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时候,一次简短的交流比大量的解释能更好地抓住基本事实。最近英国《金融时报》的一位记者对一位投资银行家说,信贷危机之所以会在不知不觉中袭击了投资者和监管者是因为,就像他一样的人们要接触到正确的信息太困难了。而这位银行家非常生气地指出,你们所需要的全部信息到处都有,如果没有人注意到这一点,那又怎能对他进行指责呢?
这是很有启发性的言论。长时间以来,金融专家已经能够获得有关信贷市场和次贷的全面数据。这位银行家显然没有想到,普通的消费者是不可能每月花1700美元去购买彭博新闻社的财经资讯的。但从某种程度上说,他也是对的。信息就放在那,互联网上,而且是免费的。
互联一直以来大体上遵循了向大众传递信息的承诺。诊断目前信贷危机所需的全部信息——抵押贷款证券价格的最新最准确信息、次贷市场上急剧膨胀的违约数据、债券评级公司的异常行为等等对于会使用谷歌搜索引擎的人而言一直是免费可用的。但如果这些数据完全不为人所注意,那又有何用呢?
十多年来,互联网使信息民主化的作用一直为人们所称赞。它能赋予个体投资者力量,让混乱的金融市场更加透明,并创造出了新一代的普通投资者,他们能够随心所欲地把储蓄投资于从标准普尔500种股票到棕榈油期货的任何东西。它把世界缩小成了一个地球村,在大庭广众之下发生的任何事都无处藏身。上世纪90年代流行的说法是,“信息需要自由”。而21世纪这种理念更是达到了顶峰。
这种观点的最强有力的支持者之一就是阿兰·格林斯潘(Alan Greenspan)。现在大多数经济学家一致认为,格林斯潘作为美联储主席维持低利率过长时间。在2000年3月网络泡沫的顶峰,格林斯潘就互联网正在进行的革命发表了讲话。他说,通过在全球范围内创造、评估和交易复杂金融产品使得“重新配置风险”成为可能。简而言之,在他看来,互联网和高速运转的计算机是将抵押贷款分成小份,重新打包,并分流给全国和全世界追求收益的投资者的完美配合。但他应该知道,这将会产生一个经济学家所说的“代理问题”:即小额抵押贷款的远程所有者并不会监管贷款,也不足够操心贷款的质量,而且一旦一笔贷款出现问题,也无法与他们进行协商。他们要的只是现金流转。就这样,未来信贷危机的导火索就被点燃了。
需要明确一点,互联网的确对世界金融体系起到了非常重要和有益的作用。信息为所有访客所用,并不仅仅是分析师;电子交易使得佣金下降至接近零;交易可以随时随地无线进行。投资者可以基于网站报价系统追踪股价。这些创新已经非常成熟。但不巧的是,互联网也促成了目前信贷危机的发生。它把我们汇聚到一起,但同时也反方向作用。
“非理性繁荣”
互联网在使信息免费共享的同时,也让我们湮没于数据的海洋中,结果大多数人没有注意到正在形成的信贷风暴。结果,这种数据迷雾并没有将世界变成一个投资者的“地球村”,而是帮助华尔街一些自作聪明的人,像玩电脑游戏一样,轻易地劫持了全球经济,所使用的武器是即时信息和数万亿美元的金融衍生品。
2000年和2001年互联网泡沫破裂可能涉及互联网公司股票,但根本原因是老式“非理性繁荣”(至少格林斯潘是这样认为的)。形象点说,那个阶段,互联网就好像处于青春期,相比之下,我们现在正处于互联网成熟期所引发的第一次金融危机,这场危机很大程度源于联系紧密的高科技,而现在将整个金融系统和我们这个社会绑在一起的正是这种高科技。
这次金融海啸就如何监管金融市场提出了诸多问题。如果信息可以免费使用,这是否意味着华尔街不再承担告知我们的责任?监管者又该如何密切关注所有这些复杂的金融欺诈活动?借助互联网,只要在网上开设一个交易账户,任何人就可以成为全球投资者,但伴随这种自由而来的是巨大的责任:在不依赖政府监督的情况下,要清楚自己在做什么。
当我们进行各种各样金融产品交易的能力大大超过了我们了解和评估它们的能力时,这确实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情。此时,我们有必要停下来审视一下,究竟是什么力量使得我们走到今天这一步,同时,怎样做才能避免类似情况再次发生。
倡导适度监管
信息早已存在,而这个问题几年前就开始出现了,为什么就没人注意到呢?部分原因是互联网上的相关信息分散于许许多多的地方。你可以登录雅虎财经去核对沃尔玛最新股价、市值及其当前的销售额,但这个世界却没有一个这样的地方供你免费查询次级抵押贷款、具资产保证的证券、信用互换和其它源自现代全球市场结下的累累硕果的相关信息。
相反,你只能从一个网站辗转至另一个网站,一定程度上就像是在从一个大城市里搜集散落的碎片并完成拼图游戏一样。你要一边寻宝,一边拼图。问题还没有就此结束;诸如金融衍生产品等“金融定时炸弹”的信息常常以字母缩写为表现形式,所以搞得你晕头转向,眼花缭乱。
以评估抵押证券表现的两个数据ABX.HE.AA.06-2和ABX.HE.AA.06-1为例,你能否看懂这两个如此有趣的名称?而要想理解从信用违约交换、债务抵押债券到住房抵押贷款支持证券这些新一代金融产品,便需要具备与金融相关的语言能力,更别提相应的三个字母或四个字母的缩写了。另外,收支往来帐户赤字和收益差还涉及一些数据。大多数人在面对这些令人眼花缭乱的数据时,唯一理性的选择便是放弃。
然而,放弃之后,问题也会随之而来,即你会被排除在世界以外。作为一个自由社会的公民,一项职责就是时刻警惕地关注着你周围人的现状,无论是他们的财务状况,还是身体状况。缺乏监管肯定是酿成目前金融危机的重要原因之一,但是,过度依赖监管同样是危险的事情。公民必须承担起一定的责任。面对日益复杂和快速变化的世界,漠不关心同样是加速危机爆发的恶果。影子银行系统
如果互联网的数据迷雾使普通消费者陷入不知所措的窘境的话,它却使得交易商的反应更加迅速和果断。交易商、银行家和金融工程师的大脑中已建立起随时跟踪百种信用违约交换价差,或者分析和选择十种中意证券和无数抵押金融产品的捷径。这一代的银行业者首次将网络技术运用到了极致。虽然这样可以使交易成本更低,交易更加快捷,但却对当前的金融危机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我们利用互联网和现代化通信技术造出了一个“影子银行系统”,一个缺乏规范的借贷网络。到2007年,这一系统已发展到与传统银行体系相媲美的规模。虽然它的规模目前正在缩小,但随着场外交易的衍生产品逐渐进入正规交易平台,它的残余部分必将引起外界注意。
想一想,许多未受监管的金融交易都是通过即时信息进行。想要在你选择的银行开设一个1亿美元的信贷违约掉期的户头吗?没问题,只要通过即时通信软件,与对冲基金或银行的交易员取得联系,向他们说明来意,只要对方同意,一切就可以轻易解决。根本不需要电话交流,也不需要繁杂的文书工作,只要几个简单的即时信息,一切全部搞定。
付出惨痛代价
如此一来,我们就将这种重要的金融交易变成了一种赌注很大却简单易行的电子游戏。鼓励并为许多冒险行为提供了便利,整个过程就像是“拆东墙补西墙”:“我从富国银行购买了信用保护,将其出售给美国国际集团(AIG),做了一笔套头交易!不过,如果我第二次与两家机构交易,难免有一天不会露出马脚。”
据估计,目前通过电子手段完成的信用违约互换交易总额接近1万亿美元,这种交易一般无据可查,监管难度极大。这就像是贴在地球上任何角落的虚拟便笺一样,等着人来认领。将衍生产品看作是介于八卦新闻和电子游戏之间事物的趋势让人付出惨痛代价。
通过即时通信工具进行的谈话轻而易举变成交易,事情本身就存在着诸多问题,一边谈论天气,一边建立1亿美元的信用违约交换。由此,当一切事情都像这样展开时,潜藏着何种危机可想而知。
讨论金融工具的温床
最近几个月,绝大多数公司都开始争相控制这种衍生产品混乱局面。公司的CEO和董事会也纷纷开始关注有关50多万亿美元信贷违约掉期的新闻,并对他们面临的金融危险产生一种盲目的恐慌。在他们看来,这是遭遇衍生信贷风险和因恶行掉期的违约公司背负数十亿美元债务间的一场竞赛。如果身在其中,你就会发现当前这场竞赛像地狱一样恐怖。
互联网将破坏经济的衍生物简化到像在网上聊棒球,它还能让人们找到志同道合的人并互相支持,而对方是历史迷还是金融工程师,都不关紧要了。就像寻找一个喜欢“飞行香蕉”的人一样,你可以很容易地在网上找到某个人帮助你迅速制造一个债务抵押义务。在类似Wilmott.com这样的金融工程师网站,你可以在论坛上找到自己需要的东西。Wilmott.com由保罗·威尔莫特(Paul Wilmott)创建,他是一个聪明而有头脑的金融“宗师”。这家网站的论坛一直是讨论金融工程学工具的温床。
2005年,掉期还是一个新鲜事物,但发展非常迅速。如果你希望利用这些工具,你只需要在论坛上发个帖子即可。短则几分钟,长则几小时之内,你就会得到一大群人的回复,他们会对你进行指导并提供相关文件、资源和最新信息,帮助你制造自己的“金融炸弹”。创建一个在线金融论坛本身并没有什么错,如果没有论坛的帮助,绝大多数相关资源永远不会暴露于光天化日之下。但与此同时,这种信贷创新也刺激了当前的金融危机,让我们不可能很快走出危机泥潭。
一切都在点击之间
很显然,作为一种技术,互联网也被当成一把双刃剑来使用。那是否存在一种技术手段帮助阻止类似危机的发生呢?答案是肯定的。避免下一次危机的方法之一就是更好地利用互联网整合信息的能力。
登录现有的金融网站,你将不可避免地被股票信息、市场指数和大量新闻标题汇聚的数字海洋所淹没。在网站上,你会看到类似汽车仪表盘的东西,上面的刻度盘与旋钮与信贷、衍生产品、商品及股票市场正在发生的事情相对应。这种金融图表没有没完没了的让报纸看起来一团糟的表格,读者只需想象一下热量表(红色代表危险,绿色代表安全)和简单的图表,便可知道金融图是怎样一幅模样。
金融图能够对相关信息作出解释,例如在当前金融市场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又应该对什么有所警惕。如果想了解更多信息,你所要做的就是点击鼠标。一个设计出色的金融图至少能让人们了解到足够的信息,而不是让你惊讶。实际上,我们不必为每一个人准备一个彭博社工作站,只要求我们的私人金融服务供应商为我们打造一个更好的在线金融图就可以了。我们需要的是一些把我们与全球金融市场的跌落联在一起的东西,达到这个目标并没有多大难度,更不必为此研发新技术,人们要做的只是提出这种要求。总之,一切的一切都是为了确保金融世界不会在我们不知不觉中土崩瓦解。
解决危机的手段
我们是这个系统的一部分,需要一个进入这个系统的窗口。这个窗口必须让我们了解交易者之间正在做的事情,包括他们的即时信息。在想尽一切办法让大约20名交易者通过即时通讯完成衍生产品交易的同时,我们还应确保所有交易在透明状态下进行。
根据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和交易所的规定,所有这些信息必须存档。除此之外,相关公司也要进行更为良性的交易,即更多地在公共交易所进行,而不是利用私人电子渠道。我们不能简单地将这种通过即时通讯完成的不透明金融工具演变成一个规模达万亿美元的市场,这样只能将所有人蒙在鼓里。解决之道是利用互联网让交易者的成果公开化,即使他们的私人通话仍旧是保密的。
互联网的作用绝不是帮助引发一场金融危机,而是成为解决金融危机的一种手段。我们必须在下一次不可避免的金融危机爆发前很长一段时间就确保出现喜人变化,这需要我们所有人参与,至少也要让政府和管理部门参与其中。我们要在技术手段帮助下让金融市场更加安全,其中包括免遭格林斯潘因使用具有风险的金融技术而造成的无理性膨胀所带来的附带损失。(王飞 杨琳)
【更多内容请关注科技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