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奥运会召开在即,北京市电力公司已全面进入奥运保电状态,每日有近万名电力保障人员坚守在变电站、输电线路及电力隧道中。
为避免发生停电事故,电力公司对重点部位加强了巡视力度,同时也增加了设备测温频率,及时发现并处理隐患,确保电网安全运行。
设备每周3次测温
25日上午11点24分,北京骄阳似火,闷热难耐,和气温一起飙升的还有电网负荷———1248.9万千瓦。市中心一座变电站的值班人员胡福贵和刘国鹏正在设备间对低压室、高压室和变压器进行巡视。
增加特巡和夜巡
按照新规程,胡福贵和刘国鹏用测温仪对设备进行了测温,发现电容器接头发热,温度偏高,如不及时检修将会引发电力设备故障。胡福贵立即申请了检修,当天,该隐患被解决,该站设备运行稳定,未发生异常情况。
胡福贵笑称:“过去测温每月3次,现在变成了每周3次,电力设备就像人,偶尔也会生病。我们的工作就是在设备发生故障前查出隐患,并把‘疾病’扼杀在萌芽中。奥运期间,我们在每日5次正常巡视的基础上,增加了3次重点线路的特巡和一次夜巡。”
“输电线路下方不能施工,否则不仅会损坏线路,发生电力事故,还会危及你们的生命安全!”宋军一边用手擦着脸上的汗,一边费尽口舌地和施工负责人商量暂停施工的事情。
线下施工点24小时专人看守
宋军是北京电力输电公司的一名巡线人员,记者采访当天,宋军7点多就来到了朝阳地区一电力铁塔前,此时,在宋军面前是一个施工现场,地面被挖开露出管道,旁边停着一辆吊车,在工地正上方就是输电线路。“坚决要制止在线路下方使用吊车,否则一旦发生吊车碰线事故,就会导致停电。”
和宋军一样每天巡视在输电线路周围的还有几千人。随着奥运会临近和夏季的到来,北京电力公司在采取无线监控重点线路的基础上,增强了人工巡线的力度,遇到线下施工的情况还要派人24小时看守,防止破坏电力设备的情况发生。