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德科学家确定6种基因变异可引起心脏病

王朝科普·作者佚名  2008-11-11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来自英国莱斯特大学、利兹大学和德国的科学家对2900名心脏病患者与4600名健康的志愿者的基因进行了比对,结果确定了6种与引发心脏病有明显联系的基因变异。其中最严重的一种基因变异存在于47%的人口当中,它可以使个人患心脏病的风险提高25%;也就是说,如果有人分别从他们的父母那里遗传一个有缺陷的基因,他们患心脏病的风险就高达50%。其它几种基因变异也可以使个人患心脏病的几率提高20%。据信,这种基因变异发生在细胞生长和分裂的过程中,但科学家尚不清楚这些基因是如何引发心脏病的。

英国心脏病基金会主席、莱斯特大学心脏病学教授奈尔什·萨马尼是这篇论文的第一作者。他说,“我们讨论的不是罕见的基因变异,而是在人类中常见的基因变异。在欧洲白人中,一些变异基因的携带率高达四分之一,另一些甚至高达四分之三。”

他强调,发现这些变异基因非常重要,可以解释为何有如此多的人患有心脏病。

利兹的临床心脏病学教授阿利斯泰尔·霍尔说:“我认为,在1到2年内,我们将可以通过基因检测来确认那些患心脏病风险较高的人群,并同时通过测血压和胆固醇等方法,以及家庭病史来进一步判断。”

研究者还认为,这个发现将能使医生更准确地预测出心脏病患者面临的风险,从而进行更适当的治疗,这将有助于拯救数以万计的生命。特别是那些有遗传病史的人,有望从童年时代起就得到警示,使他们有机会改善自己的饮食习惯。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