,都对互联网络进行了创新性的应用,这实际上昭示着美国政治家运用互联网开展政治活动以及公民利用互联网参与社会政治变化的进程进入了一个历史性的转折点.
戈尔认为:“选举过程中发生的一切打开了一扇全新的门,使世界充满了更多的可能性.现在我们应该认真地努力利用这些全新的可能性.”他强调,他创办的互动有线电视频道Current TV,就一直在力争利用互联网来打破几十年来电视媒体在信息传播上一家独大的局面.他认为,信息传播一元化带来的后果总是不好的,这也是当前美国政治界运作之所以不如电视媒体初生之时那样优良的一个原因.
乔·崔比(Joe Trippi)曾是2004年民主党候选人霍华德·迪恩(Howard Dean)的竞选经理以及互联网竞选指挥,曾开创线上募款方式,帮助迪恩在当年争取美国民主党总统候选人提名.他认为,奥巴马通过运用YouTube等新型web 2.0工具,彻底改变了美国政治家动员组织选民的方式,“奥巴马的这种新方式所取得的效果,如果放在过去,可能需要成千上万的志愿者和雇员才能做到”.
崔比举例称,奥巴马YouTube利用在网上发布免费竞选广告的做法就比花钱做电视广告的效果要好得多,因为网友们会觉得这是他们自愿选择观看广告,而不会象在看电视节目时被广告插播强制性地打断那样扫兴.他分析称,“奥巴马竞选团队制作的 YouTube网上广告视频共被网友观看1450万小时,且没有花广告费,而在电视上要达到这一观看度,需要向电视台支付4700万美元.”
阿里亚娜·胡芬顿也认为,在候选人遭受舆论攻击时,互联网络可以使选民有能力反复聆听分析该候选人的辩白,以判断真相.比如,当奥巴马在芝加哥所属教会的前牧师莱特(Jeremiah Wright)的一段抨击美国政府和白人的视频在网上传播后,奥巴马本人深陷争议.为此奥巴马专门就种族问题发表演讲.结果,迄今已有超过670万人通过 YouTube对这段演讲进行了反复观看.
胡芬顿和崔比等都认为,奥巴马当选后,其网络导向的竞选策略将可能贯穿整个总统任期.他可能会鼓励其支持者用电话和电子邮件对国会议员施压,或者用网络组织对政策问题进行集体研究.但崔比说,无论如何,“我们还处于初步阶段.我们是个有三亿人口的国家,不管是在政治上,还是在其他方面,我们对社交网络技术的应用还处于婴儿期.可以肯定,到了2012年,没有哪个竞选班子不使用社交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