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NGN部署遇上经济萧条

王朝电脑技术·作者佚名  2008-11-11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在讨论这个问题之前,有一个原则必须牢牢把握,那就是无论电信行业发生多显著的变化,总有一些事情是不变的。尽管技术在不断升级换代,但电信运营商对客户作出的承诺却打不得半点折扣:他们要为用户提供更高的速率、更佳的可靠性、更便捷的使用和更低的资费。

事实上,能够提出这个问题就标志着电信行业的观念有了一个关键转变。世纪之交的网络泡沫破裂给电信行业带来莫大的压力,电信行业也因此对工程技术人员进行了大裁员。这次危机也给电信企业留下了深刻的教训:大型的基础设施工程非常考验公司工程技术团队的支撑能力。

如今,随着对萧条迫近的担忧情绪再次开始弥漫,电信市场步入又一个重要的发展阶段,电信企业对在人力资源或网络运营方面的投资在此时变得更加谨慎。

从以前的经验可以看出,在萧条时期去建设、铺开和维护新的基础设施已经超出了很多电信企业的承受能力,那么这些企业如何才能遵守已经对用户作出的承诺呢?事实上,正如西方的一句谚语所说:如果你需要的是牛奶,那么你不需要拥有一头奶牛。在电信业务利润空间不断缩小的压力下,电信企业自己维护、支持和部署网络资产已经不再那么意义重大,电信企业完全可以将这些工作外包给一个值得信任的合作伙伴。

将网络的管理和运营外包必须遵循一个前提,那就是服务质量不能因此受到影响。要保证这个前提,就涉及对合作伙伴的选择。对于电信行业而言,选择网络外包合作伙伴的出发点是要考察在合作关系中的所有方面外包合作伙伴能够为公司提供怎样的帮助,而不仅仅是在公司财务紧张时期用以削减人力成本。因此对合作伙伴的选择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量。

首先,要考察合作伙伴解决问题的能力。即合作者有没有专业的技术能力以满足公司对网络部署的需求;有没有有效管理基础设施的相关知识;是否能够根据公司未来的发展不断提升解决方案。这就涉及对网络外包合作伙伴资质的考察。如果一个合作者有在不同领域为高端客户提供服务的成功经验,那么他也一定能为你成功地提供服务。

其次,因为一些外包合作伙伴只熟悉某些特定制造商的解决方案,所以要在尽可能广泛的技术领域考察合作者是否具有更全面的经验。例如,合作伙伴对公司已经推出的技术和产品是否有全面的了解?他们能否支持将来因用户需求变化而带来的转变或升级?

最后,需要考察将要为公司管理网络运营的合作伙伴,他的运营中心如何,是怎样运作的?要记住合作伙伴的服务将决定公司能为用户提供何种水平的网络质量。

以上的要点都考察完毕后,就要把了解到的情况和公司的要求以合同的形式固定下来,同合作者签订的合同需要包括多项服务等级协议。完成了这些,两家企业才能获得一项卓有成效的合作基础,这个合作才能帮助网络托管方履行对用户作出的承诺。

曾经的网络建设僵局

下一代网络的建设热潮带给电信运营商的不仅仅是资金投入方面的压力,曾经最让运营商头痛的实际上是来自管制方面的压力,并且正是由于和监管机构的矛盾无法调和,下一代网络建设在很多国家一度陷入僵局。

两年前,先是澳大利亚电讯公司(Telstra)由于未能就如何向接入其网络的竞争对手收费一事与监管部门谈妥,决定放弃价值31亿澳元(约合24亿美元)的重要宽带项目。紧接着是欧盟作出决定,迫使德国电信公司向竞争对手开放其价值30亿欧元的新的VD-SL超高速宽带网络。德国电信对此的回应是,如果欧盟坚持强制领先企业向竞争对手开放基础设施,那么公司将停止网络扩展计划。

这两件事虽然发生在不同的国家,但却都是在下一代网络建设问题上网络建设者和监管机构就网络是否开放形成矛盾的代表事件。澳大利亚电讯和德国电信这两家公司为了提供综合化的信息通信服务,建设高速宽带网络不惜投资数十亿美元对自己的基础设施升级换代。作为各自国家的主体运营商,两家公司不希望将这个自己冒着极大风险投资建设的网络与人分享的想法是可以理解的。实际上,主体运营商也有很大的苦衷,他们的传统业务几年前就开始持续下滑,市场份额不断流失。英国电信国际业务部的总裁Barrault就曾表示,公司投在网络升级上的资金,实际上也是一个不得已的赌注。

从监管方面而言,导致下一代网络建设僵局的原因在于,许多国家鼓励开放、打破垄断的管制政策都是在公共交换电话网络(PSTN)的时代制定的。在各大电信运营商纷纷开始投巨资兴建下一代高速宽带网络的新阶段,原来的管制政策是否还继续适用呢?在前两年,还没有哪个国家对这个问题有明确的规定。因此,澳大利亚电讯抱怨说,公司“受到互相矛盾的政策的夹击”,监管环境“混乱而不一致”。

下一代网络建设僵局的出现表明,当时电信监管政策走到了一个转折点上,是管制政策落后于行业发展的一个例证。下一代网络建设给监管者带来一个如何兼顾社会利益和企业利益、既促进竞争又维持发展的重大课题。 【更多内容请关注科技频道】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