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动车污染物已减少63% 奥运期间空气质量可以保证
晨报讯(记者 王娟)昨天上午,2008北京国际新闻中心举行“科技奥运”新闻发布会,北京市环保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杜少中表示,不能依靠照片来判断北京市的空气质量好坏,根据国际奥委会和相关医学组织作出的权威评价,北京市空气质量不会对运动员健康产生影响。
针对北京奥运期间空气质量的有关问题,杜少中表示,不赞成用照片评价空气质量,因为照片不反映空气质量的本质特征。他举例说:“比如说我们在一间浴室里,雾气很大,可能看不清对面的人,但那里没有空气污染。因此,判断空气质量是不是合格,不能依靠照片,而是要相信科学依据、监测数据。”
杜少中说,从6月23日到9月底,中央和市属党政机关及企事业单位的车辆部分停驶,在最高峰的时候,机动车停驶数量在200万辆左右,应该是60%,从而使机动车污染物减少63%。“根据我们已经取得的进展和正在实施的措施,我们认为我们可以保证奥运会期间的空气质量良好。”杜少中说,国际奥委会及相关的医学委员会,也对北京奥运会期间的空气质量作出权威评价,认为北京在奥运会期间的空气质量不影响运动员的健康。
新闻链接
运用新技术 场馆成本没增加
针对有媒体提出“北京奥运工程使用这么多绿色技术,是否因此提高了工程造价?”北京市科委副主任杨伟光介绍说,新技术不一定就贵,有些新技术贵的原因,很重要的一点是它开始刚被人们初步使用,还没有形成规模产业化。而北京奥运场馆新建设当中使用的这些新技术都是成熟的、有了规模化生产的技术。此外,也有一部分新技术属于外国捐赠。综合以上因素,奥运场馆的建设并没有因为使用新技术而造成成本的增加。
降水概率 41%? 不准确
中国气象局再次说明“鸟巢”开幕式当天气象
晨报讯(记者 赵王月)针对最近有媒体报道称“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当天‘鸟巢’降水概率为41%”的说法,昨天,中国气象局新闻发言人、办公室主任于新文表示,这样的说法易造成误解,实际上历史概率统计并非气象预报,“41%”不能视为对今年8月8日降水概率的预测。
在之前的中国气象自然灾害预报的新闻发布会上,中国气象局预测减灾司副司长陈振林介绍说,北京市气象局气候中心专家采用离“鸟巢”最近的海淀气象站1975年至2007年历史资料分析,这33年里,“鸟巢”附近8月8日历史上可能出现降雨的概率是41%。随后有媒体据此报道称:“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当天‘鸟巢’降水概率为41%。”
昨天,于新文指出:“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气候概率不是气象预报,应该把概率统计仅仅作为一个历史参考数据、作为一个气候背景来看待。历史上8月8日出现降水的概率是41%,这只是一个历史统计数据,并不是对今年8月8日降水概率的预测预报。某地某一天50年来一次雨也没有下过,并不意味着今年这一天肯定不会下雨,只是不下雨的可能性也许会更大些。”
记者了解到,除了“鸟巢”外,气象部门还对朝阳、丰台、石景山、昌平、顺义等有奥运赛事的区县进行了详尽的气候背景分析,并针对受天气影响比较大的运动项目,气候背景分析精细到了场馆和具体时段,为奥运气象服务提供参考。
至于开幕式当天的天气情况最早什么时候可以作出预报?于新文说,开幕式当天的天气预报是奥运气象服务的“重中之重”,预报必须精确到具体的时间和地点。经过7年来的认真细致筹备,目前气象部门可以提前一周对奥运会开幕式天气情况作出大致预报,此后不断滚动更新,逐步精细。开幕式前两三天,应该可以作出比较准确的预报。
但他也强调说:“北京夏季经常会遇到生命期只有几个小时、影响范围较小的突发天气,比如说暴雨、雷电、大风等强对流天气,这种天气不可能提前3天预报出来,只能通过雷达、卫星等高技术设备密切跟踪监测,加强短时临近预报和预警,提前几个小时甚至半个小时发布预警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